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地煤集团洛阳叁伟煤业有限公司矿井综合防灭火措施二0一七年一月会审意见表矿井综合防灭火措施为了保证矿井井下工作人员的人身安全和安全生产正常有序的进行,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矿井火灾的基本原则,制定以下防火措施:一、矿井防火的一般措施1、矿井必须制订井上、下防火措施,矿井地面建筑物如主绞车房、压风机房、通风机房、灯房等,地面煤堆、矸碴,木料场等处的防火措施和制度,必须符合有关防火的规定。
2、木料场、矸石堆、炉灰场距离进风井不得小于80米,木料场距离矸碴不得小于50米,也不得将矸石堆或炉灰场设在进风井的主要风向上风侧,不得设在表土10米以内有煤层的地面上和设在有漏风的采空区上方塌陷范围内。
3、矿井必须设地面消防水池和井下消防管路系统,井下消防管路系统应每隔100米设置支管和阀门,在皮带输送机巷道中应每隔50米设置支管和阀门。
地面消防水池必须经常保持不少于200立方米的水量。
井上下部水平或生产水平的水仓可作为消防水池。
4、矿井的永久井架和井口房,以井口为中心的联合建筑,须用不燃性材料建筑。
5、进风井口应装设防火铁门,防火铁门必须严密并易于关闭,打开时不妨碍提升、运输和人员通行,并定期维修,防止地面火灾产生的烟火进入矿井内。
6、井上下必须设置消防材料库,井上消防材料库应设在井口附近并有轨道直达井口,不得设在井口房内。
井下消防材料库设在每个生产水平的井底车场或运输大巷中,并应装备消防列车。
消防材料库储存的材料、工具的品种和数量应符合有关规定,并定期检查和更换;材料、工具不得随意挪作他用。
7、矿井总回风巷、井底变电所、主副井东西两翼测风站应悬挂温度传感器,能及时监测井下温度变化情况,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二、外因火灾的预防措施1、井口房和通风机房附近20米内,不得使用烟火或用火炉取暖。
井下严禁使用灯泡取暖和使用电炉,井下和井口房内不得从事电焊、气焊、喷灯焊等工作,否则必须每次制定安全措施。
2、爆破作业必须严格执行“一炮三检制”,不得使用导爆管或普通导爆索。
严禁使用火雷管;严禁裸露爆破;严禁使用湿火药和冻结或半冻结的硝化甘油类炸药。
同一工作面不得使用两种不同品种炸药,采掘工作面必须使用煤矿许用瞬发电雷管或煤矿许用毫秒延期电雷管。
使用煤矿许用毫秒延期电雷管时,最后一段延期时间不得超过130毫秒,不同厂家生产的或不同品种的电雷管不得掺混使用。
严禁用煤粉、块状材料或其它可燃性材料作炮眼封泥,无封泥、封泥不足或不实的炮眼严禁爆破。
封泥长度和装药量要符合《规程》规定要求。
其它有关爆破工作也要符合《规程》规定。
3、加强电气设备管理,防止电器引火。
井下所有电器设备的选型必须遵守《规程》相应规定;井下一切电器设备不得超负荷运行。
要按负荷大小装设分支保险和自动跳闸装置,并装设漏电继电器;电缆悬挂位置、高度、悬挂方式必须符合《规程》相应规定;电缆接头不能有鸡爪子、羊尾巴和明接头,不能把橡胶电缆与铠装电缆直接连接必须经起动器、自动开关或按线盒连接。
4、井下必须加强机械设备管理,确保机械设备的安装质量,经常检查维修,特别做好机械设备运转部分的保养维修工作,保持清洁,及时加润滑油,保证良好的运转状态,杜绝机械设备在运转过程中因摩擦发热而引起火灾。
5、井下使用的汽油、煤油、变压器油必须装入盖严的铁桶内由专人押运到使用地点,剩余的必须运回地面,严禁在井下存放。
井下使用的润滑油、棉纱、布头、纸等必须存放在盖严的铁桶内。
