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中语文必修三默写重点句子集锦

高中语文必修三默写重点句子集锦

高中语文必修3默写重点句子集锦
Edit:renzailütu No.Book3-2014-12-03-13
1、飞湍瀑流争喧豗,。

(李白《蜀道难》)
2、画图省识春风面,。

3、,相逢何必曾相识!(白居易《琵琶行》)
4、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

5、一夫作难而七庙隳,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

(贾谊
6、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荀子《劝学》)
7、黄鹤之飞尚不得过,。

(李白《蜀道难》)
8、丛菊两开他日泪,。

(杜甫《咏怀古迹(其三)》)
9、《过秦论》总结秦国灭亡原因的句子是:。

10、,望帝春心托杜鹃。

(李商隐《锦瑟》)
11、故不积跬步,;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荀子《劝学》)
12、《过秦论》第四段描写陈涉起义武器装备的句子是“,”
13、杜甫《登高》一诗中的“,”今人常用
来表达旧事物终将衰落,历史长河仍将向前之意。

14、,鱼鳖不可胜食也。

(《寡人之于国也》)
15、,犹抱琵琶半遮面。

(白居易《琵琶行》
16、蟹六跪而二螯,,用心躁也。

(《劝学》)
17、地崩山摧壮士死,。

(李白《蜀道难》)
18、,孤舟一系故园心。

(杜甫《秋兴八首》)
19、,潦倒新停浊酒杯。

(杜甫《登高》)
20、青泥何盘盘,。

(李白《蜀道难》)
21、连峰去天不盈尺,。

(李白《蜀道难》)
22、,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李白《蜀道难》)
23、,百年多病独登台。

(杜甫《登高》)
24、,以手抚膺坐长叹。

(李白《蜀道难》)
25、,孤舟一系故园心。

(杜甫《咏怀古迹(其三)》)
54、蟹六跪而二螯,,。

(《劝学》)
55、,巫山巫峡气萧森(《秋兴八首》)
56、_____________________ ,此时无声胜有声。

(《琵琶行》)
57、_____________________ ,相逢何必曾相识!(《琵琶行》)
58、____________________ ,初为《霓裳》后《六幺》(《琵琶行》)
59、____________________ ,无复鸡人报晓筹。

(《马嵬》)
60、问君西游何时还?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蜀道难》)
61、东船西舫悄无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琵琶行》)
62、寒衣处处催刀尺,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秋兴八首》)
63、______________________ ,百步九折萦岩峦.(《蜀道难》)
64、寻声暗问弹者谁? 。

(《琵琶行》)
65、,愁空山。

(《蜀道难》)
66、,化为狼与豺。

(《蜀道难》)
67、黄鹤之飞尚不得过,。

(《蜀道难》)
68、,渚清沙白鸟飞回。

(《登高》)
69、千载琵琶作胡语,。

(《咏怀古迹》)
70、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

(李白《蜀道难》)
71、,不尽长江滚滚来。

(杜甫《登高》)
72、其间旦暮闻何物?。

(白居易《琵琶行》)
73、,孤舟一系故园心。

(杜甫《秋兴八首(其一)》)
74、一去紫台连朔漠,。

(杜甫《咏怀古迹(其三)》)
75、,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

(贾谊《过秦论》)
76、天下云集响应,。

(贾谊《过秦论》)
77、,大珠小珠落玉盘。

(《琵琶行》)
78、,生长明妃尚有村。

(杜甫《咏怀古迹》)
79、庄生晓梦迷蝴蝶,__ ______________。

(李商隐《锦瑟》)
80、,蓝田日暖玉生烟。

(李商隐《锦瑟》)
81、,材木不可胜用,。

82、故木受绳则直,,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83、驽马十驾,功在不舍。

,朽木不折。

(《劝学》)
84、斩木为兵,,天下云集响应,,
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

85、,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

86、西当太白有鸟道,。

(李白《蜀道难》)
87、扪参历井仰胁息,。

(李白《蜀道难》)
88、,当时七夕笑牵牛。

(李商隐《马嵬》)
89、李白《蜀道难》中描写“五丁开山”的句子是:“,
”。

90、白居易《琵琶行》“,”两句诗
用景色的寂静写出听众完全沉浸在音乐声中的情境。

91、“,”是《琵琶行》的主旨,更
是诗人与琵琶女感情共鸣的体现。

92、斩木为兵,,天下云集响应,,山东豪俊
遂并起而亡秦族矣。

93、问君西游何时还?。

但见悲鸟号古木,。

94、,血色罗裙翻酒污。

今年欢笑复明年,。

95、,。

今夜闻君琵琶语,如听仙乐耳暂明。

100、,,用心躁也。

101、岂无山歌与村笛?。

(白居易《琵琶行》)102、玉露凋伤枫树林,。

(杜甫《秋兴八首·其一》) 103、古之学者必有师。

师者,。

104、句读之不知,,或师焉,或不焉,,吾未见其明也。

105、于是废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杀豪杰,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阳,销锋镝(dí),铸以为金人十二,以弱天下之民。

106、及至始皇,奋六世之余烈,,吞二周而亡诸侯,,执敲扑而鞭笞天下,威振四海。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