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电动机常见启动控制回路讲解

电动机常见启动控制回路讲解


FR
~
KM1接通电机电源 KM2接通直流电源制动开始 KT控制切断直流电源时间 制动时:
SB1
SB2 KM1
KM1
断 通 电
KT
通 电
KT
KM1
KM2
断 电
断电延 时断开 按SB1 KM1断电 KM1主触点断开 电机脱离三相电源 常开断开 常闭闭合
FR
~
KM1接通电机电源 KM2接通直流电源制动开始 KT控制切断直流电源时间 制动时:
SB1
SB2 KM1
断 通 电
KM1 KT KM1
KT
通 断 电
KM2
通 断 电
断电延 时断开 按SB1 KM1断电 KM1主触点断开 电机脱离三相电源 KM1常开断开 KT断电 KM2通电 制动开始 KM1常闭闭合
按下停止按钮SB1 KM线圈断电
停车
主触头(KM)断开
电动机停转。
QS
FU
主 电 路
KM辅助触头断开,取消自锁。
.
.
SB1
FR
SB2 KM 通电 断电
控 制 电 路
KM FR
.
.
转动 停转
KM M 3~
去掉KM辅助触点, 实现点动控制。
电动机的保护
熔断器 短路保护 QS FU
主 电 路
一、直接起动
KM3为星形连接接触器, KM2为三角形连接接触器。
Q FU KM
.
.
SB1
SB2
FR KM2 KT
KM KM1 KT
KM
KM2 接法 KM1 Y接法
KM1
KT KM2 KM2
.
.
SB1
SB2
FR KM2 KT
KM
通 电
KM接通电源 KM1—绕组Y连接 KM2—绕组连接
KM KM1
通 电
通 电
将电动机接到电源的任意两根线对调一下, 即可使电动机反转。
需要用两个接触器来实现这一要求。 当正转接触器工作时,电动机正转; 当反转接触器工作时,将电动机接到电源的任 意两根联线对调一下,电动机反转。
(1)正反转的控制线路: Q FU
. . . . . . .
M 3~
SBF和SBR决不允许同时按下, 否则造成电源两相短路。 正反转控制电路必须保证正 FR 转、反转接触器不能同时动作。
热继电器 动断触点
KM FR
. .
控制电路
SB2
FR
控 制 电 路
SB1
KM
热继电器 过载保护
M 3~
KM 接触器 零压、欠压保护
短路保护是因短路电流会引起电器设备绝缘损坏产 生强大的电动力,使电动机和电器设备产生机械性损坏, 故要求迅速、可靠切断电源。通常采用熔断器 FU和过 流继电器等。
欠压是指电动机工作时,电路电压减少甚至使电动 机停转,失压(零压)是指电源电压消失而使电动机停转, 在电源电压恢复时,电动机可能自动重新起动(亦称自起 动),易造成人身或设备故障。通常采用继电器、接触器 控制进行保护。常用的失压和欠压保护有:对接触器实 行自锁;用欠电压继电器组成失压、欠压保护。
断电
断开
后闭合
先断开
该电路缺点:动作不够可靠。
2. 点动+连续运行的控制电路 II
方法二:加中间继电器(KA)
SB1
A B C
SB2
KA
FU
KA
KA KM
KH
KM
SB SB2:连续运行 按下SB2 线圈KA通电 电动机连续运转
M 3~
SB:点动
按下SB
松开SB
电机运转
电机停转

电动机连续运行与点动控制的关键环节是自锁 触点是否接入:若能实现自锁,则电动机连续运转; 若断开自锁回路,则电动机实现点动控制。
2.1
笼型异步电动机直接起动控制线路 2.2 笼型异步电动机串电阻起动控制线路 2.3 鼠笼式电动机正反转的控制线路 2.4 鼠笼式电动机能耗制动控制线路 2.5 行程控制线路 2.6 电路图
1.直接起动
组合开关QS
熔断器FU 交流接触器KM
2
按扭SB SB 13 SB 2 5 1
线圈(KM)断电
M 3~
触头(KM)打开
电机停转。
2. 点动+连续运行的控制电路 I
方法一: 加复合按钮
按下起动按钮SB2,电动机运转,松开起动按 钮 SB2,电动机继续连续运行。 FR
控制 关系
SB2:连续运行 SB3:点动
~ SB1
SB2 SB3
KM
点动按钮SB3的作用:
(1) 使接触器线圈KM通电; (2) 使线圈KM不能自锁。
4 M 3~
热继电器FR
熔断器 QS FU 主 电 路 KM 接触器 主触点 FR 热继电器 发热元件
开关
热继电器 动断触点 控制电路 FR
. .
起动按钮
SB1
SB2 M 3~ KM 停止按钮 (b)原理图
KM 接触器 线圈
接触器 辅助触点
起动
QS
FU
主 电 路 KM
.
.
合上开关QS 按下起动按钮SB2 , KM线圈通电, KM主触头闭合, 电动机运转。 KM辅助触点闭合,自锁。 FR

