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香港中银大厦建筑分析

香港中银大厦建筑分析


▪ 中银大厦有个三层楼高的石质墩座其
上是玻璃帷计的高楼,由
底至顶通体只有一个建材,墩座是因
应基地的斜坡而设计,同时希望藉着
厚重的石材,增强稳定的感觉,墩座
部分的窗框呈“冂”形,在窗底加一
横石,而非四边连续呈口字形,相同
的窗框出现在好莱坞的艺人经纪中心;
石柱顶端的四方菱形白色石饰,则可
▪ 中银大厦的平面是一个正方平面,对角划成4组 三角形,每组三角形的高度不同,节节高升使得 各个立面在严谨的几何规范内变化多端象征著力 量、生机、茁壮和锐意进取的精神;基座的麻石 外墙代表长城,代表中国。

▪ 至于平面的概念,可以溯至1973年的马德里大厦, 马德里大厦亦是以方正的正面做多边的分割,分 析其组合,乃系两个平等四边形的变化。贝氏正 是用简洁的图创造出了变换无穷的空间
香港中银大厦建筑分析
▪ 1设计者介绍 ▪ 2.建筑概况 ▪ 3平面分析 ▪ 4空间功能分析 ▪ 5立面分析 ▪ 6大厦周边景观分析 ▪ 7结构分析 ▪ 8总结
1设计者介绍

贝聿铭1917年出生于广州,童年时随任中国银行香港分行总经理的父
亲来往于香港及上海。1935年,贝聿铭到美国求学,入读麻省理工学院及
哈佛大学,获建筑硕士。毕业后,他在美国从事建筑设计达60年。他的设
计风格优美与气魄兼具,科技、人性与文化融汇,注重自然采光,被誉为
现代建筑设计大师。
▪ 贝聿铭于1982年获邀设计香港中国银行大厦。他表示接受这份委托,是因 为他父亲曾是这家银行分行的负责人。中银大厦于1990年落成后,成为他 作品中最高的建筑物,也象征着他事业的巅峰,他同时宣布退休。
▪ 贝氏极为知名的华盛顿艺廊东厢,在 东西两廊间的广场,有数个小金字塔 错落地分布在喷泉,这些小金字塔是 以其雕塑性来丰富景观代间,同时为 两廊之间的地下通道采光,若追根究 底贝氏采用的最早之金字塔造型,是 拟建于剑桥的肯尼迪纪念图书馆,该 案因为基地未获解决而夭折,这四个 案子的金字塔尺度大为殊异,唯一共 同点是皆具有采光的功能。 同样的道理,香港中银大厦的金字塔 中庭采光功能是非常明显的.
在巴黎的罗浮宫整建与北京香山饭店
见到;第十七楼与七十楼的遮阳设施,
同样地曾用在华盛顿国家艺廊东厢与
达拉斯梅耶生音乐厅;大厦南大门两
侧的灯座,使人想到了台中东海大学
校区内的类似设计,这些“似曾相识”
的建筑语汇与元素乃是经过历练的设
计结晶,凡能经得起考验的,就是历
久弥新的设计,这就是贝氏作品隽永
的原因。
▪ 17楼是第一个有斜面屋顶的楼屋,斜面达7层楼
高,在北侧的休闲厅,透过玻璃天窗可以仰视
.
到大厦的上部楼层,自中庭可以俯看到营业大
厅,空间的流畅性在此再现得淋漓尽致。
第七十楼的“七重厅”是举办盛大宴会的场所, 大厅中有张可坐24人的大桌,两侧有数组沙发, 南侧是备餐间,储藏室及男、女厕所,整层就 是一个大房间,加上高斜的玻璃屋顶,尺度巨 伟,通常建物的顶屋是机械房,贝氏却将香港 中银大厦机械房安排在第六十九层,在其上层 创造一个充满阳光的玻璃厅,引进阳光,引进 风光,将人们对空间的感觉引进至高的层次, 令人衷心地佩服建筑师的气魄,这是贝氏一贯 的设计手法——结合阳光与空间。
6大厦周边景观分析
▪ 大厦东西两 侧各有一个 庭园,园中 有流水、瀑 布、奇石与 树木、流水 顺着地势潺 潺而下。
▪ 水在此具有双重意义,实质方
面,水声可以消灭周围高架道
.
路的交通噪音,另一方面水流
生生不息,隐喻财源广进,象
征为银行带来佳运,西南解处
耸立朱铭的“和谐相处”铜塑,
▪ 这也正是贝氏作品惯用的设计
4空间功能分析

中银大厦整栋大楼以三楼营业厅,17楼高级
职员专用餐厅兼宴客厅与顶端70层的“七重厅”
等处最受瞩目。
两层楼高的营业空间恢宏,以石材为室内主 要建材更增加其气派,位在该层中央直达第17楼 的内庭,其在询问服务台上方的天花处形成一个 金字塔,令人联想到巴黎罗浮宫整建案的设计, 同样是金字塔造型,两者有着不同的空间意义, 罗浮宫一案是由玻璃形成一个罩覆的实体空间, 中银大厦是在一个实体空间中塑出虚负的空间。
贝聿铭认为,时下大众喜爱的是刺激、时髦的事物,而非伟大的建筑
。对于目前美国最具争议性的世贸中心重建计划,他表示会像避开死亡一 样,对其敬而远之。

贝聿铭曾9次获颁美国建筑师学会设计奖,以及普里茨克建筑奖和法
国荣誉勋章。而他此次即将获颁的终身成就奖,是专门奖励那些在当代实
用设计领域中,作出重大和深远贡献的人士。
▪ 中银大厦楼高加上当地台风季节 强劲的风力,使得建筑物的结构 系统需要非比寻常的解决方式,
于是贝聿泯铭采用合成的超强结 构体,即以钢组构成盒状,内灌 注混凝土,以之做为抗风力暨承 重的主干。这样就大大增强了大 厦的稳固性!
3平面分析
▪ 以下是中银大厦的平面图~~
公共建筑常以一个单体或一组空间组合而成,在设计时是三度空间的设 计 高层公共建筑的空间组合反映在交通组织上,是以垂直交通系统为主,这 也 是整个布局的关键. 高层建筑还需考虑水平的风力及地震的影响,因此还要让它具备一定抵 抗 水平推力的刚度.
5立面分析
▪ 玻璃帷幕墙需要定期清洗,中银大厦的造型独 特,清洁维护需要特殊的设计配合,因为建筑物 没有平台,清洁工作台得储藏在第十八、三十一、 四十四与六十九楼的机械房内,操作时,工作台 得由特别设计的窗门出入,斜面的部分,与喷泉 地大厦的方法相同,在斜面周边设计轨道以架设 工作台,受大斜撑构体的影响,垂直的窗棂不是 连续的,工作台的挂勾特别加长以增加安全性, 一幢建筑施工完成并不意味结束,日久天长的维 护工作随着业主迁入而开始,建筑师有责任藉着 良好的设计为业主考虑,中银大厦是一个典范。
2.建筑概况
▪ 香港中银大厦自1982年底开始规 划设计,至1990年3月19日银行乔 迁开始营业,历时六年有余,大厦 基地面积约8400平方米,是一块 四周被高架道路“缚绑”着的局促 土地。要满足楼地板面积需求,要 在高楼林立的香港中环区“出人头 地”,唯有向高空发展,这就是如 今315米的主要原因之一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