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翔宇中学2016年高考文综后阶段冲刺训练七——高考题型演练之体现反映说明题【体现反映说明题】解题方法☆"体现反映型"——体现型的设问有"体现了什么"、"怎样体现"、"如何体现"等。
上述材料"反映了某一问题发生了哪些变化"、"反映了什么现象或问题"等。
☆"蕴含道理型"——上述材料蕴含了什么道理。
☆"说明型"——运用相关知识说明材料包含的道理、是什么关系、是什么过程,分析状况等。
对材料进行全面分析,有效提取材料信息,并正确描述事物的现象。
把材料所提供的信息用教材中所学的知识加以表述,要做到观点与材料相结合,"体现反映蕴含型"侧重归纳法,从材料概括知识观点,"分析说明型"侧重演绎法,用知识观点分析材料。
要全面准确提取材料信息,注意避免遗漏部分信息点和没抓住其基本特征,仅停留在对材料的简单重复、甚至照搬照抄上,要用观点统帅材料并引申。
通过比较、鉴别、联系等,把握实质性问题,并作出正确的阐述或说明,务必对材料反映的问题加以概括和提升。
1.(2015浙江)祠堂——是联络宗亲的场所,是祠堂文化的重要载体。
W村也曾有——文化在村民教化、乡村治理中发挥过积极作用,但其中的封建宗法思想残余有时也被人用来排斥外姓、干扰选择。
新农村建设以来,W村把老祠堂翻修扩建成宽敞明亮的新礼堂,开展创建“文化礼堂、和美乡风”系列活动,敬先贤、诵村训,仪礼传习、普法讲座、村民一家亲、评选孝老爱亲最美家庭等。
经过多年的努力,新礼堂已成为村里的文化地标。
礼堂文化温润了村民关系,促进了乡村治理。
去年,该村被评为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省级示范村。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的继承性与文化发展的知识,说明W村成功建设礼堂文化所包含的道理。
(10分)1.传统文化是社会成员的精神纽带,祠堂文化是传统文化的一部分。
W村礼堂文化的成功建设在于发挥祠堂文化在人文教化、社会认同等方面的作用。
传统文化具有两面性,必须批判地继承,才能发挥其积极作用。
礼堂文化的成功建设在于对祠堂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保留符合社会发展的内容。
礼堂文化的成功建设在于对祠堂文化推陈出新、革故鼎新,打破了宗族界限,融入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在新农村建设中发挥重要作用。
2.(2014浙江)中华美食文化博大精深,西藏林芝的酥油蜂蜜、四川成都的麻婆豆腐、浙江杭州的笋干老鸭煲、贵州雷山的糯米稻花鱼……风味美食数不胜数。
各地美食多就地取材,应时而作,搭配姜、葱、蒜、椒等多种辅材佐料,或煎、或炸、或煮、或蒸、或腌、或酿,精制而成。
一道道美食让人垂涎欲滴。
无论是独自品尝,还是与家人邻里、远客近友共享,都会让人感受到一方水土的恩遇涵养,叹服一方人的智慧辛劳,感慨一蔬一饭来之不易,一饮一啄饱蘸苦辣甜酸。
近期,一部介绍中华各地美食的纪录片在央视播出,无数食客闻风而动,众多游子平添乡愁。
结合材料,说明美食的创造是发挥意识能动作用的过程。
(10分)2.美食的创造,从食材的获取、辅材佐料的搭配到烹制方法的选择,无不体现意识活动的目的性、主动创造性和自觉选择性,发挥了意识在认识世界中的能动作用。
美食的创造是意识指导下的利用、改造食材烹制美味佳肴的活动,体现了劳动者意志和追求,发挥了意识在改造世界中的能动作用。
在这一过程中,就地取材,应时而获,因材烹制,符合从实际出发,尊重客观规律的要求,从而正确地发挥了意识能动作用。
3.(2013浙江)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
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
必须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提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的全过程。
材料一:2006-2012年我国环境治理、科研投入和经济成就材料二:(2)结合材料,运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有关知识,说明如何把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经济建设中。
(12分)(2)①把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经济建设,实现经济社会永续发展,需要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大环境治理和节能降耗方面的科研投入,大力推进环境科技进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②需要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③需要加强生产发展过程中能源资源节约和生态环境保护力度;④需要把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落实到每一个企业和家庭。
(3)结合材料,运用对立统一的观点阐明经济建设与生态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
(11分)(3)①矛盾就是对立统一,经济建设与生态环境保护既对立又统一,两者相互制约、相互依存、相互促进。
②矛盾双方是对立的,经济建设重要消耗能源与资源,排放污染物,对生态环境产生压力;生态环境保护制约能源与资源的开发利用,消耗一定的财力物力,对经济建设造成影响。
③矛盾双方是统一的,保护好生态环境能够促进经济良性发展;经济建设为生态保护提供强大的资金技术支持。
矛盾双方既对立又统一,推动事物的发展,统筹经济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4.(2012浙江)近年来,W村在村民收入不断提高的同时,开展了群众性的“一碑两谱五星”乡村文化创建活动。
所谓“一碑”,即树立一座精神丰碑,主要收集本村先辈在革命战争时期的英雄事迹;“两谱”,即撰写时代风范谱、尊老爱幼谱,主要收录在乡村发展、家庭邻里关系中的先进典型;“五星”,即创评“读书、创业、诚信、法纪、勤俭”等五项星级文明户。
