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双侧原发性乳腺癌

双侧原发性乳腺癌

文章编号:100929905(2002)20220110203双侧原发性乳腺癌顾 禾 付荣湛 张丽丽 郭 源 于学智 李兆亭山东省千佛山医院普通外科 (山东 济南 250014)【摘要】目的:探讨双侧原发性乳腺癌临床特点及诊治。

方法:回顾性分析1985年11月~2000年1月行乳腺癌根治性手术655例中双侧原发性乳腺癌(bilateral primary breast cancer ,BPBC )10例的临床资料。

结果:BPBC 较单侧乳腺癌发病年龄明显提前。

BPBC 绝经前较绝经后发病率高。

BPBC 好发部位多集中于腺体丰富区域和导管集中部位,即乳房外上象限及乳晕区域最常见。

同时性癌及异时性癌的首发癌以Ⅱ、Ⅲ期较多。

首发癌及时正确的治疗是影响BPBC 预后的重要因素。

BPBC 病灶大小、腋淋巴转移数目及水平均影响预后。

同时性BPBC 发病较少,预后较差;异时性BPBC 多见,预后较好。

结论:BPBC 较单侧癌预后差,对单侧癌术前要常规做联合诊断检查,术后严密随访,要特别注意检查对侧乳腺。

对高危病人有可疑病变要及时切除活检,以利于早期发现及时治疗。

无腋淋巴转移也是发生BPBC 的危险因素。

【关键词】乳腺肿瘤;肿瘤,多原发性【中图分类号】R73719【文献标识码】ABil a t e r al p ri m a r y bre as t c a nce rGU H e ,FU Rong 2zhan ,ZHANG Li 2li ,GU O Yuan ,Y U Xie 2zhi ,L I Zhao 2tingDepa rtment ofGeneral Surgery ,Sha ndong Provincial Qia nf osha n Hospital (J ina n ,250014,China )【ABS TRACT 】O b j e c t i v e :The p urp os e of t his s t udy is t o a s s e s s t he clinic al c ha r a c t e ris tic s a ndma na ge me nt of bila t e r al p rima ry b r e a s t c a nc e r (B PBC ).M e t h o d s :Te n c a s e s B PBC w e r e f ound in 655c a s e s r a dic al ma s t e c t omy f r om Nove mbe r 1985t o J a nua ry 2000by r e t r osp e c tive s t udy.R e s u l t s :The incide nc e of t he B PBC w a s 1.53%(10/655)in our s t udy.Pa tie nt s wit h B PBC w e r e signif ic a ntly younge r t ha n t hos e wit h unila t e r al c a s e s.The incide nc e w a s highe r in p r e me nop a us al p e riod t ha n p os t me nop a us al p e riod ,It of t e n oc c ur r e d in upp e r out qua d r a nt a nd a r e ola r a r e a.The initial c a nc e r of B PBC w a s mos t in s t a ge Ⅱ~Ⅲ.The e a rly a nd p r op e r t he r ap y t o initial c a n 2c e r w e r e t he mos t imp or t a nt p r ognos tic f a c t or.The siz e of t he s e c ond c a nc e r ,numbe r of p osi 2tive lymp h node s of t he f irs t a nd s e c ond c a nc e rs w e r e als o p r ognos tic f a c t ors.The incide nc e of s ync hr onous w a s low e r c omp a r e d wit h me t a c hr onous ,but it s p r ognosis w a s p oor e r.C o n c l u 2s i o n :Pa tie nt s wit h B PBC ha d p oor e r p r ognosis c omp a r e d wit h unila t e r al b r e a s t c a nc e r.S o it is imp or t a nt t o c a r ef ul e xa m c ont r ala t e r al b r e a s t a nd clos e f ollow 2up p os t 2op e r a tively.In high ris k p a tie nt s ,e xcision biop s y t o t he s usp e c t a ble c ont r ala t e r al b r e a s t dis e a s e is help t o e a rly dia gno 2sis a nd t r e a t me nt.Ne g tive lymp h node me t a s t a sis is als o a ris k f a c t or of B PBC.【KEY WORDS 】Ma mma ry ne opla s ms ;Ne opla s ms ,multiplep rima ry・011・ 中国现代普通外科进展 2002年6月第5卷第2期Chin J Curr Adv G en Surg J une 2002 Vol.5 No.2 我院自1985年11月~2000年1月行乳腺癌根治性手术655例,其中双侧原发性乳腺癌(bilater2 al primary breast cancer,BPBC)10例(1.53%)。

