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国现代史试卷(二)

中国现代史试卷(二)

中国现代史试卷(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班级_______学号______姓名_________分数___________一、选择题:△.中共八大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

据此回答:1.中共八大最主要的贡献是:()A.坚持既反保守又反冒进的方针B.正确地指出了国内主要矛盾C.坚持在综合平衡中稳步前进D.提出了正确处理十大关系2.中共八大确定的主要任务是:()A.加强社会主义改造B.健全党内外民主制度C.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D.借鉴苏联的经验教训3.以下各项最早违背中共八大经济建设方针的是:()A.反右派斗争扩大化B.多快好省的总路线C.大跃进运动D.人民公社化运动4.中共八大前后,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过程中面临的主要问题是关于:()A.社会主义条件下的阶级斗争B.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C.社会主义建设中的规模和速度D.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5.中共八大确定在综合平衡中稳步前进的经济建设方针,其主要原因在于:()A.破除了对斯大林和苏联模式的迷信B.中共领导人的调查研究C.中国经济建设中的经验和教训D.《论十大关系》的理论指导6.中共八大正确路线的基础是:()A.《论十大关系》的理论B.对国内主要矛盾判断正确C.全国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的热情和实践D.苏联建设的经验教训7.中共八大提出的经济建设方针很快为“大跃进”式的冒进所替代,导致这一变化的客观前提是:()A.1957年出现了反右扩大化B.当时人民要求改变我国经济文化落后状况的迫切愿望C.毛泽东和党的一些领导人片面追求社会主义建设的高速度D.当时我国实行的是高度集中的单一公有制和计划经济体制△.社会主义在探索中曲折前进。

据此回答:8.中国走上探索本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原因在于:()A.苏共二十大的客观作用B.对特殊国情的正确认识C.国际敌对势力的封锁D.本国经济建设的教训9.导致1957年反右派斗争扩大化的主要原因是:()A.阶级斗争形势十分严峻B.中共八大对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判断C.当时我国与周边国家的关系紧张D.中共对当时阶级斗争的形势估计过于严重10.1957年党的重要领导人说:“主流是社会主义,小的给些自由,这样可以帮助社会主义的发展。

”这段话反映了:()A.党对社会主义道路的有益探索B.党内出现右倾思想C.整风运动具有必要性D.党内出现左倾思想11.从总路线、大跃进、人民公社化中,应得出的主要教训是:()A.必须反对个人崇拜和个人迷信B.必须尊重客观经济规律C.必须大力发展社会主义民主D.必须坚持反对左的错误思想12.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我国国民经济建设呈现的趋势是:()A.初期问题严重,后期逐渐纠正B.初期、后期较好,中间问题严重C.初期、中期较好,后期问题严重D.整个十年,经济处于停滞状态13.毛泽东《论十大关系》的一个重要出发点是:()A.提出把工作重心转到经济建设上的思想B.批判地借鉴苏联经济建设的教训和经验C.表述了在综合平衡中稳步前进的原则D.提出了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理论△.根据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的历史回答:14.对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历史的最适当评价是:()A左倾错误恶性发展 B.社会主义建设曲折发展C.生产关系连续调整D.国民经济比例不断失调15.1957年整风运动与1942年整风运动相比,首先着眼于:()A.反对主观主义B.反对宗派主义C.反对官僚主义D.反对党八股16.1958年总路线提出时,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在:()A.经济建设B.社会主义改造C.阶级斗争D.调整国民经济17.导致三年困难的主要原因是:()A.国际反共势力的破坏B.严重的自然灾害C.苏联撕毁经济合作协议D.左倾错误的发展18.共和国历史上,经济发展遇到的最大挫折是三年困难时期。

总结这段历史,最大的教训是:()A.必须按客观规律办事B.左倾错误泛滥是造成此困难的主要原因C.说明人民公社体制不适应生产力水平D.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依据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的史实回答:19.全面建设社会主义历史时期,社会主义建设出现曲折的主要原因有:()①.忽视了客观规律②.缺乏建设经验③.左倾错误干扰④.朝鲜战争爆发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D.②③20.1956年中国社会发生的变化有:()①.生产资料所有制②.阶级结构③社会主要矛盾④.党和全国人民的主要任务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③④D.②③④21.毛泽东提出要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主要是为了:()A.开展整风运动,克服官僚主义B.维护社会的团结稳定C.团结一切力量建设社会主义D.巩固发展三大改造成果22.1957年整风运动转入反右派斗争的直接原因是:()A.知识分子和民主党派提出批评意见B.少数人对党和政府进行攻击C.党中央对客观形势估计不准D.帝国主义掀起世界性反华浪潮23.从1958年提出的建设社会主义总路线中可得出的教训是:()A.经济建设要全面发展B.社会主义必须实行按劳分配C.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发展D.经济指导方针要符合客观规律24.1961年我国对国民经济实行“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主要是为了:()A.克服严重的困难B.巩固“反右倾”斗争的成果C.解决农副产品供应紧张问题D.纠正大跃进运动的错误25.把建设中国的战略目标确定为“由农业国变为工业国,实现国家工业化”的中共的重要会议包括:()①.中共七大②.中共七届二中全会③.一届政协会议④.中共八大A.②④B.③C.①②④D.①②③④26.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和文革时期,中共犯左倾错误在于对下列哪一方面认识不清:()A.社会性质B.社会主要矛盾C.革命性质D.革命任务27.1957~1966年期间建设起来的钢铁基地是:()A.武汉、包头B.鞍山、武汉C.鞍山、包头D.武汉、上海28.左倾思想由指导国家政治生活扩展到指导经济工作始于:()A.反右派斗争扩大化B.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C.国民经济三年困难D.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的提出29.中国在1952年和1962年两个年度经济发展状况相同点是:()A.受严重自然灾害的影响B.处于大幅度上升C.受左倾路线干扰D.处于恢复和发展时期△.中共历史上有两次整风运动。