用过的必须放在盖严的铁桶内专人定期送地面处理。
严禁乱放乱扔;严禁将剩油、废油泼洒在井巷和硐室内。
井下清洗风动工具必须在专用硐室进行,必须使用不燃性和无毒性洗涤剂。
6、必须淘汰可燃电缆、风筒、胶带、必须使用不燃或耐燃的电缆、风筒和输送机胶带。
三、发生火灾时应采取的措施(一)、行动原则1、对于最先发现火灾的人员一定要(1)沉着、冷静。
(2)设法弄清火灾情况,如火源地点、起火原因、燃烧范围等。
(3)视火灾性质、灾区情况和瓦斯情况,立即采取一切可能的方法直接灭火,控制火势,灭火速度快就能有效,慢就能成灾。
(4)迅速报告矿调度室2、对于调度室及其值班领导,在得到井下火灾报告后应采取下列措施。
(1)、立即按灾害预防和处理计划通知有关人员组织抢救灾区人员和实施灭火工作。
(2)、公司值班调度和在现场的区、队、班组长应依照矿井灾害预防和处理计划的规定,将所有可能受火灾威胁的地区中(火灾瓦斯流经的地区,由于火风压造成火灾瓦斯逆流的地区,以及可能发生爆炸的地区等)的人员撤出,并组织人员灭火。
3、对于矿井领导人按到火警报告后,应采取下列措施。
(1)、立即成立以总经理为首的救灾指挥部,组织力量抢救灾区人员。
(2)、调整风流控制火势。
矿井发生火灾时,为了保证人员的安全撤出,防止火烟到处蔓延和瓦斯爆炸,控制火灾继续扩大,并给灭火创造有利条件,采取正确的控制风流措施。
(3)、侦察火区确定火源。
及时组织人员由入风侧接近火源,侦察火情。
弄清发火性质,火源位置,火势及发展趋势,可能波及范围,消防火设施等情况,为制定灭火方案提供依据。
(4)、正确决策果断行动。
灭火方案的制定与实施,必须迅速果断决不能有任何犹豫和拖延。
为此要求决策人员在平时必须对井下巷道的通风、瓦斯、通风与消防设施、电气设备、电缆敷设巷道支护类型等了如指掌,只有思路清、情况明、反应快,才能做到决策正确。
在抢救人员和灭火过程中,必须指定专人检查瓦斯,一氧化碳、煤尘、其它有害气体、风向、风量的变化,还必须防止瓦斯,煤尘爆炸和人员中毒的安全措施。
4、对过于险区的人员一定要做到:(1)、头脑清醒,严守纪律,服从领导,听从指挥。
(2)、迎着新鲜风流沿着灾害预防计划规定的避灾路线,有序地撤离危险区,并注意风向的变化。
(3)、遇到烟气可能中毒时应立即戴好自救器,尽快通过附近风门进入新鲜风流中。
(4)、若真无法撤退时,则应躲进避难硐室或构筑临时避难硐室等待援救。
(二)、控制风流,目的在于保证人员安全撤出,防止火烟扩散和瓦斯爆炸,限制火灾蔓延扩大,为灭火创造有利条件。
控制风流的方法有:保证正常通风,稳定风流;维持原来风向,减少风量;停止主扇工作或者局部风流短路;反转风流方向即反风。
具体说发生火灾时风流控制必须根据火灾发生地点,瓦斯积聚得可能性,自然风压和火风压大小及其作用方向等具体情况,做出正确判断和推论,以确定合理的控制风流的方法。
一般情况下,火灾发生在矿井总进风流中(进风井口、进风井筒内、井底车场、总进风道等)时应进行全矿井反风,防止烟气串入井下采掘工作地区;对中央并列式通风矿井,在条件允许时可使进回风的风流短路,将烟气直接从回风井排出。
火灾发生在矿井总回风流中(如总回风道、回风井底、回风井筒和回风井口)时,只能维持原风流方向,迅速排烟气。
如果火风压自然风压较大且与主扇风压一致,瓦斯涌出量又很小时为减弱火势,也可以采取减风措施但不得轻易停止主扇停风,否则这样做在瓦斯矿井中是很危险的。
火灾发生在采区内时,风流调节比较复杂。
此时原则是稳定风流,保持正常通风,应特别注意防止风流逆转,通常情况下不采取减风、停风或反风措施。
在实际条件下,控制风流大多采取维持原风向或风流短路控制方法,对反风和停风措施保持谨慎态度。
