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过敏性鼻炎如何正确用药

过敏性鼻炎如何正确用药

龙源期刊网
过敏性鼻炎如何正确用药
作者:祝建材
来源:《大众健康》2017年第03期
春季是一个容易过敏的季节,尤其是对于一些本身就患有过敏性鼻炎的人而言,更是會在这个季节发病。

很多患者自行用药,结果鼻炎却越治越重。

究其原因,主要是滥用药物所致。

过敏性鼻炎的治疗除了尽量避免接触过敏原外,主要依靠药物治疗。

过敏性鼻炎的对症治疗药物可分为5类,包括抗组胺药、减充血剂、抗胆碱药、糖皮质激素和肥大细胞膜稳定剂等。

别怕激素药
对于过敏性鼻炎的患者而言,其治疗一般都是针对鼻黏膜的过敏性炎症来用药的,其中糖皮质激素是治疗过敏性鼻炎的一线药物,特别是对长期暴露于过敏原而引发的延期反应和慢性炎症有效。

有些人害怕激素会带来副作用,但实际上,只要在医生的指导下合理用药,这种担心是完全没有必要的。

这是因为,鼻内滴药可使药物直接作用于病变黏膜,疗效突出,又因为是局部用药,不会对全身产生作用,因此可以大大减少药物的不良反应,适于长期使用。

伯克纳、辅舒良和内舒拿等是治疗过敏性鼻炎时的常选,用药时,每天对准鼻腔喷雾1次~2次即可,症状得到明显控制后可逐渐减量。

但长期用药应定期检查鼻黏膜以及鼻咽部有否干燥、结痂、溃疡、并发真菌感染及鼻中隔穿孔等。

用好抗组胺药
第二代抗组胺药物(代表药物有氯雷他定、地氯雷他定、西替利嗪等)相对无镇静作用,目前使用比较广泛。

氯雷他定对喷嚏、鼻痒和流清涕有效,而对鼻塞效果不明显。

第三代抗组胺药物(代表药物非索非那定等)对过敏性鼻炎有较满意的疗效。

在临床应用抗组胺药物时应注意,要严格执行药物推荐剂量;一般不与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如红霉素或克拉霉素等合用;不与咪唑类抗霉菌药物,如酮康唑或伊曲康唑等合用;不要与其他可抑制加氧酶细胞色素
P450系统的药物合用;在肝功能障碍患者和低钾、低镁血症患者中应禁用或慎用。

慎用滴鼻剂
许多人在治疗过敏性鼻炎的过程中,认为只要有含麻黄素的滴鼻剂,就能将鼻炎治好。

一些人在过敏性鼻炎犯病的时候,喜欢用滴鼻剂来缓解过敏症状。

其实这种滴鼻剂也只不过对于。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