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4第二章 诊断学基础知识临床医学概要教案
4第二章 诊断学基础知识临床医学概要教案
(2)病理性增多见于频繁呕吐、出汗过多、大面积烧伤、血液浓缩,慢性肺心病、肺气肿、高原病、肿瘤以及真性红细胞增多症等。
(3)病理性减少①红细胞生成减少,见于白血病等病;②破坏增多,见于急性大出血、严重的组织损伤及血细胞的破坏等;③合成障碍,见于缺铁、维生素B12的缺乏等。
4.血红蛋白
【正常参考范围】男性120~160g/L,女性110~150g/L,新生儿170~200g/L
四、心电图检查
1.心电图导联
2.心电图各波、段、间期的命名
3.正常心电图波形特点和正常值
五、内镜检查
课后小结:
参考资料及教具:
参考资料:1、唐省三郭毅主编临床医学概要(第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8
教具:教材、多媒体、板图、模型
月日
月日
月日
月日
月日
月日
月来等与上课无关的东西收起来,考勤。
【导入课程】
第四节 常用医学检验指标及其临床意义
第3节体格检查
(一)血常规检查
1.白细胞计数
【正常参考范围】成人(4.0~10.0)×109/L,儿童(5.0~12.0)×109/L,新生儿(15.0~20.0)×109/L。
【临床意义】其增减的临床意义基本上同红细胞计数,但血红蛋白能更好地反映贫血的程度。贫血按严重程度可分为:极重度贫血Hb<30g/L;重度贫血,Hb在31~60g/L;中度贫血,Hb在>61~90g/L;轻度贫血,Hb在>90g/L与低于正常参考的下限之间。
5.血小板计数
【正常参考范围】(100~300)×109/L
(三)隐血试验:如果上消化道出血量少于100毫升时,肉眼及镜检不能发现粪便内的血液,此时应借助隐血试验以助诊断。健康人在忌食动物血和绿叶菜时,隐血试验为阴性(-),若忌食上述食物仍持续阳性(+),提示消化道慢性出血。
四、肝功能检查
1.谷丙转氨酶(ALT):0~40μ/L;2.谷草转氨酶(AST):0~40μ/L;3.碱性磷酸酶(ALP):30-90u/L;4.谷氨酰转肽酶(GGT):小于40单位;5.总蛋白(TP):60-80克/L;白蛋白(A):40-55克/L;球蛋白(G):20-30克/L;白蛋白(A)/球蛋白(G):1.5-2.5:1;6.总胆红素:1.71-17.1μmol/L(1-10mg/L);间接胆红素1.7-13.7μmol/L;直接胆红素:1.71-7μmol/L(1-4mg/L);7.甲胎蛋白(AFP):主要在胎儿肝中合成,分子量6.9万,在胎儿13周AFP占血浆蛋白总量的1/3。在妊娠30周达最高峰,以后逐渐下降,出生时血浆中浓度为高峰期的1%左右,约40mg/L,在周岁时接近成人水平(低于30μmg/L)。
5、蛋白 ,正常范围:阴性;糖 ,正常范围:阴性;酮体 ,正常范围:阴性;尿胆原 ,<10mg/L(定量);胆红素 ,正常范围:阴性。
三、粪常规检查
(一)一般性状:正常为黄色软便。
颜色异常有以下几种情况:
1.黑色或柏油样:见于上消化道出血,如溃疡病出血、食道静脉曲张破裂、消化道肿瘤等。如服铁剂、铋剂或进食动物血及肝脏后粪便也可呈黑色。
6.米泔样便:常见于重症霍乱、副霍乱患者。
7.细条样便:常见于直肠癌。
(二)显微镜检查:正常为阴性(-)
异常情况有以下几种:
1.发现红细胞(RBC):见于下消化道出血、肠道炎症、肠结核、结肠肿瘤等。
2.发现白细胞(WBC)或脓细胞:见于肠道炎症,其数量多少一般可反映肠道炎症的程度。
3.发现寄生虫卵:见于肠道寄生虫病。
2.白细胞分类计数
3.红细胞计数
【正常参考范围】新生儿:(6.0~7.0)×1012/L,婴儿:(5.2~7.0)×1012/L
,儿童:(4.2~5.2)×1012/L,成人男:(4.0~5.5)×1012/L,成人女:(3.5~5.0)×1012/L。
【临床意义】
(1)生理性变化 ①增多见于精神因素(冲动、兴奋、恐惧、冷水浴刺激,均可使肾上腺素分泌增多导致)、红细胞代偿性增生(气压低,缺氧刺激;长期多次献血)。②减少见于妊娠、6个月~2岁婴幼儿生长发育迅速,造血原料相对不足、某些老年人造血功能减退。
【临床意义】
(1)血小板计数增高见于急性大失血和溶血后急性感染;真性红细胞增多症、出血性血小板增多症、多发性骨髓瘤、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及某些恶性肿瘤的早期等。
(2)血小板计数减低①骨髓造血功能受损,如再生障碍性贫血,急性白血病;②血小板破坏过多,如脾功能亢进;③血小板消耗过多,如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等。
2.白陶土色:见于胆道完全梗阻时或服钡餐造影后。
3.果酱色:见于阿米巴痢疾或肠套叠时。
4.红色:见于下消化道出血,如痔疮、肛裂、肠息肉、结肠癌、放射性结肠炎等,或服用番茄、红辣椒、扑蛲灵、酚酞、保泰松、利福平、阿司匹林后。
5.绿色:因肠管蠕动过快,胆绿素在肠内尚未转变为粪胆素所致,多见于婴幼儿急性腹泻及空肠弯曲菌肠炎。
黄山职业技术学院教案
第4次课
授课课题
第2章诊断学基础知识
第4节常用医学检验指标及其临床意义
第5节医学影像及器械检查
授课时数
2
课型
理论课
教学方法
讲授
教学目的
1 、熟悉常用医学检验指标及其临床意义;
2 、熟悉医学影像及器械检查;
重点
常用医学检验指标及其临床意义
难点
常用医学检验指标及其临床意义
授课班级
授课日期
五、肾功能检查
1.血清尿素氮 2.血肌酐
六、血生化检查
1.淀粉酶 2.肌酸激酶 3.血尿酸
七、血糖与血脂代谢检查
八、乙型病毒性肝炎血清免疫学检查
第五节 医学影像及器械检查
一、X线检查
(一)传统X线检查:透视、摄影、造影检查
(二)计算机X线成像检查
(三)电子计算机体层扫描检查
二、磁共振检查
三、超声成像
6.红细胞沉降率
二、尿常规检查
1、尿液颜色 ,正常范围:淡黄色。
2、尿透明度 ,正常范围:清 .
3、尿酸碱度(尿pH值) ,正常范围:6.5 .
4、红细胞正常范围:男:0,女:0-2(高倍视野);白细胞正常范围: 男:0-3,女:0-5(高倍视野);颗粒管型 ,正常范围:无;透明管型,正常范围:无或偶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