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大健康产业发展规划(2018-2020年)
随着中医药国际化程度的加快,各国对中医药的认知度正逐步提升,目前全球约有40亿人使用中草药产品,年交易额近5000亿元,并以每年10%至20%的速度递增,国际医疗保健服务市场前景广阔。
下面是小编带来的关于中医药大健康产业发展规划(2018-2020年) ,有兴趣的可以看一看。
为全面提升我县中医药大健康产业发展的水平和质量,发挥中医药特色服务作用,拓展中医药服务新领域、新业态,加快推进健康**和生态康养旅游强县建设,按照《**省中医药大健康产业“十三五”发展规划》《广元市中医药大健康产业“十三五”发展规划》要求,结合《**县中医药健康服务发展规划(2017—2020年)》,特制定本发展规划。
一、发展基础与机遇
(一)发展基础
1. 药材资源丰富。
我县拥有药材资源2000余种,中药材作为中医药产业的生产原料和发展的物质基础优势突出,全县现有中药材种植总面积达1
2.5万余亩,年产量达8万吨。
川明参、白及、黄精、天麻、瓜蒌、丹参、银杏、葛根、百合等道地药材优势产业带正逐步形成。
2. 产业体系日趋完善。
全县现有中药材种植及粗加工企业2家,老鸱山药文化博览园已具雏形。
2017年底中药材年总产量达8万吨,综合产值超15亿元。
3. 医疗服务发展较好。
截至2017年底,我县拥有公
立中医医疗机构1所(三级乙等中医医院),全县100%的综合医院、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设置有中医科(室),95%以上村卫生室能提供中医药服务,全县基层中医药服务量持续保持50%以上。
与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形势、新要求相比,我县中医药健康产业还存在着诸多不足。
1. 产业结构单一,竞争优势不足。
中医药产业主要以中药材种植和粗加工为主,企业尚无知名品牌,产品市场占有率不高,对全县中医药产业的示范带动作用不强。
2. 政策措施乏力,吸引能力不足。
招商引资的“软实力”有待进一步加强,产业政策和产业发展推进机制还不够健全,项目引进和产业培育的支持力度不够,对规模化产业项目的招商引资吸引力不强。
3. 药材特色欠缺,品种开发不足。
我县药材资源丰富,与相邻县区比较特色不明显,规范化不足,规模较小。
没有优势品种精深加工企业,综合开发利用不足,未形成产品链及产业链,产品的综合效益不明显。
4. 科技基础薄弱,专业人才不足。
作为边远贫困地区发展中医药科技支撑乏力,中药种植、栽培、研发、营销以及中药信息化产业和文化产业等多方面的专业人才较少,缺乏高等院校、产业领军人才及创新团队支持。
(二)发展机遇
1. 国际、国内中医药健康消费需求增长态势良好、前景广阔。
近年来医药保健产业和医疗健康服务实现了快速发展,2015年全国医药工业主营业务收入达26885亿元,年均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