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不知足者常乐四辩稿

不知足者常乐四辩稿

正方选手所谓知足常乐,没说什么乐在哪,倒是不停的劝我们知足,要用知足常乐的心态去看问题,然后又用知足可以推出常乐,这不是循环论证吗。

我来试试解释看为何会知足常乐,大概是因为计较得少,快乐自然就多。

于是有些企业家放弃了公司上市的机会,选择了平淡是真,有些作家放弃了继续写深刻文章的心境,笔下不再辛辣,歌颂人生的一片美好,还有些人退出人情世态,选择暮鼓晨钟,心中安静得可以容下天地。

社会永远是平衡的,有人知足,便有人进取,有人劳作,便有人休息。

但我真的不愿看到整个社会都是知足者,届时将国之不国,司之不司。

一个学生可以知足,但老师却想把每个学生的心智都培养得胸容四海,义薄云天;一个普通市民为了过得幸福完全可以颐享天年,但政府领导为了发展、为了和谐、为了不负众望,那个敢有半刻知足!
知足常乐,是对不平衡、不得法、还痛苦的追求者的劝慰。

劝其放下进取,抛开心爱,获得新生。

而那些不愿努力的人们总愿意走极端,说不知足的人就是贪婪的、欲望强烈的、伤害心智的,而知足、放下才是人生幸福的法宝。

我方所说的不知足,不仅仅是对于物质世界追求的不知足,更是对自己精神世界发展的不知足,不放松,只有这样才会在不断的人生追求中感受到自身不断进步的快乐。

一个人的贪婪及其一切罪恶品质的暴露,是因为他对于自己精神的自我满足与放松,上进是以为自我成长为目的的,能力的成长,知识的增加,经验的累积等。

贪婪的目的很简单,获取物质利益。

这正好说明,知足者无法常乐。

知足常乐的快乐实则是一种自私庸俗的快乐,因为知足而快乐的代价小,不知足也快乐的代价大。

人们不愿意多付出,说人生苦短,何不求欢?
每个人心中都有两个自我,一个小我,一个大我。

放纵小我的人,处处为自己考虑,最高境界就是知足常乐。

而心中有大我的人则从大局出发,凡事替他人考虑,提家庭考虑,替国家甚至民族和世界考虑。

这快乐,就是低级与高级的快乐,低级快乐可以称之为靠自然惯性向下坠落的快乐,而不知足的快乐可以称之为克服惯性向上攀登的快乐。

其实,“知足者常乐”是一种消极回避的人生观。

人生在世,对世上一切不闻不问,与死物何异?只有不知足的人,才会像一个以梦为马的诗人,一人独将火高高举起,此火为大,开花落英于神圣的祖国。

我们必将不知足,因为我们坚信,不知足者才能常乐!。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