回答:30.两次整风运动都反对主观主义,这表明中共一贯坚持:()A.实事求是的原则B.民主集中制原则C.为人民服务宗旨D.艰苦奋斗作风31.1957年我党开展整风运动的直接目的是:()A.改进党的作风B.密切党和人民群众的关系C.促进精神文明建设D.学会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32.对这两次整风运动的认识不正确的是:()①.都是在革命和建设出现严重困难的背景下进行的②.都清除了党内长期存在的机会主义错误③.都是在党内普遍开展深入进行的④.都体现了党希望加强团结的愿望A.①③B.②③C.①③④D.①②③④△.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中共对社会主义建设有过有益的探索,也有失误。

回答:33.1958年提出的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违背了:()A.在综合平衡中稳步前进的方针B.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方针C.“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D.集中主要力量发展重工业的方针34.1959年庐山会议后开展的反右倾斗争,实际上反掉的是:()A.平均主义B.主观主义C.实事求是D.个人专断35.关于1962年初中共七千人大会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体现了党的民主集中制原则B.体现了党的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C.表明中共仍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D.体现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发展与完善中国现代史试卷(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一、选择题:二、材料题:36.下列是关于我国国内主要矛盾的几段论述,阅后请回答:材料一:中国还存在着两种基本矛盾。

第一种是国内的,即工人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

第二种是国外的,即中国和帝国主义国家的矛盾。

材料二:我们国内的主要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

材料三:资产阶级虽然已经被推翻,但是,他们用剥削阶级的旧思想、旧文化、旧习惯、旧习俗,来腐蚀群众,征服人心,力求达到他们复辟的目的。

这次运动的重点,是整党内的那些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当权派。

请回答:⑴.判断上述三则材料的出处。

⑵.材料二中主要矛盾的实质是什么?⑶.比较材料一、二,主要矛盾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变化的原因是什么?⑷.谈谈你对材料三的看法。

37.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1957年10月毛泽东在一次讲话中说:“本来,好、省是限制多、快的。

好者,就是质量好;省者,就是少用钱;多者,就是多办事;快者,也是多办事。

这个口号本身就限制了它自己,因为有了好省,既要质量好,又要少用钱,那个不切实际的多,不切实际的快就不可能了。

我们讲的是实事求是的多、快、好、省,不是主观主义的多、快、好、省。

”(摘自《中共八大二次会议的报告》)材料二:我们有6亿多人口,我们党同6亿多人口结成了血肉的联系,依靠这个伟大的力量,凡是人类能够做到的事,我们都能够做,或者很快就能够做,没有什么事我们不能做到。

(摘自《中共八大二次会议的报告》)材料三:用最高的速度来发展我国的社会生产力,实现国家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是总路线的基本精神。

它像一根红线,贯穿在总路线的各个方面。

如果不要求高速度,当然没有什么多快好省的问题,那样,也就不需要鼓足干劲,也就无所谓力争上游了。

因此可以说,速度是总路线的灵魂。

(摘自《人民日报》1957年)请回答:⑴.材料一毛泽东的讲话是否正确?为什么?⑵.材料二的对错是什么?与材料一的联系是什么?⑶.材料三有什么正确的观点?你对“速度是总路线的灵魂”怎样认识?材料二、三的关系是什么?材料一、二、三的联系是什么?⑷.与“总路线”相类似的运动是什么?你怎样评价?⑸.我们今天的改革开放应该从类似“总路线运动”中吸取一些什么?三、问答题:38.中国共产党开始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历史背景是什么?当时面临着两大问题是什么?中共八大是怎样决策解决这些问题的?中共八大的正确路线未能贯彻的原因是什么?给我们留下的经验教训是什么?39.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以后,我国进入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历史阶段。

中共更加注意吸取苏联的教训,总结本国建设经验,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回答:⑴.概述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中共探索本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曲折历程。

⑵.分析导致曲折的原因。

有何经验教训?。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