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金陵十三钗播音稿

金陵十三钗播音稿

影视天地引导语:光阴荏苒,光影变换,带你走进电影的世界,缩影的人生。

男:欢迎大家收听本期的《影视天地》,我是。

女:我是。

时间过得可真快啊,眨眼间又到了星期三了。

相信大家都知道2011年张艺谋执导的战争史诗电影《金陵十三钗》吧。

男:当然知道啊,它根据严歌苓同名小说改编。

故事以抗日战争时期的南京大屠杀为背景,讲述了1937年被日军侵占的中国首都南京,在一个教堂里互不相识的人们之间发生的感人故事。

一个为救人而冒充神父的美国人、一群躲在教堂里的女学生、14个逃避战火的风尘女子以及殊死抵抗的军人和伤兵,他们在危难的时刻共同面对南京大屠杀,放下个人的生与死,共同维护民族的生存。

女:说的没错,这部影片筹备4年,瞄准全球市场,首度邀请好莱坞战争特效团队和一线影星克里斯蒂安·贝尔加盟,并启用数十位新人出演。

该片于2011年12月15日在中国上映,获得国内普遍好评,口碑令其票房不断攀升,在国内累计取得6.1亿人民币的票房。

该片是2011年华语电影票房冠军。

男:相比这些,影片的内涵意义更为打动人,1937年日军发动全面侵华战争,12月13日中国首都南京沦陷,日军在占领南京后的数月内对南京城的无辜百姓和放下武器的军人实行了惨无人道的大屠杀。

而此时,南京城内一座天主教堂暂时未被占领,教会学校女学生、秦淮河畔风尘女子、军人和伤兵,还有一个美国人约翰,都先后进了教堂,在这个相对封闭的空间里,他们共同面对一场生死浩劫,产生了各种各样奇妙的感情。

然而,教堂也不是永远的净土,暂时的宁静很快被打破——日军冲进教堂并且发现了女学生,在日军准备强暴女学生的千钧一发之际,殊死抵抗的军人开枪救下女学生,英勇牺牲。

后来,日军又强征女学生去庆功会为日军表演节目,谁都知道,这将是一条凶多吉少的不归路。

女学生们不甘被日军凌辱,准备集体自杀,却被以玉墨为首的妓女们救下。

这13个风尘女子,在日本侵略者丧失人性的屠刀前,展现了民族豪气,人间正义,她们身披唱诗袍,代替教堂里的女学生,去赴一场悲壮的死亡之约……女:据说,张艺谋是在北京奥运会前看到严歌苓的这个小说,随后便买下版权,“故事的视角很独特,从13个金陵风尘女子传奇性的角度切入,表达一个救赎的主题,反映了崇高的人道主义。

我希望影片能给今天的观众带来不同以往的感受,肯定与以往的南京题材影片都不一样。

”张艺谋透露,与原著相比,影片中加入了表现中国人浴血抗争一条故事线索,“需要表现中国人的血性、不屈不挠的精神。

”张艺谋透露片中也有不少战争场面,不过不会太过强调大场面,“战争场面是要靠细节才能让人记得住。

男:是呀,张艺谋说:“从2006年第一次看到严歌苓的原著小说到现在,这四五年间,从选角到拍摄,是一次十分艰苦的创作。

牢记历史是希望珍惜今天的和平,善良、救赎和爱是这部电影的主题。

”他说,1937年南京题材的电影此前有过不少,未来还将继续被电影人表现,因为这是民族历史中相当重要的一段,《金陵十三钗》原著小说的独特性则是打动他之处,越复杂的故事,越宏大的背景,越要关注人物、人物的细节和关系,还原到人和人性的刻画是最重要的功课,他一直在做这样的努力。

编剧之一刘恒说,《金陵十三钗》是“用人类之善向人类之恶宣战”,观众会被影片感动是因为“每个人的内心都有一个善良的角落和土地,一旦种子播种下去就会开花结果”。

男:原作者严歌苓表示,她参与“南京大屠杀”的纪念活动是从1993年开始的。

那时在芝加哥,华人社区展示了第一批大屠杀的图片。

之后的每年,她都参加大屠杀纪念活动,后来也参加了1997年在南京举行的由中、日双方举办的“南京大屠杀60周年”纪念大会。

她就是在参观一个个大屠杀刑场时,感到得为这个历史大悲剧写一个作品。

于是才有了这部小说,也才有了张艺谋的力作。

女:《《金陵十三钗的成功》与其导演张艺谋有着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张艺谋,1982年毕业于北京电影学院摄影系。

