挪威的森林
前几天刚结束这本书相比其他的作品,挪威的森林留给我的情绪是淡淡的哀伤,淡得几乎不曾察觉。
文中的主人公渡边直子木漉(有的翻译为木月)绿子玲子永泽初美。
渡边是个平凡很平凡的大学生,没有木漉的风趣,也没有永泽的潇洒,但我觉得平凡才最接近真实,我一闭眼,就仿佛看见他在房间独自念书,写信,抽烟想念直子,抑或是在樱花飘落的季节里坐在庭院里看一整天的樱花。
我心中的直子温柔又忧伤,很美。
小说开篇便是木漉死后,渡边和直子在一片树林里散步,并且每周日都进行这样的散步,像是固定的宗教仪式,也许是共同缅怀同一个人,也许是不能接受失去生命中重要组成部分的失落以致让人窒息的空虚。
直子提到了一口井,一口在森林边缘的井,一旦落入便只有孤独陪伴直至死亡的井,象征着危险,却又深深吸引直子的井。
而后直子也确实落入了这口井,不同的是渡边一直在井口的附近焦急等待,担忧着直子的担忧,一心想治愈直子,却忘了“失去所爱的人是无法治愈的”,不久直子追随木漉的脚步去了,渡边终于领会到这样的痛觉。
“死不是生的对等,而是潜伏在我们的生之中。
我们活着,同时也在孕育死亡。
不过那只不过是我们要学习的真理的一部分。
”哲人说,我活着的唯一目的便是死亡,甚至死亡是我的乐趣所在。
我倒不太认同“唯一目的”这一说,只是想坦诚地面对死亡,在生命的长河中不断超越自我,终此一生,我便能能在生命的末梢——那些岁月静好的日子,翻看曾经的岁月,带着知足的微笑。
想到这,便觉就算嗅到死
亡的气息也不会太畏惧了,因为死亡是必定会降临的一个盛大的节日。
渡边的性格中我最喜欢的一部分是,他在自我的世界中并不觉空虚,而是能不慌不忙又执著地做好想完成的事。
正如永泽所说,“我和渡边的相似之处,在于我们未曾想过希望别人了解自己,这就是我们与别人不同的地方。
别人都忙着让周围的人知道自己,但我不是这样的人,渡边也不是。
因为我认为别人不了解也无所谓。
我是我,别人是别人。
”在永泽的世界里一直是以“我来到这个世界就是为了做应该的事”来标榜自己的。
他也确实是这样做的,从不向身边的事物妥协,一直按照自己的轨迹行进人生。
触动到心底柔软地带的是直子死亡,渡边颓废过后的海阔天空。
虽然遗憾,但没办法。
就如以前告诉过你的,耐心等待最要紧,不要放弃希望,把纠缠的线团逐一解开。
不管事态如何绝望,一定可以找到线头的。
周围纵然黑暗,只好静观其变,等候眼睛适应那种黑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