村民们以极大热情参与了这一活动,讲身边事、树身边人、自评自荐、互评互荐,精神面貌焕然一新。
上述材料如何体现人民群众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10分)【答案】W村群众在革命战争时期的英雄壮举,在新时期的生活、求学和创业经历是“一碑两谱五星”文化活动的源泉;(3分)他们发展经济为新时期精神文明建设提供了必要的物质条件;(3分)他们通过收集、整理、评荐、比学等方式直接创造了思想道德方面的精神财富。
(3分)5.(2011浙江)动漫大片《田螺遗梦》是我国文化百花园中的一朵奇葩。
作品取材于中国民间传说,剔除了其中带有迷信、颓废、庸俗色彩的内容,突出了中国文化和而不同的价值理念。
作品制作运用了目前国际最高水准的动画电影技术,注入了国际动漫作品所特有的神幻色彩,从而使作品更具国际口味。
作品多次参加国际国内动漫节和电影节,摘取了多个奖项,赢得了国内外的好评。
(1)结合材料,说明动漫大片《田螺遗梦》的成功体现了“文化传承与创新”中的哪些道理。
(10分)(2)动漫大片《田螺遗梦》的创作过程如何体现辩证否定的实质?(10分)【答案】(1)文化在继承中发展。
该作品取材于中国民间传说,突出了中国文化和而不同的价值理念,体现了继承对于发展的基础性作用。
文化发展的实质就在于文化创新。
该作品之所以能够成功,在于对民间传说的改编、采用国际最高水准的动画电影技术、注入国际动漫作品所特有的神幻色彩等方面的创新。
文化在交流中传播。
通过国内、国际两个平台,作品在交流中得到了传播。
(2)辩证的否定是既肯定又否定,既克服又保留,克服旧事物中消极的内容,保留其积极合理的因素。
辩证否定的实质就是“扬弃”。
《田螺遗梦》的创作就是一个辩证的否定过程,它剔除了原有传说中带有迷信、颓废、庸俗色彩的内容,保留了其中和而不同的价值理念,并运用现代科技手段,融入国际元素,使之发扬光大,是一次成功的“扬弃”。
6.(15浙江调研)十八大以来,中央把反腐败工作列入决策重点,打出反腐“组合拳”,力度空前。
反腐进入新阶段。
材料一:从“中国社会状况综合调查”的结果看,2011年有37.3%的人认为目前腐败现象很严重;29.5%的人认为目前党和政府反腐败工作效果明显。
2013年有33.7%的人认为目前腐败现象很严重;41.7%的人认为目前党和政府反腐败工作效果明显。
材料二:权力运行有其自身的特点和规律,不受约束的权力必然滋生腐败。
2013年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八届中央纪委第二次全会上强调:“要加强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形成不敢腐的惩戒机制、不能腐的防范机制、不易腐的保障机制。
”《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坚持用制度管权管事管人,让人民监督权力,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是把权力关进制度笼子的根本之策。
”结合材料,说明加强对权力的制约和监督符合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的要求。
(10分)6.当前,权力腐败现象依然严重,群众反对腐败的呼声非常强烈。
中央针对现实状况,把反腐败工作列入决策重点,打出反腐“组合拳”,体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一切向人民群众负责的精神。
(4分)加强对权力的制约和监督,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让人民监督权力,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做到相信群众、依靠群众。
(3分)十八大以来的整个反腐工作,响应群众的呼声,从顶层决策到行动部署,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符合党的群众路线的要求。
(3分)7.(14浙江调研)新型城镇化是我国经济新的增长点,承载着广大农民的“中国梦”。
我国城镇化是人类历史上最大规模的城镇化,必须走集约、节能、生态的新路子。
经过多年努力,2012年我国城镇化率达到52.27%,但仍远低于发达国家近80%的平均水平。
同时,我国城镇化过程中还出现了“造城”运动、农民“被上楼”等现象。
有鉴于此,2013年3月我国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指出,要遵循城镇化的客观规律,积极稳妥推动新型城镇化建设。
结合材料,用事物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统一的观点分析我国城镇化发展的状况。
(10分)我国的城镇化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
(2)我国城镇化是人类历史上最大规模的城镇化,走的是一条集约、节能、生态的新路子,问题多困难大,必然会经历一个曲折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
(3)但是,我国的城镇化符合现代化发展的大趋势,造福百姓、富裕农民,具有光明、美好的前途。
(3)因此,我们既要对未来充满信心,又要做好克服困难的思想准备,积极稳妥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
(2)8.(13浙江调研)挖掘文化元素是企业转型升级的途径之一。
浙江某工艺品公司,由于产品技术含量不高、缺乏特色和金融危机的冲击,曾经濒临倒闭。
2009年来,公司在员工中开展“厂兴我荣、厂衰我辱”教育的同时,创新经营理念,重视品牌建设,运用先进技术和工艺将文化与产品“嫁接”起来,结合百家姓、中国历史名著中的人物故事等创造性地开发出一系列新的工艺品,大大提高了品牌的知名度和产品的附加值。
目前,该公司产品的国内市场占有率达10%,产品远销欧美市场,企业前景一片光明。
结合材料,分析该公司采取的举措所蕴涵的《文化生活》道理。
(12分)“厂兴我荣、厂衰我辱”的教育,激发了员工的生产积极性,经营理念的创新则使该公司走出困境,说明先进的、健康的文化会促进经济的发展。
(4分)文化与产品“嫁接”,提高了品牌知名度,增加了产品附加值,拓展了市场,表明文化与经济日益交融,文化生产力的作用越来越突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