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小说阅读训练(2015.05.1)一、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后面题目。
(22分)橘子[日]芥川龙之介①冬天的一个夜晚,天色阴沉,我坐在二等客车的角落里,呆呆地等待开车的笛声。
车里的电灯早已亮了,难得的是,车厢里除我以外没有别的乘客。
朝窗外一看,昏暗的站台上,也不见一个送行的人,只有关在笼子里的小狗,不时地嗷嗷哀叫几声。
这片景色同我当时的心境怪吻合的。
我脑子里有说不出的疲劳和倦怠,就像这沉沉欲雪的天空那么阴郁。
②不久,发车的笛声响了。
我略觉舒展,将头靠在后面的窗框上,漫不经心地期待着眼前的车站慢慢地往后退去。
但是车子还未移动,却听见检票口那边传来一阵低齿木屐的吧嗒吧嗒声;霎时,随着列车员的谩骂,我坐的二等车厢的门咯嗒一声拉开了,一个十三四岁的姑娘慌里慌张地走了进来。
同时,火车使劲颠簸了一下,并缓缓地开动了。
我好容易松了口气,点上烟卷,这才无精打采地抬起眼皮,瞥了一下坐在对面的姑娘的脸。
③那是个地道的乡下姑娘。
没有油性的头发挽成银杏髻,红得刺目的双颊上横着一道道皲裂的痕迹。
一条肮脏的淡绿色毛线围巾一直耷拉到放着一个大包袱的膝头上,捧着包袱的满是冻疮的手里,小心翼翼地紧紧攥着一张红色的三等车票。
我不喜欢姑娘那张俗气的脸相,那身邋遢的服装也使我不快。
更让我生气的是,她竟蠢到连二等车和三等车都分不清楚。
因此,点上烟卷之后,也是有意要忘掉姑娘这个人,我就把大衣兜里的晚报随便摊在膝盖上。
④在灯光映照下,我溜了一眼晚报,上面刊登的净是人世间一些平凡的事情,媾和问题啦,新婚夫妇啦,渎职事件啦,讣闻等等,都是解不了闷儿索然无味的消息。
然而,这期间,我不得不始终意识到那姑娘正端坐在我面前,脸上的神气俨然是这卑俗的现实的人格化。
这个乡下姑娘,还有这份满是平凡消息的晚报——这不是象征又是什么呢?不是这不可思议的、庸碌而无聊的人生的象征,又是什么呢?我对一切都感到心灰意懒,就将还没读完的晚报撇在一边,又把头靠在窗框上,像死人一般阖上眼睛,打起盹儿来。
⑤过了几分钟,我觉得受到了骚扰,不由得四下里打量了一下。
姑娘不知什么时候竟从对面的座位挪到我身边来了,并且一个劲儿地想打开车窗。
但笨重的玻璃窗好像不大好打开。
她那皲裂的腮帮子就更红了,一阵阵吸鼻涕的声音,随着微微的喘息声,不停地传进我的耳际。
这当然足以引起我几分同情。
我不明白这姑娘为什么特地要把关着的车窗打开。
不,我只能认为,她这不过是一时的心血来潮。
因此,我依然怀着悻悻的情绪,但愿她永远也打不开,冷眼望着姑娘用那双生着冻疮的手拼命要打开玻璃窗的情景。
不久,火车发出凄厉的声响冲进隧道;与此同时,姑娘想要打开的那扇窗终于咯嗒一声落了下来。
她把头伸到窗外,目不转睛地盯着火车前进的方向,一任划破黑暗刮来的风吹拂她那挽着银杏髻的鬓发。
⑥一会儿火车已经安然钻出隧道,正在经过夹在满是枯草的山岭当中那疲敝的镇郊的道岔。
道岔附近,寒伧的茅草屋顶和瓦房顶鳞次栉比。
这当儿,我看见了在那寂寥的道岔的栅栏后边,三个红脸蛋的男孩子并肩站在一起。
他们个个都很矮,仿佛是给阴沉的天空压的。
穿的衣服,颜色跟镇郊那片景物一样凄惨。
他们抬头望着火车经过,一齐举起手,扯起小小的喉咙拼命尖声喊着,听不懂喊的是什么意思。
这一瞬间,从窗口探出半截身子的那个姑娘伸开生着冻疮的手,使劲地左右摆动,给温煦的阳光映照成令人喜爱的金色的五六个橘子,忽然从窗口朝送火车的孩子们头上落下去。
我不由得屏住气,登时恍然大悟。
姑娘大概是前去当女佣,把揣在怀里的几个橘子从窗口扔出去,以犒劳特地到道岔来给她送行的弟弟们。
⑦苍茫的暮色笼罩着镇郊的道岔,像小鸟般叫着的三个孩子,以及朝他们头上丢下来的橘子那鲜艳的颜色——这一切一切,转瞬间就从车窗外掠过去了。
但是这情景却深深地铭刻在我心中,使我几乎透不过气来。
我意识到自己由衷地产生了一股莫名其妙的喜悦心情。
我昂然仰起头,像看另一个人似的定睛望着那个姑娘。
不知什么时候,姑娘已回到我对面的座位上,淡绿色的毛线围巾仍旧裹着她那满是皲裂的双颊,捧着大包袱的手里紧紧攥着那张三等车票直到这时我才聊以忘却那无法形容的疲劳和倦怠,以及那不可思议的、庸碌而无聊的人生。
1.怎样理解第④段划线句的含意?(3分)2.请概括小说中乡下姑娘的形象特点。
(4分)3.简要梳理小说中“我”经历的心理变化过程。
