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旅游学概论完整教学课件1

旅游学概论完整教学课件1

一、产业革命对近代旅游的影响
1、产业革命加速了城市化发展的进程,促使人们 产生了返回自由宁静的大自然环境中去的追求;
2、产业革命改变了人们的工作性质,促使人们强 烈要求假日;
3、产业革命带来了经济关系的变化,使有条件外 出消遣的人数明显增加;
4、产业革命改变了人们外出旅行的技术条件。
三、托马斯·库克的活动与旅游业的诞生
二、国际旅游
1、国际旅游的概念
▪ 2、国际旅游的分类
国际旅游
国际旅游是指跨国开过夜展旅的游旅 游活动入,境旅即游一个国家的居民跨 越国界到另一个或几个不国过家夜一去日游
访问的旅游活动。
出境旅游
过夜旅游
不过夜一日游
三、国内旅游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1、国内旅游的概念
国内旅游是指人们在其居住国境内开展 的旅游活动,通常是指一个国家的居民离开 自己的长住地,到本国境内其他地方去进行 的旅游活动。
1、宗教旅行
2、温泉旅行
威 廉 特 纳 与 温 泉 旅 行
3、教育旅行
三、封建社会旅行发展的特点
1、旅行活动的发展同国家的政治经济状况有着 直接的关系;
2、贸易经商旅行始终占据主导地位; 3、人们主观上缺乏外出旅行或度假的要求; 4、消遣性质的旅行活动参加者多为统治阶级。
第三节 近代旅游和旅游业的开端
1841年:第一次团体火车旅游 1845年:第一次商业性团体消遣旅游 1855年:第一次包价出国游 1865年:最早的旅行支票 1872年:第一次环球旅游
托马斯·库克创办旅行社的活动 标志着近代旅游业的诞生。
第四节 现代旅游迅速兴起和发展的原因
一、关于现代旅游的概念
在旅游研究中,现代旅游通常是指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后,特别是20 世纪60年代以来,迅速普及于世界各 地的社会化旅游活动。
2、80年代中期至1997年,入境旅游和国内旅游 并行发展阶段;
3、1997年至今,入境旅游、国内旅游、出境旅 游全面发展阶段。
第二章 旅游的概念、性质和 特点
学习目的:通过本章的学习,掌握旅游活动 的界定以及旅游概念,学会分析并掌握旅游 活动的性质,熟悉旅游活动的特点及意义, 了解旅游活动类型的划分,熟悉衡量旅游活 动发展状况的常用指标及其统计方法。
事务旅游、个人和家庭事务旅游;
4、按组织形式划分:如团体旅游、散客旅游;
5、按计价方式划分:如包价旅游、非包价旅 游;
6、按费用来源划分:如自费旅游、公费旅游;
7、按旅行方式划分:如航空旅游、铁路旅游、 汽车旅游、轮船旅游、徒步旅游;
8、按活动内容划分:如观光旅游、民俗旅游、 考古旅游、探险旅游、文化旅游、兴趣旅游 或专项旅游。
加; 5、战后各国城市化进程普遍加快; 6、教育事业不断发展。
第五节 我国旅游业的历史发展
一、解放前旅游业的发展
1923年,陈光甫创立上海 商业储蓄银行旅行部,旅游 业在中国出现。1927年,该 旅行部更名为中国旅行社。
二、新中国旅游业的发展
(一)改革开放之前 (二)改革开放之后
1、1978年至80年代中期,以接待入境旅游为主 的阶段;
2、旅游活动发展的普遍规律
旅游活动发展的普遍规律是人们控制旅游 活动的发地达域国范家围的通现常代旅是由远及近地渐进发展, 因很游国际此多发内旅国的展 旅 游内发路 游 。旅展径 ,游。:再活先发动发展的展国发展展际总路旅发是径游展先:,中于先再国国发 发家际展 展的国 国旅发游
内旅游。
四、国内旅游与国际旅国内游旅游的的差消费别层次一 国般内较旅低游,者国在际旅旅游游地的区消逗 国留内时费旅间层游一次的般相开较对展短较一,高般国。很际少旅存游 1、消费程度方面 国在者内语逗旅言留游障时消碍间费,相只而对是国较促际长使旅。国游内不 财仅富存在在地语区言间障重碍新,分还配需,要并办 2、逗留时间方面 不理直各接种带旅来行国手家续财。富总量的 增加;而国际旅游会直接造 3、便利程度方面 成国家之间的财富转移。
第一节 旅游的概念
一、旅游定义的类型
1、概念性定义 2、技术性定义
二、旅游的定义
1、 “艾斯特”定义
旅游是非定居者的旅行和暂时逗留而引起的 现象和关系的总和。这些人不会导致长期定居, 瑞士并汉且泽不克会尔牵、涉克任普何拉赚夫钱于的1活9动42。年提 出,后来被旅游科学专家国际联合会 采用为该组织对旅游的标准定义,简 称“艾斯特”定义。
二、战后旅游活动迅速发展的原因
(一)供给方面:
1、政府在发展旅游业和便利旅游者来访方面所 采取的支持态度和管理措施;
2、目的地在旅游景点开发和接待方面所作的努 力和投入;
3、便利而廉价的团体包价旅游的推出和推广。
(二)需求方面:
1、 战后世界人口迅速增加成为大众旅游人数增加的 基础;
2、战后世界经济迅速发展; 3、交通运输工具的进步缩短了旅行的时间距离; 4、生产自动化程度的提高使劳动者的带薪假期得以增
二、人类旅行需要的产生与发展
1、人类旅行需要产生的背景 2、奴隶制社会的旅行发展
第二节 封建社会时期旅行的发展
一、中国封建社会旅行的发展
1、贸易经商旅行 2、士人漫游 3、公务旅行 4、宗教旅行 5、科学考察
茶 马 古 道
士 人 漫 游
公务旅行
宗 教 旅 行
科学考察
二、欧洲封建社会时期的旅行发展
旅游学概论完整教学课件1
第一章 旅游的产生与发展
❖ 学习目的:通过本章的学习,认识人类旅行和 旅游活动是社会经济发展的产物并随着社会经 济的发展而演进这一发展规律。了解改革开放 以来我国旅游业经营市场的变化及其演进原因。
第一节 19世纪以前的人类旅行活动
一、原始社会早期的人类迁移活动
原始社会早期,由于社会经济条件的限 制,人类客观上没有开展旅行的物质基础, 主观上不存在有意识外出旅行的需要。人类 的迁移活动具有被迫性和求生性。
▪ 2、 旅游的定义
旅游是人们出于移民和就业任职以外的 其他原因离开自己的常住地前往异国他乡的 旅行和逗留活动,以及由此引起的现象和关 系的总和。
第二节 旅游活动的类型
一、划分标准
1、按地理范围划分:如国内旅游、国际旅游、 洲际旅游、环球旅游、区域旅游等;
2、按旅行距离划分:如远程旅游、近程旅游; 3、按外出旅游的目的归属划分:如消遣旅游、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