双侧乳腺癌均为独立的原发癌灶,均经病理证实。

BPBC分为同时性癌(双侧乳腺癌发生间隔时间≤6个月)和异时性癌(双侧乳腺癌发生间隔时间>6个月)。

现将有关临床资料分析讨论如下。

1 临床资料1.1 BPBC发生间隔时间 同时性癌3例(30.0%),异时性癌7例(70.0%)。

1.2 BPBC发病年龄 同时性癌3例,34~45岁,平均40.7岁;异时性癌7例,27~58岁,平均43.7岁。

1.3 BPBC与月经的关系 同时性癌3例均发生在绝经前;异时性癌5例第1癌和第2癌均发生在绝经前(71.4%)。

1.4 异时性BPBC间隔时间 215~8年,平均4.6年,5年内者4例(57.1%)。

1.5 家族史 10例均无肿瘤家族史。

1.6 BPBC第2癌发生部位 外侧6例,中央区3例,内侧1例。

1.7 BPBC的临床分期 见表1。

表1 10例BPBC临床分期乳腺癌ⅠⅡⅢ同时癌第1癌012(n=3)第2癌210异时癌第1癌061(n=7)第2癌0521.8 手术方式 见表2。

表2 10例BPBC手术方式乳腺癌根治术改良根治姑息切除区段切除同时癌第1癌2100(n=3)第2癌0111异时癌第1癌5200(n=7)第2癌25001.9 BPBC的组织类型 第1癌:单纯癌8例,髓样癌伴大量淋巴浸润1例,浸润性导管癌1例。

第2癌:单纯癌4例,浸润小叶癌2例,硬癌2例,髓样癌1例,浸润性导管癌1例。

第1、2癌组织类型相同4例。

1.10 BPBC的腋淋巴转移 见表3。

表3 10例BPBC腋淋巴结转移情况乳腺癌有转移无转移同时癌第1癌30(n=3)第2癌21异时癌第1癌61(n=7)第2癌521.11 随访 本组1例失访,随访9例,3例死亡,同时癌2例,异时癌1例;存活6例,生存时间6月~8年,平均4.9年。

2 讨论2.1 BPBC的发病率 自1921年K ilgore首次报告BPBC以来,欧美国家发病率在12%~21%,国内报道在1.8%~7.7%,本组报告占乳腺癌病例的1.53%。

国内发生率较低的主要原因有:①长期严密随访制度不严。

Robbing观察1458例术后乳腺癌,随访20年,每年1000例发生对侧乳腺癌7例,比普通人群患乳腺癌危险性高5倍。

②对侧乳腺活检率低。

Urban强调对侧乳腺活检的重要性,并观察到一侧乳癌术后10年内9%对侧发生有临床表现的第2癌。

Pressman也通过对侧乳腺随机活检发现对侧乳腺癌的发病率为16.7%。

③小叶癌具有多发的倾向,但国内小叶癌发病率较低(3.77%)。

本组病例第1癌未见小叶癌。

④有阳性家族史双侧乳腺癌发病率较高。

Anderson研究500例有家族史的乳腺癌,其中9.6%为BPBC,而无家族史者只占2.8%。

本组病例未发现有阳性家族史者,可能与样本小有关。

⑤非浸润癌较浸润癌发病率高。

本组病例均为浸润癌。

2.2 BPBC与年龄的关系 BPBC较单侧乳腺癌发病年龄明显提前,较单侧乳癌发病年轻约10岁,年龄在40岁以下发病机会明显增加。

本组病例同时性癌发病年龄平均40.7岁,异时性癌平均年龄43. 7岁。

异时性癌两个癌发生的时间相距长短不一,一般5.6~7.3年。

本组两癌相距2.5~8年,平均4.6年,5年以内占多数(57.1%)。

2.3 BPBC与月经的关系 绝经前较绝经后发病率高。

本组病例同时性癌均在绝经前发病,异时性癌5例发生在绝经前(71.43%)・111・ 顾禾,等1双侧原发性乳腺癌2.4 BPBC 与第2癌发生的部位 BPBC 好发部位多集中于腺体丰富区域和导管集中部位,即乳房外上象限及乳晕区域最常见。

本组病例第2癌发生在外侧、中央区9例(90.0%)。

2.5 BPBC 与临床分期的关系 同时性癌及异时性癌的首发病以Ⅱ、Ⅲ期较多。

本组病例属Ⅱ、Ⅲ期8例(80.0%)。

2.6 BPBC 与手术方式关系 首发病变及时正确的治疗是影响BPBC 预后的重要因素。

本组病例有18例行根治术、改良根治术,手术后常规行化疗、内分泌治疗,很少采用放疗。

2.7 BPBC 与组织学类型 已知小叶原位癌、导管内癌和特殊型癌的对侧乳癌发病率高。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