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哲学与生活,第三单元高考试题

哲学与生活,第三单元高考试题

三、认识论依据。 认识具有反复性和无限性,追求真理是一个过程,要求树立创新意识,不断追求真
理。
3(2017 年全国高考江苏卷 27).有研究发现, 在黑夜翻耕的土壤中,仅有 2%的野草种子日 后会发芽,但如果在白天翻耕,发芽率高达 80%。进一步研究发现,绝大多数野草种子在 被翻出土后的数小时内,如果没有受到光线的 刺激,就难以发芽。材料表明
2018 年高考题 1(2018 年高考全国 2 卷文综政治 20)习近平在党 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到基本 实现现代化,再到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是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战略安排。我们要坚 忍不拔、锲而不舍,奋力谱写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征程 的壮丽篇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战略安 排的哲学依据是( ) ①社会的发展受人的意志和意愿的支配 ②社会的发展是渐进性和飞跃性的统一 ③社会的发展是新事物和旧事物交织融合的过程 ④社会的发展是客观规律性和主观能动性的统一
【解析】本题以习近平主席在联合国日内瓦总部发 表题为《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主旨演讲 为背景材料,从哲学角度考查考生公民意识、思 辨能力和人文素养等。第(2)问知识明确,要求 具体,可直接运用整体与部分关系的两个方面, 结合材料,围绕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需要世界各 国共商共建共享这一主题加以阐述。
【名师点睛】本题涉及到理论创新的相关问题。我们在平时的学习中要把握创新的 哲学依据:
一、唯物论依据。物质决定意识,要坚持解放思想与实事求是的统一;要尊重客观 规律,坚持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的统一。
二、辩证法依据。事物是变化发展的,要坚持发展的观点,坚持创新;辩证否定观 和辩证法革命判断精神和创新意识要求创新。
【答案】 ①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是联系观和发展观。
②联系具有普遍性,要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每 个人的文明行为都会对他人产生直接或间接的影 响,我们应你自己的文明行为造福他人和社会。 ③部分影响整体,要重视部分的作用。每个人作 为社会的成员,都应以自己的文明行为为社会的 文明进步增添正能量。
④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 果。要重视量的积累,每个人从自身做起,才能 以自己的文明习惯推动社会形成良好的文明风尚。
【解析】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并不是反映了 发展实践的曲折性,而是因为这些发展理念对实践具有促进作用, ①不选;发展理念对实践具有指导作用,它是否正确关乎发展实践 的成败,所以要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正确发展理 念,②正确;理论创新是社会变革的先导,材料中的五大发展理念 是理论上的创新,所以要坚持贯彻,③正确;以往的发展理念也有 借鉴意义,是在当时的客观条件下做出的正确选择,故消除以往发 展理念的影响说法错误,④不选,故本题答案选择 C。
①“窗”“景”“情”之间是本质的必然的联系
②借窗生景的设计体现了征服自然的天人合一理念
③窗与景、景与诗、诗与情的交融体现了人的创造性
④窗的设计体现了内与外、近与远、有限与无限的和谐 统一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答案】D
3(2018 年高考江苏卷政治 24)唐代文学家柳宗元有诗 云:“乡禽何事亦来此,令我生心忆桑梓。”桑和梓 原本是两种树,在古代与人们的生活有密切的关系。 人们常在房前屋后栽植桑梓,而后人对父母先辈所栽 植的桑树和梓树也心怀敬意。久而久之,“桑梓”便 成为祖先崇拜的符号和故乡的代称。由此可见
(2017 年全国高考天津卷 1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习近平指出,老龄服务事业和产业发展空间十分广阔, 要积极推进养老服务业制度、标准、设施、人才队伍建 设,完善相关规划和扶持政策。 材料三 “幸福 9 号”取自“幸福就好”的谐音,是某 企业打造的一种养老新模式。它通过“互联网+养老” 发展养老服务业,依托网上商城、居家养老服务店、老 人乐园三大平台,线上和线下相结合,构建了一个基于 互联网的养老产业生态链,提供衣、食、用、行、康、 乐等服务,全面满足老年人需求,使他们的生活更加丰 富、充实、精彩。 (4)用唯物辩证法联系观的知识,分析“幸福 9 号” 养老模式的构建。(10 分)
11.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近几年,中国社会发生了重大变化,国家竞争力从依靠自然资 源,到依靠制度,正逐步转向依靠文明。不讲卫生、随处乱扔 垃圾,公共场所不遵守礼仪、大声喧哗,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时 争抢拥挤,购物、参观时插队加塞,排队等候时跨越黄线,外 出旅游,乱涂乱画,过度维权……诸如此类不文明的行为时有 发生,既影响他人的利益,也给中国人的整体形象抹黑。