他和陈凯歌、田壮壮等一起成就了“中国电影第五代”。

从1981年独立执导《红高粱》,之后又连续导演了《大红灯笼高高挂》、《秋菊打官司》等影片,让中国电影走形了世界。

几乎所有作品都入围国际重要电影节。

张艺谋的作品最突出的特点,就是具有浓烈的民族意蕴和浓郁的中国特色。

张艺谋专业主修摄影,因此他在美术方面很有造诣,尤其是在色彩方面。

他似乎最偏爱红色,特别是对红色、黑色的强调,加强了视觉冲击。

他很会运用色彩,不论他的哪部电影都能很好地体现出他对色调的灵活运用。

女:这次他导演的《金陵十三钗》也有许多出彩的地方。

故事的一开始,人物就在漫天的战争的硝烟中由远及近,渐渐浮现。

导演也采用了推镜头的方式,让电影的女主角的形象渐渐清晰,进而引发了后来一系列的故事。

随后男主角也在中日双方的交战中进入人们视野,只是这部影片的男主角是美国人。

该片动用了国际影星和团队,我们不得不怀疑,张艺谋这部电影有要冲击奥斯卡金像奖的嫌疑。

事实也是如,凭借着超高的票房和良好的口碑,《金陵十三钗》获得了美国金球奖最佳外语片提名、第六届亚洲电影大奖六项提名、第三十一届香港电影金像奖一项提名和第五十九届美国金卷轴奖最佳外语片音效剪辑奖。