电气元件应按功能布置,并尽可能按水平顺序排列, 其布局顺序应该是从上到下,从左到右。电路垂直布 置时,类似项目宜横向对齐;水平布置时,类似项目 应纵向对齐。
电气原理图中,有直接联系的交叉导线连接点,要用 黑圆点表示;无直接联系的交叉导线连接点不画黑圆 点。

分析和设计控制电路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1) 使控制电路简单,电器元件少,而且工作又要准 确可靠 ; (2) 尽可能避免多个电器元件依次动作才能接通另一 个电器的控制电路; (3) 必须保证每个线圈的额定电压,不能将两个线圈 串联。
KM1 闭合 KM2
SB2
M1 3~
M2 3~
闭合
KM2
通电
这样的顺序控 制是否合理? KM1 两电机各自 要有独立的 电源;这样 接,主触头 (KM1)的负 荷过重。
M2 3~
KM2
M1 3~
例1:两条皮带运输机分别由两台鼠笼异步电动机拖 动,由一套起停按钮控制它们的起停。为避免物体堆 积在运输机上,要求电动机按下述顺序起动和停止: 起动时: M1起动后 M2才能起动; 停车时: M2停车后M1才能停车。应如何实现控制?
控制系统内的全部电机、电器和其它器械的带电部件, 都应在原理图中表示出来。而与电路无关的部件(如铁心、 支架、弹簧等) 在控制电路中不画出。 属同一电器元件的不同部分(如接触器的线圈和触点)按其 功能和所接电路的不同分别画在不同的电路中,但必须 标注相同的文字符号。



所有电器的图形符号,都按没有通电、无外力作用下 的开闭状态绘制。(例如,继电器、接触器的触点, 按吸引线圈不通电状态画;万能转换开关按手柄处于 零位时的状态画;按钮、行程开关的触点按不受外力 作用时的状态画等)。
电动机常见启动控制回路讲解
设备部电气一次 刘文伟
要求:
1. 掌握自锁、联锁的作用和方法。 2. 掌握过载、短路和失压保护的作用和方法。 3. 掌握常用基本控制环节的组成、作用和工作过程 (如电机启动、停车、正反转等控制) 。 4. 能读懂简单的控制电路原理图、能设计简单的控 制电路。
电气图的符号
为了表达电气控制系统的设计意图,便于分 析系统工作原理、安装、调试和检修控制系统,必 须采用统一的图形符号和文字符号来表达。
电气控制图的分类:
电气原理图 电气元件布置图 电气安装接线图

按国家标准规定的电工图形符号和文字符号画图。

原理图一般分主电路和辅助电路两部分:主电路就是从 电源到电动机大电流通过的路径。辅助电路包括控制电 路、照明电路、信号电路及保护电路等,(由继电器和接 触器的线圈、继电器的触点、接触器的辅助触点、按钮、 照明灯、信号灯、控制变压器等电器元件组成)。
SB KM1 FR1 KM2 KM2 断电 KM1 FR2
断开
SB
断开
断电

当要求甲接触器工作后方允许乙接触器工作,则在 乙接触器线圈电路中串入甲接触器的常开触点。

当要求乙接触器线圈断电后方允许甲接触器线圈断 电,则将乙接触器的常开触点并联在甲接触器的停 止按钮两端。
(a):KM1线圈及KT线圈始终得电,既不安全也无必要。 (b):在KM2得电后,用其常闭触点断开KM1及KT线圈,同时KM2自锁。
SBF
KMR KMF 先断开 KMF KMR 闭合
断电 通电
SBR
闭合
KMF
闭合
KMR
当电机正转时, 按下反转按钮SBR
停止正转 电机反转

当要求甲接触器工作时,乙接触器就不能工作,此 时应在乙接触器的线圈电路中串入甲接触器的常闭 触点。
当要求甲接触器工作时乙接触器不能工作,而乙接 触器工作时甲接触器不能工作,此时应在两个接触 器的线圈电路中互串入对方的常闭触点。
过载保护是在电机工作时,若因负载过重而使电流 增大,但又比短路电流小。此时熔断器起不了保护作用, 应进行过载保护。常采用热继电器FR保护,也可采用自 动开关和电流继电器保护。 返回
2. 点动的控制电路
按下按钮(SB)
线圈(KM)通电
电机转动;
QS FU KM FR
触头(KM)闭合
.
.
FR
SB
KM
松开按钮

下图所示的鼠笼式电动机正反转控制线路中 有几处错误,请改正之。
Q
FU
. . . . . .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