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课彩点点【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引导学生认识、关注点、线、面,了解大千世界都是由点、线、面三个元素组成。
培养学生的艺术感知能力,提高欣赏水平;2、过程与方法:寻找发现、体验生活中的点彩画给人们带来的美感,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的态度,善于发现美的能力,感受艺术可以表现生活,艺术可以贴近生活。
体验生活中点、线、面独特的艺术语言和魅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会用各种绘画工具、纸材料创造各种点和线,进行平面美术游戏,体验造型活动的乐趣。
【教学重点】灵活运用点,塑造线和面的形。
【教学难点】彩点的组合搭配【教学准备】课件、范图、实物、颜料等【教学时间】两课时第一课时一、引入上课,同学们好!同学们,(拿出杯子)老师这有几个杯子,你们知道里面是什么吗?边走下讲台边让几个学生摸。
这些东西有一个共同的特点,你发现了么?像这样比较细小的东西,我们可以用点点(板书:点点)来表示。
别看点点这么小,它还会变魔术呢,你们想用小点点来变魔术吗?今天,我们就来一起学习《彩点点》(板书课题)二、混色游戏1、在黑板上张贴三只不同形状的“鱼”。
请三位同学上台,分别用红、黄、蓝色的颜料在“鱼”肚子里填满色点。
比一比,哪个人最快。
2教师在黄色“鱼”里点上蓝色。
“眯起眼睛看一看,鱼的颜色有什么变化?”说得真好,不同颜色的彩点点混合在一起,会让我们的眼睛产生错觉,看到一种新的色彩。
这就是彩点点的一个“小魔法”。
三、认识点线面1、小点点不仅会变色魔法,还会变形魔法。
你想学么?提问:小朋友们,小点点能变成线吗?怎么样才能变成线呢?那你能上来变变看吗?(指生上台在纸上粘贴成线)对了,这样把小点点牵起手来,就成了线(出示课件)你还能把小点点连成其他的形状吗?在你们桌上有一张白纸,试着连连看看大家觉得,这几幅画点得如何啊?(拿学生尝试作业上台分析)学生点评,画面的构图,点的疏密和外形……看到同学们的彩点点,老师也动手画了画,请大家仔细看看老师的画法有什么不同。
这样点几个关键点,有什么帮助呢?定位、物体大小……2、点成面继续不停的在鱼身上点彩点点,会出现什么效果呢?出示课件“九点、十点、无数点,肩并肩儿连成片”加上成片的点以后,这条鱼的色彩就更醒目了。
三、欣赏大师作品,分析彩点点的魔法真厉害!许多大画家都来请彩点点来帮忙。
让我们一起来欣赏书上第8页中间这幅——《大碗岛的星期日下午》吧。
这幅画是法国画家修拉创作的,画家在画这幅画时,采用的了独特的“点彩法”(板书)就是把各种经过仔细分析处理的不同色彩的彩点点来表现物体。
这幅作品,修拉经过一年的时间才画完。
作品描绘的是大碗岛上一个晴朗的下午,游人们在树林间休闲的情景。
由于点彩,使人和物都显得影影绰绰,朦胧模糊。
我们在组合彩点点的时候,在一个整体的外形当中,还是要用一种颜色为主体,适当点缀其他的彩点点。
点颜色搭配(板书)点疏密组合(板书)第二课时一、学生创作我们欣赏了大魔法师的作品,再来看几幅小魔法师的作品。
看了这些作品。
你们是不是也想自己动手了呢?让我们再一起回顾下作画的步骤吧。
谁来说说?1、确定关键点,注意构图大小2、用点连成线,注意点的疏密3、用彩点点装饰物体和背景,注意色彩搭配二、作品展示与讲评通过大家能干的小手,我们已经创作出了很多美丽的点彩画,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吧。
三、活动拓展同学们有这么多收获我真高兴。
我们人是有生命的,彩点点也是有生命的,生活中,像这样用点组成的画面可多了。
课件:在我们身边,你还在哪些地方见过点组合的画面呢?第9课动物亮相【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造型活动中绘画、撕贴、捏泥等不同的表现方式。