虽然没有获得奥斯卡金像奖,但是总体来说这部影片还是相当不错的。

男:人物的塑造,是电影的重中之重。

电影中的人物是叙事的核心,是矛盾冲突的核心,是影片造型的基础。

所以,张艺谋在演员的选择上也下着实下了不少功夫。

张开艺谋早在2007年就开始了演员的征选,由于故事发生在南京,所以他希望选择南京籍艺人。

但是南京籍艺人屈指可数,于是他决定启用新人。

很幸运,倪妮被选为了女主角。

玉墨扮演者倪妮风情万种,而在银幕上光鲜靓丽的背后,则是这位新人付出的努力:走路的姿态,坐的姿态,都要训练。

还要学习打麻将,抽香烟。

请了很多老师,还请来一些家人曾经有过风月场经历的老人家,描述那个年代的风月女子是什么样的举止。

倪妮在片中很好的诠释了那时风尘女子的仪容姿态和心里思想上的斗争,一度获得专业人士和观众的好评。

男:当然,故事中的男主角也是不容小觑,克里斯蒂安·贝尔,他曾是奥斯卡最佳男配角的获的者,在《斗士》中饰演的角色——也就是获奖的角色被称为“最富创造性的角色”。

他只身一人来到南京,和完全陌生的团队共处了4、5个月,完全没有大牌明星的架势,平易近人,理解他人,这让张艺谋大为赞叹。

贝尔他在片中饰演敛状师约翰,他去教堂是为了给牧师化妆殡葬,但是牧师的遗体应经被炸飞了。

但是他还是要钱,乔治没有钱给他,他就呆在教堂里不走了。

因此也才有了下面他奋不顾身地去救那些女学生的一幕。

女:我们不得不承认,张艺谋在人物塑造上做的是很成功的。

至少他所塑造的两个主人公已经完全抓住了我们的心。

但不得不提的一点是,张艺谋似乎夸大了约翰这个美国人的英雄形象,而对在一开始就拼命和日军战斗保护女学生的教导队完全忽视了。

李教官的扮演者佟大为在整部影片中脸都被灰尘沙土覆盖,完全没有一张清晰的面容。

李教官舍生忘死,和教导队的那么多弟兄战死沙场,最后却没有人记得。

我们不得不说这是一种悲哀,也许张艺谋应该在以后的作品中仔细考虑考虑这个问题。

男:为了让自己精心塑造的人物鲜活富有生命力,张艺谋在场景的设置和拍摄上花费了不少时间和资金。

故事发生在金陵,也就是南京,所以张艺谋在南京布置场景。

故事一开始在硝烟迷漫中,被战争摧毁的楼房化为了废墟,教导队和日军就在这里大大开火,教导队为了炸坦克,用队员做掩护,最后都牺牲了。

说实话,战争场面算不上宏大,也算不上激烈,而且在这么大的制作中,战场上居然就出现了几辆坦克,丝毫看不出这是大制作的电影。

就我认为张艺谋的这场战争戏完全没有冯小刚拍摄的好。

女:前面已经谈到张艺谋对色彩运用的美学十分有造诣,所以在这部影片中也能很好地体现。

女学生书娟在彩色大玻璃窗中看秦淮河里的那些女人,在灰色调的空间里突然出现鲜艳的色彩,顿时吸引了我们的眼球,也给我们的视觉带来了一定的冲击。

似乎这个彩色大玻璃是教堂与外界交流的一个媒介,许多场面都发生在这里。

书娟一直透过这个彩色大玻璃观看外面的情况,而外面的子弹也是透过这个玻璃打中了教堂里的人。

当被子弹震破的彩色玻璃碎片散落时,我们也会被色彩的转换和光线的映射晃了眼。

这就是光线与色彩有效结合的效果。

我们也说过张艺谋尤其偏爱红色,在这部电影中也有一定的体现。

红色代表了血腥,在这种状况下,选用红色无非是想表达战争的残酷和血腥。

确实,战争是无情的残酷的,多少人都因为战争丢了自己的性命。

男:而影片的结构,框架,就是电影的风格。

张艺谋的这部影片的风格就是具有浓烈的历史感和生命意识。

教导队为了救女学生献出了生命,玉墨她们为了救女学生代替她们去庆功会,乔治为了救人男扮女装也要去,约翰为了这些从不相识的人也开始了解救这些女学生的生活。

每个人都有牺牲自我解救他人的精神。

我们大可赞叹这种精神的高贵,但是我们转而想想,真的牺牲玉墨她们去救书娟她们,真的是正确的吗?我没法评论,严歌苓在书的序言中就写道:处女都象征一定程度的圣洁,而占领者不践踏到神圣是不能算全盘占领的。

所以所有人都在拼命的保护书娟她们,保护我们的尊严不遭到践踏。

我想,这样说来,我们完全可以理解了。

男:说完了电影的风格,我们不得不再提提这部影片的情节。

这部片子整体看来还是很大气的,这点在语言的使用上有很好的体现。

整部影片融入了很多英文对白,特色的南京话加上少量的普通话,着实让人感觉大气了不少。

这是一部张艺谋版的女人大戏,基本上可以说这是一部歌颂的妓女的片子。

这是一部表达了诸多的人性对立之后的解放思想,同时,让人看到了一位有文化的妓女是多么的受人尊敬。

从这点来看,这部影片还是很有可观性的。

他揭示了很多人性的弱点和高尚的人性光辉。

音乐《天空之城》女:好了,说完了电影专业的东西,我想谈谈自己的观影感受。

战争中最悲惨的牺牲总是女性。

女性是征服者的终极战利品。

女性承受的痛苦总是双倍的。

并且无论在何种文化里,处女都象征一定程度的圣洁,而占领者不践踏到神圣是不能算全盘占领的。

这就是男性游戏——战争致于女性的悲剧。

这个故事是献给南京大屠杀中的女性牺牲者的。

而我对其中几个场景和片段印象比较深刻,也比较感动。

其中一幕是佟大为扮演的李教官在送下浦生之后,又去给女学生还鞋,眼中含着泪。

在这之后,他本可以换上便衣逃命,但是他没有离开,而是在教堂对面的废墟上守着他们。

当时看到这里我哭了,没有矫情,确确实实这里真的打动了我。

在一个就是美国人约翰,他最初是为了钱才留在教堂,后来遇到玉墨她们,经过一段时间的相处,他们之间发生了微妙的变化,约翰爱上了玉墨。

约翰在经过心里的挣扎过后,决定帮助她们离开南京。

以致于再后来约翰遇到自己的同行的朋友泰瑞,泰瑞要他和自己一起坐船离开时,他果断拒绝了。

这一点我也很是佩服和赞赏。

只是战争中的爱情太残酷,玉墨和约翰还是没法在一起。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