“人无礼不立,事无礼不成,国无礼不宁。” 文明是指人 类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它体现在社会的进步 状态,涵盖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关照人们 的知识水平和生活方式,善良、诚信、知礼、守法……都是其 应有之义。文明是社会进步的起点,整治不文明行为需要政府 部门主导,也需要每个人从自身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以 身作则,做文明人。只有全社会形成合力,才能根除不文明行 为。 结合材料,运用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的相关知识,谈谈提升 社会文明需要每个人从自身做起的理由。12分
破解发展难题,厚植发展优势,必须牢固树立并 切实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
展理念。这是因为 ①发展理念反映了发展实践的曲折性 ②发展理念正确与否关乎发展实践的成败 ③发展理念往往是发展实践变革的先导 ④发展理念变革意味着消除以往发展理念的影响 A.①② B.①④ C ②③ D.③④
【答案】C
(2)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需要世界各国共商共建共享,运用整体 与部分的知识并结合材料加以阐述。(10 分)
【答案】(2)整体在事物的发展过程中居于主导地 位,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明确了人类发展方向, 契合了世界各国对于发展的共同诉求。部分影响 整体,关键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甚至对整体的功 能起决定作用。中国倡导和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 同体,各国积极响应,共同参与,加强双边、多 B.新事物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C.事物的联系是有条件的 D.新事物存在不完善的地方
【答案】C
中国是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倡导者。党的十八大报告正式提 “倡导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2017 年 1 月,习近平主席在 联合国日内瓦总部发表题为《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主 旨演讲,系统地阐述了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2017 年 2 月,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被写入联合国有关决议。中国是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先行者。在联合国维和行动中,中国派 出维和人员最多,维和摊款出资位居前列。在应对气候变化上, 中国率先批准《巴黎协定》。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增长对 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年均在 30%以上,中国对全球减贫的贡 献率超过 70%。中国积极推进国际合作。“一带一路”倡议提 出以来,已经有 100 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积极响应支持,68 个国家和国际组织同中国签署合作协议。
【答案】(4)①联系具有普遍性、客观性、多样性。 “幸福 9 号”养老模式将互联网与养老联系起来, 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为老年人提供衣、 食、住、用、行等全方位服务,体现了联系的普 遍性和多样性。这种联系虽然是人们在实践活动 中建立的人为事物的联系,但仍然具有客观性。
②整体与部分是相互联系、密不可分的。“幸福 9 号”立足整体,搭建三大平台,构建养老产业生 态链,体现了整体与部分的有机统一。(系统化 的方法要求我们用综合的思维方式认识事物。 “幸福 9 号”依托三大平台构建的产业生态链, 着眼于事物的整体,把各个部分、各个要素联系 起来统筹考虑,体现了系统优化的方法。)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2(2018 年高考北京卷政治 27)“窗含西岭千雪”“玉 窗五见樱桃花”。中国传统建筑中窗的设计,巧妙之 处在于可以引进阳光、空气,为居室主人呈现大自然 的馈赠,借助窗外的空间美,人的心灵之窗也被打开, “纳千顷之汪洋,收四时之烂漫”。下列选项正确的 有
①文化发展是通过创新实现的 ②人为事物的联系是客观的 ③人的认识是不断变化发展的 ④文字是文化发展的基本载体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答案】D
1(2017 年全国高考全国 1 卷 22).传统石油钻 井产生了大量的废弃泥浆,占用土地,污染环 境,某油气田采用“泥浆不落地处理与循环利 用技术”,将废弃泥浆制成免烧砖等,既有效 消除了钻井污染隐患,又节约了土地、水泥等 资源,钻井废弃泥浆的资源利用佐证了
①通过实践活动可以建立事物的新联系 ②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就能消除客观条件的制约
③事物联系的多样性决定于人类实践活动的多样 性
④把握事物联系的多样性有利于价值的创造性实 现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答案】B
(2017 年全国高考全国 2 卷 22).党的十八届五 中全会强调,实现“十三五”时期发展目标,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