(5分)4.小说第③段和第⑦段的外貌描写有什么作用?(4分)5.小说结尾,“我”为什么能“聊以忘却那无法形容的疲劳和倦怠,以及那不可思议的、庸碌而无聊的人生”?这个结尾之于我们,有怎样的现实意义?(6分)二、阅读小说《界河》,完成6-9题。
(18分)界河【希腊】安东尼斯〃萨马拉基斯命令很明确:禁止下河洗澡!同时规定沿岸200米内任何人不得擅入。
大约3周之前,他们到河岸这边驻扎下,对岸就是敌军——通常被称为“那边的人”。
河两岸的纵深处尽是茂密的丛林,林子里驻扎着敌对双方的部队。
据情报,那边有两个营,但他们并未发动攻势。
谁知道眼下他们正打着什么鬼算盘。
与此同时,双方都派出哨兵隐蔽在两岸的密林里,戒备着随时可能出现的情况。
记得他们初抵此地时,还是春寒料峭。
然而几天前却突然放晴,现在竟是明媚和煦的春天了!第一个潜下界河的是位中士。
一天早晨,他偷偷溜了出去,跳入水中。
不久当他爬回此岸时,肋下已中了两弹,后只活了几个小时。
翌日,又是两个士兵下去了。
没有能再见到他们,只听到几阵机枪的扫射声,然后,便是一片沉寂。
此后,司令部就下了那道禁令。
然而,那条河依然具有不可抗拒的诱惑力。
听到潺潺的水声,渴望便从他们心底油然而生。
两年半的野战生活已使他们变得蓬头垢面,邋里邋遢。
在这两年半里他们享受不到一丝的快乐。
而此时他们却邂逅了这条河……“这该死的命令!”那天夜里他愤愤地诅咒道。
这一夜,他辗转反侧,难以入眠。
远处,滔滔的河水的声音依稀可闻,令他难以安适。
对,明天要去,他一定要去——让那禁令见鬼去吧!士兵们都在酣睡,最后,他也渐入梦乡界河。
梦中,他似乎看到了它——一条河。
那河就在他的面前,期待着他。
他站在岸边,正欲跃入水中。
就在此刻,那条河竟然变成了他的恋人——一个皮肤黝黑、年轻健美的姑娘,她正待他奔,突然,一只无形的手却紧紧攫住了他的后颈! 这是一场噩梦。
他醒时已精疲力竭,幸好天还未放亮……他终于站到河边。
他注视这条河,它的确存在着!一连几个小时他都在担心,这只是一种想象,抑或只是大兵们的一种普遍的幻觉。
天气多好啊!他把衣服和枪靠放在树干旁,纵身跳入水中。
承受了两年半的折磨,他那迄今还留有两道弹痕的躯体,顿时化作了另一个人。
无形中,仿佛有一只拿着海绵的手抚过他的全身,为他抹去这两年半中留下的一切印记。
他时而仰泳,时而蛙泳。
他顺流漂浮,又长时间地潜入水中……当兵的他一下子变成了一个孩子——他毕竟只有23岁。
左右两岸,鸟儿在自由飞翔,有时它们盘旋在他的头顶,和他亲昵地打招呼。
少顷,顺流漂下的一根树干出现在他的前方。
他一个长潜试图抓住树干。
他真的抓住了!就在他浮出水面的刹那间,他发现在三十米开外的前方有一个脑袋。
他停下,想看得清楚些。
那另一个游泳者也停了下。
他们彼此默默注视着。
他立刻回过神,恢复到原的自己——一个经历过两年半炮火洗礼、荣获过十字勋章的士兵。
他不知道对面的家伙是自己人还是那边的人。
他怎么认得出呢?只凭一个脑袋?几分钟的时间,两人在水中一动不动。
一个响亮的喷嚏打破了死一样的寂静,是他打的,而且像往常一样大声咒骂了一句。
那个人掉转身去,很快游向对岸,他也飞速向岸边游回。
他先行出水,狂奔到那棵树下,一把抓起枪。
还好,那边的人刚刚爬出水面。
他举起枪,瞄准。
要击中对面那人的脑袋实在太简单了。
二十米开外奔跑着的一丝不挂的人体,是一个很容易击中的靶子。
突然,他觉得自己无法扣动扳机。
那人在彼岸,赤条条的像刚从娘胎里出时一般。
而自己端枪在岸的这边,同样也赤条条的。
他无论如何开不了枪。
两个人都赤裸着!两个赤裸的人,脱掉了国籍,脱掉了姓名,脱掉了卡其布的军装。
这到底是为什么呢……他实在无法扣动扳机,他觉得此刻这条恋人般的河未能把他们隔开,相反,却把他们联合在一起了……随着彼岸的一声枪响,他只是瞥见鸟群被惊起。
他应声倒下,先是膝盖跪下,随后平扑在地。
(选自《微型小说三百篇》百花文艺出版社1999年版。
有改动。
)6.“左右两岸,鸟儿在自由飞翔,有时它们盘旋在他的头顶,和他亲昵地打招呼。
”小说中这一景物描写有什么作用?(4分)7.小说画线的文字是主人公的梦境。
你是怎样理解这一梦境的涵义的?(4分)8.“这到底是为什么呢……”小说中这句话省略号表现了主人公复杂的心理。
你能根据小说中的情境,揣测主人公当时的心理吗?(4分)9.有人说,这篇小说的结尾震撼人心;也有人说,去掉结尾一段更耐人味。
哪一种结尾更好?请你根据自己的理解作一探究。
(6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