2、过程与方法:能运用较为合理的方法,大胆想象,为小动物“建造”一所有特色的房子。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学习活动中体会助人为乐的含义。
【教学重点】能运用合理的方法,大胆的为小动物“建造”有特色的房子。
【教学难点】建造出有特色的房子。
【教学准备】音乐动画,各种材质的“建造”材料。
【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准备制作用具,规范美术制作习惯。
二、导入新课1、情景导入1)谈话导入:上堂课,我们与小鸟们玩的很开心,今天就在小鸟家的楼下,又发生了一件事。
2)欣赏课件:《风娃娃与小动物的故事》在小鸟家的楼下住着三个小伙伴,小熊、小猴、还有小兔,他们三个是好朋友,冬天到了,北风来了,小熊和小猴去叫小兔,我们一起在修一修房子,可小兔看了看万里无云的蓝天,明媚的阳光,说:“这么好的天,睡懒觉最好,不用修房子。
”于是,小兔就懒懒的睡觉了。
小熊与小猴只好两个人开始修房子了,小熊扛来了木头,小猴车来了砖头,“叮叮咚咚”的一阵,房子焕然一新。
晚上到了,北风娃娃来了,“呼…呼…”小动物们都温暖的睡觉了,小熊盖上大被子睡了,小猴也进入了梦乡……“哗啦啦”一声,小兔家被调皮的北风娃娃吹倒了,小兔急的团团转,“怎么办,这可怎么办”,小熊与小猴跑出来,安慰小兔,并先收留小兔一晚……3)小朋友们,那小兔明天该怎么办呢?2、揭示课题三、欣赏感知1、设疑:那我们该怎样帮助小兔呢?合作小组讨论,交流。
(帮小兔造房子)2、我们要帮小兔造怎样一幢房子呢?合作小组讨论,交流,各小组基本定稿。
3、“小兔房子投标会”1)说说你们小组为小兔建造的房子?2)你们的房子有什么设施?3)你们的房子有什么优势?4)最能体现小兔家的特色之处在哪?5)你们打算用什么建筑材料,有什么优势?为什么用这些建材?6)估计花费多少钱?4、师生交流,小结:制定最经济,实用,美观的小兔之家。
5、欣赏范品,看看他们为小兔建造的房子?1)说说他们的房子你觉得的怎么样?2)你们从他们的房子中吸取了什么优点?3)他们是用什么建材建的?4)你知道是怎么做的吗?四、学生作业合作小组一起为小兔建造一幢美观、实用的房子。
(建材不限)五、教师巡回指导。
1、及时反馈、纠正。
2、帮助有困难的学生。
3、参与其中。
六、作品展示1、“小兔房子展示会”2、教师小结小兔真开心,谢谢大家,今天你帮小兔建造了房子,你在这个过程中,想说些什么?(可以自己说,对同学说,对小兔说等等)第10课民间玩具【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用简单的语言描述民间玩具的造型、色彩、花纹、材料。
2、过程与方法:在比较中体验民间玩具不同的材料、用途和地方文化艺术特色、审美趣味。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参与民族文化的传承交流,感受民间玩具浓厚的乡土味和强烈的装饰风格,培养健康向上的窝、审美趣味。
【教学重难点】能用简单的语言描述民间玩具的造型、色彩、花纹、材料。
【教学过程】一.欣赏课本提供的玩具图例,找出它们的名字。
1.打开课件让学生欣赏各地不同风格的民间玩具,让学生猜想这些玩具是用什么材料制作成的。
“大阿福”造型朴拙、圆润饱满、色彩鲜明、健康快乐的儿童形象。
“纸扎风筝”古朴对称的云纹,激发学生想象放飞的优美情境。
“彩灯蟹”形象逼真、生动,红黑白对比的色彩和对称式花纹装饰,鲜艳夺目、古色古香。
“一囗叙说千古事,双手对舞百万兵”的皮影艺术,以牛皮等为材料,是可用作表演、娱乐,以可以用于观赏的精美工艺品。
“面花狮子糕”既可作礼物赠送,又可食用。
“布老虎”是用黄红两色布缝制而成的软雕塑,娇憨可爱的形象而感受民间玩具平安、幸福的寓意。
“布袋木偶”不但可以演戏,还可以用作装饰室内环境。