不论采取哪种控制风流的方法,均必须注意防止将具有危险浓度瓦斯送入火区引起爆炸。
控制风流应该能有效地控制火势,防止灾情扩大,创造接近火源采取直接灭火的条件,不会造成瓦斯积聚和煤尘飞扬,防止火风压造成风流逆转,有利于尽快恢复生产。
二、灭火方法有三类(一)、直接灭火:用砂、水、岩粉、化学灭火器或其它灭火器扑灭火灾或直接挖除火源的办法。
1、用水灭火:用水灭火适应于,火源明确,非电气类、油类火灾能接近火源;发火初期阶段火势不大,范围较小,对其区域无影响;有充足水源,供水系统完善;火源区瓦斯浓度小于2%;通风系统正常,风路畅通无阻;灭火地点顶板坚固,能在支架掩护下进行灭火操作;有充足的人力,能组织分组连续作战。
用水灭火应保证足够的水量,防止水量不足时水在高温下分解出氯气和氧气与一氧化碳相混合形成爆炸性混合气体;用水灭火注意喷射方法,灭火人员要治在上风侧,先从火源外围喷水,逐步向火源中心逼近,以免生成大量水蒸气和灼热的煤碴飞贱伤害灭火人员;保持正常通风,以使将高温水蒸气和烟气直接导入回风流中;用水扑灭电气设备火灾时,必须事先切断电源;不能用水扑灭油类火灾,宜用砂子、黄土、煤矸岩粉等洒盖灭火,以防止火灾扩大;要有瓦斯检查员在现场随时检查瓦斯。
2、用砂子、黄土、煤矸岩粉灭火对于井下电气设备和油类火灾,将砂子、煤矸岩粉,黄土直接撒布在火源上或用压气喷枪撒在火源上,迅速将火源与空气隔绝,使火熄灭,所以在机电硐室,炸药库、材料库均应备有防火砂箱和岩粉箱。
3、化学灭火器灭火和高倍数空气机械泡沫灭火。
井下各防火材料库、机电硐室、炸药库等各防灭火地点均应配备足够数量的灭火器材,保证井下发生火灾时有充足的防火器材可用有化学灭火器、灭火手雷、喷粉灭火器和高倍数空气机械泡沫灭火机械四种,常用的喷粉灭火器。
4、挖除火源是一种扑灭火灾的最可靠的方法,但它具有一定的危险性,一定要制定严格的安全措施,挖除火源灭火适用于火源位于人员可直接到达的地点;火灾初始阶段范围不大;火区无瓦斯积聚,无煤尘煤炸危险,挖除火源时必须注意,挖除火源的工作由矿山救护队来担任;挖除火源前应用大量的压力水喷浇,待火源冷却后再挖除掉,并运到井外。
若有余火,应用水彻底浇灭;必须随时检查瓦斯浓度和温度,只有在瓦期不超过1%温度不高时挖除;若需要架设临时支护应将坑木用水湿透后再支护;挖除火源范围应超过发热煤炭的1~2米,此外煤体温度不得超过40º;挖除火源后的空间要用砂子、石子、黄土等不燃性材料充填封闭。
(二)、隔绝灭火,这是用临时性防火墙,包括风嶂、木板防火墙、泡沫塑料防火墙,永久性防火墙,耐爆防火墙六种将火源或发火区严密地封闭起来,切断火压的空气源,使火缺氧窒息的灭火方法是可以处理大面积火灾和控制火势的有效措施。
一般是将对火区影响不大的次要风路的巷道封闭起来,而后封闭火区的主要进回风巷道,其封闭顺序大体分三种。
1、先封闭进风侧,后封闭回风侧,在无瓦斯爆炸危险的情况下,可先在火区的进风侧迅速筑构防火墙,切断风流,控制并减弱火势,然后在回风侧构筑临时防火墙,前后在临时防火墙掩护下建造永久防火墙。
2、进回风侧同时封闭,在瓦斯矿井中为防止因封闭火区引起瓦斯爆炸,采取同时封闭进回风侧的办法,即先构筑进风侧防火墙,只是在防火墙将建成时,先不急于封严留出一定的断面通风孔。
待回风侧防火墙也即将完工时约好时间同时将进回风侧防火墙上通风孔迅速封闭严密,施工人员也尽快返离灾区。
3、先封闭回风侧后封闭进风侧,但这种方法一般不采用目前我们多用第一种方法即采用先封闭进风侧后封闭回风侧具体视现场情况而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