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市生命健康产业发展规划(2013—2020
年) 日期:2014-04-04浏览次数:594视力保护色:
、《国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和《深圳国家创新型城市总体规划(2008-2015)》等,编制《深圳生命健康产业发展规划(2013-2020
年)》。
本规划所述生命健康产业包括生命信息、高端医疗、健康管
生命健康产业发展规划报告
【最新资料,WORD 文档,可编辑修改】
理、照护康复、养生保健、健身休闲等领域的生命健康服务业以及为其提供支撑的生命信息设备、数字化健康设备和产品、养老康复设备、新型保健品、健身休闲用品等生命健康制造业。
一、发展基础和面临形势
(一)发展基础
250亿元。
新一代测序能力与超大规模生物信息计算与分析能力位居世界第一,无创产前基因检测、疾病筛查等示范应用有序推进,华大基因已成为世界最大的基因组研发与科技服务机构。
干细胞和肿瘤免疫细胞治疗、基因治疗等生物医疗产业发展基础较
好,部分领域处于国际领先地位,北科生物建成亚洲最大的综合性干细胞库群和全球首个通过美国血库协会(AABB)认证的综合干细胞库群,涌现赛百诺、博泰生物等一批知名企业。
营养保健起步较早,健康管理不断突破,中医养生独具特色,健身休闲快速发展,拥有健康元、第一健康、中航健身会等一批龙头企业。
占。
截至2012
家,
技术。
产业发展环境良好。
深圳地处珠三角地区,岭南养生文化历史悠久,养生保健氛围浓厚,随着经济发展水平日益提高,公众生命健康意识不断增强,生命健康产业市场需求旺盛。
深圳毗邻
香港,开放合作空间广阔。
深圳是我国南部美丽的滨海城市,山海资源丰富,生态环境优越,具备发展生命健康产业的良好自然条件。
深圳是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在政策上具有独特的先行先试优势,率先出台了《深圳国家创新型城市总体规划(2008-2015)》、生物和新一代信息技术等产业振兴发展规划及配
随着生物技术与信息技术相互渗透融合、体制机制不断创新突破,基因检测、远程医疗、个体化治疗等生命健康服务新业态和新模式层出不穷,生命健康产业将迎来蓬勃发展的战略机遇期。
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带来生命健康产业新需求。
随着经济水
平的逐步提高、健康意识的整体增强、生活方式的全面改进以及人口老龄化的不断加速,人们对健康产品和服务的需求急剧增长。
当前,美国、法国和德国的健康消费支出占GDP比重均超过10%,英国、日本、澳大利亚在10%左右。
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健康产业规模仍然较小,占GDP比重不足5%,健康需求正由“温饱型”
国
早启动生命健康产业培育计划,掌握发展主动权,打造可持续的产业发展竞争力,实现超越、持续、创新发展。
健康关系千家万户幸福,生命健康产业具有知识密集、技术先进、绿色低碳、前景广阔等特点,大力发展生命健康产业是实现我市经济由内需和
外需共同拉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双轮驱动的重要路径,是满足社会公众日益增长的健康需求、建设美丽幸福深圳、
促进社会和谐的必然选择。
二、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发展目标
(一)指导思想
作,提升自主创新能力。
实施差异化发展战略,做大做强优势行业,做优做精细分领域,促进产业快速发展。
开放合作,广聚资源。
优化合作环境,积极吸引国际领先技术、专业人才等高端要素集聚,引进国际新型健康服务业态,构
建开放共赢的产业生态。
政府引导,市场运作。
有效发挥政府规划引导、政策激励和组织协调作用,完善体制机制。
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激发社会活力,不断增加健康服务供给。
优化布局,协同发展。
整合空间资源,引导企业聚集,优化
500
50家
——创新能力:培育发展若干自主创新能力强、在国际上具有科技引领作用的知名企业和研究机构,国家基因库一期建成,新建一批国家、省市级创新载体。
在生命信息、个体化治疗、数字化健康管理等领域实现技术研发和产业化的重大突破。