2.感受民间艺人心灵物手巧及民间艺术特色。
二.它们“想说”些什么?1.民间玩具的产地、寓意及有关的故事。
三.民间玩具美在哪里?为什么?1.提供描述的感觉词语(如材料美、装饰美、对称美、质朴、饱满、逼真、色彩华丽、对比强烈),玩具中哪些地方使你产生这种感觉?2.民间玩具造型、色彩特点与审美情趣。
四.通过学习,可以利用身边的废旧材料制作小玩具或描绘自己感兴趣民间玩具。
五.作业要求:1.基本要求:选择两件课本上的民间玩具,简单说出其外形、色彩、材料的特点。
较高的要求:选择材料工具,描绘或制作出一件自己喜爱的民间玩具。
第11课小蜗牛慢慢爬【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掌握小蜗牛的基本画法,能大胆的用曲线条勾画。
2、过程与方法:能在活动中尝试用优美的语言表达春天的美。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乐意与同伴分享经验【教学重难点】掌握小蜗牛的基本画法,能大胆的用曲线条勾画。
【教学准备】春天的电话亭的设置,背景:太阳、云、小草、蜗牛,绘画用具,剪刀,垃圾盒【教学过程】一、经验分享设置春天的电话亭,用接听电话的方式鼓励学生说说自己找到的春天的信息。
要求:用比较优美的语言,响亮的声音表达。
二、欣赏讨论1、引出客人“小蜗牛”。
2、说说小蜗牛的特征。
三、示范讲解1、画小蜗牛圆圆的壳,设计壳上的图案花纹。
2、画小蜗牛的身体,与壳连接在一起。
3、用造围墙的方法涂色,要求涂色均匀,鲜艳。
四、学生操作1、鼓励学生大胆勾画。
2、画完后用剪刀沿轮廓线将小蜗牛剪下。
3、提醒学生保持操作桌面的整洁。
五、作品展示交流学生把自己的小蜗牛贴在背景板上和同伴一起欣赏,并结伴说说小蜗牛的故事。
第12课打扮相框【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鼓励学生运用多种材料设计不同造型的相框。
2、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初步感受生活和艺术中的美。
【教学重点】给学生提供自由表现的机会,引导学生利用身边的物品或废旧材料制作美丽的相框。
【教学难点】激发学生表现美、创造美的情趣。
【教学准备】1、收集美丽的相框,在班级中开展览,请学生欣赏。
2、收集各种豆类、瓜子壳、花生壳、火柴棒、贴画、糖纸、树叶等生活废旧物品。
3、彩色卡纸、瓦楞纸。
【教学过程】一、开始部分1、学生随音乐入场,欣赏《美丽的相框》展览。
2、学生自己说说最喜欢哪一个相框,为什么?二、基本部分1、欣赏老师制作的相框。
2、说说老师制作的相框:从颜色、形状、材料上进行分析。
(有用火柴棒制作的,有用绿豆制作的,有用小花拼贴的……)3、出示自己在生活中的照片,放入老师制作好的相框中,感受相框带来的美,激发学生创作的欲望。
3、出示自己的生活照。
4、介绍材料(分成4组)5、选择自己喜欢的材料制作美丽的相框。
6、在小组内交流讨论,并大胆创作自己的相框。
三、结束部分1、把制作好的相框挂在展示墙上,全班学生欣赏。
2、说说自己的创作意图与材料。
四、延伸部分7、给自己喜欢的图片或爸爸妈妈、爷爷奶奶的照片制作美丽的相框。
第13课杂技高手【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在纸上设计并剪出一个造型生动表演杂技的人,并且互相组合成有趣的造型。
2、过程与方法:通过欣赏中外杂技,提高学生的民族自豪感;通过设计与创作,提高学生对造型的审美认识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启发学生回忆并设计出杂技演员的动作形象,使学生感受杂技艺术的美.【教学重点】了解感受杂技艺术,启发学生想象,抓住人物在运动中特有的动作姿势,设计并剪出人物的动态,组合造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