——空间布局:整合空间资源,依托深圳国际生物谷、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和深圳国际低碳城等区域,进行生命健康产业“一核、两区、多中心”的规划布局。
——示范突破:争取国家在我市先行先试一批产业扶持政策,在基因检测、干细胞治疗等领域率先实现突破,大力推广生命信
分析技术与现代专业服务的深度融合,支持发展生命科学合同研发服务等新业态,提供基因组、蛋白质组、代谢组等跨组学生命信息服务,全面实现生命信息服务科学化、规范化、专业化、规
模化发展。
(二)高端医疗领域
以技术、政策、资本和人才的有效整合为核心,重点发展干细胞治疗、肿瘤免疫治疗、基因治疗等个体化治疗和第三方医学检测等领域的高端技术、新型服务、新兴业态,支持生物医药、医疗器械企业向高端医疗服务领域拓展延伸,鼓励企业参与和承
展,
三方医学检测机构,优化配置医学检测技术、设备以及人员等资源,提高检测的稳定性、先进性和精确性,健全深圳市医学检测报告互认制度,加强医学检测数据管理,促进第三方医学检测行业规范化、标准化、市场化发展。
(三)健康管理领域
鼓励技术创新和模式创新相结合,推广应用移动健康终端产品,构建数字化、网络化的生命健康信息平台,实现本地和远程相结合的健康信息管理,培育差异化的健康管理服务项目,逐步推广应用分级式的健康管理服务模式,不断提升产业层次和服务
息管理互联互通,提升健康管理服务水平。
(四)照护康复领域
满足不断增长的照护康复需求,加快推进传统手段与现代技术的集成应用,培育一批具有高科技含量的照护康复服务企业,
创新商业模式,加强行业规范,完善管理体制,重点发展养老服务、专业母婴护理、康复服务等适应不同人群需要的护理服务,提高相关设备和产品研发制造能力,推进试点示范和应用推广,推动照护康复专业化、市场化、规模化发展。
1.养老服务
专业化、规范化的康复咨询、治疗、辅导等服务机构,加强专业护理人才教育与培训,提升服务品质,支持特定群体康复、专业康复等新型康复服务的产业化发展。
(五)养生保健领域
开展生命理学模型、特色养生保健的新技术和新理论研究,建立健全养生保健标准和规范,推动在高校和职业院校中开展人才培养和专业培训,完善产业配套服务体系,重点发展中医养生、医疗美容、亚健康人群保健及相关产品制造业,探索发展养生保健新业态,全面推进养生保健行业发展。
以安全可靠和政策法规允许为必要前提,发展以个性化订制为特色的医疗美容项目,支持开发和应用医疗美容新材料、新仪器、新技术,探索医疗美容保险服务,培育一批医疗美容硬件设备制造和特色服务企业,提高市场竞争力和国际影响力。
(六)健身休闲领域
为满足市民日益增长的健身休闲需求,充分利用我市丰富的自然资源、都市型体育健身和休闲娱乐的良好基础,重点发展体育运动设备、健身器械研发制造和健身休闲服务,促进健身休闲与医疗、养生、美容等产业的互动协同发展。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统筹协调,确保规划落实
深圳新兴高技术产业发展领导小组全面统筹协调我市生命健康产业发展工作。
建立、健全主管部门负责制,切实做到组织到
位、责任到位、工作到位,保障各项任务顺利完成。
组建生命健康产业专家委员会,为产业发展提供决策咨询。
鼓励行业协会等机构参与生命健康产业发展的研究咨询、标准制定、平台建设、
技术和产品推广等工作。
(二)争取国家支持,开展先行先试
加快培养生命健康产业创新人才和复合型人才。
支持建设相关领域特色学院和研究机构,争取国家支持赋予特色学院学位授予权。
支持设立博士后流动站、工作站和创新实践基地。
鼓励院校及培训机构开设相关专业或课程,提供职业培训和创业辅导,加快培
养照护康复、养生保健、体育健身等专业技能人才。
(四)加大资金投入,增强发展动力
设立未来产业发展专项资金,加大财政支持,建立健全政府购买生命健康公共服务的机制。
积极引导社会资本投入生命健康产业,创新生命健康产业利用外资方式。
鼓励创业投资机构和产
“多
内容丰富、层次多样、各具特色的生命健康产业服务和制造中心。
(六)创造良好环境,促进产业发展
完善促进生命健康产业发展的相关法规。
给予生命健康产业土地规划、市政配套、机构准入、执业环境等政策扶持和倾斜。
制定、推行技术标准和行业规范。
完善监督机制,加强政府监管、行业自律和社会监督,加快建设诚信服务制度。
加大生命健康领域知识产权保护力度。
完善生命健康产品和服务价格形成机制。
积极开展产业发展调查统计研究。
加强健康教育,注重宣传引导,积极营造良好的健康消费氛围。
强化生物医药、医疗器械等对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