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广西与东盟

广西与东盟

东盟国家社会与文化论文
广西在中国-东盟中的“跳板效应”
随着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立,中国与东盟都取得了相当可观的经济效益。

而中国广西则是受益匪浅。

作为中国对东盟开放以及泛北部湾经济合作的前沿和平台,广西在其中的“跳板效应”日益凸显。

中国与东盟的合作实现双赢,广西不仅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并赢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广西与东盟经贸合作发展迅速,东盟已连续10年成为广西第一大贸易伙伴。

放眼陆上,广西与东盟山水相连;凭海远眺,广西与东盟隔海相望。

广西是东南亚进入中国的重要门户,也是中国企业进入东南亚的重要平台。

借助在中国与东盟之间独一无二的区位优势,以及每年承办中国-东盟博览会而产生的巨大影响力,广西紧抓机遇,以大步向前的姿态全面发展与东盟国家的关系,加快与东盟各领域的合作。

国家正式批准实施的《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发展规划》指出北部湾经济区将要建成中国-东盟开放合作的物流基地、商贸基地、加工制造基地和信息交流中心,成为带动、支撑西部大开发的战略高地和重要国际区域经济合作区。

广西最大的优势是区位优势,最大的作用是国际大通道,借助广西这块有力的“跳板”,中国-东盟的合作与共赢将拥有更广阔的未
来。

零关税时代的到来,使广西与东盟的经贸发展势头分外强劲。

以广西与越南为例,越南作为连接广西与东盟的第一站,优越的地位优势成为东盟国家与广西贸易的最大贸易国。

越南是广西对东盟投资合作的最大对象,“两廊一圏经济通道”的建设,广西与越南海上旅游航线的开通等,都是双方的务实合作。

同时,中越双方加强在交通基础设施上的合作。

基础已然奠定,高楼建成可期。

在全面推进与东盟的经贸合作进程中,广西人理应把眼光更多地投向越南,进一步拓宽与越南多角度、深层次的合作,采取更新的举措,规划更多的项目,实行更务实的方式,全面提高双方开放合作的机制化水平,必能更好更多地实现互惠共赢,促进双方各项事业的加速发展。

但眼前的中越南海争端,多少都会影响双方的合作。

但在投资合作领域依然较窄,必须拓宽合作领域,才能取得更大的经济效益。

广西对东盟投资涉及摩托车零件生产、工程机械装配、五金家电、通讯产品、日用品、化工材料生产以及农业、矿产资源开发、加工等产业,但主要集中在贸易、农产品种植与加工、矿产资源开发等领域,应在环境保护、气候变化和清洁能源方面等多方面加强合作,竞争激烈的世界中携手前行。

随着中国"走出去"战略的深入实施,到东盟投资成为越来越多广西企业的战略选择,以东盟市场为重点的"走出去"已经成为广西对外开放最有特点、最有优势、最有潜力、最有作为的领域。

广西对东盟投资虽然数量少,规模小,但发展势头迅猛,潜力巨大。

随着合作的
深化,广西必将迎来巨大的经济效益,同时,加强与周边国家的友好互信的友谊和合作基础。

广西是内地各省开展同东盟各国经贸活动的必经之地,特别是中南、华南和西南各省市都必须通过广西的港口或边境口岸,开展同东盟国家的经贸活动,这说明,建立区域性物流基地对于发挥好广西的前沿地带和桥头堡作用十分重要。

作为中国和东盟的跳板,广西应打造成中国与东南亚进行经济文化交流合作的平台,为中国与东南亚的睦邻友好作出贡献,并由此而促进自身的开放和发展。

中国-马来西亚钦州产业园
背景:马来西亚已是东盟国家在广西投资较多的国家,同时马来西亚也是广西在东盟的第四大贸易伙伴。

2010年,广西与马来西亚双边贸易额达2.57亿美元,马来西亚在广西投资项目数达104个,合同外资总额7.04亿美元,在投资广西的东盟国家中,马来西亚的合同外资总额排第两位,实际利用外资总额排第四位。

在广西的马来西亚企业发展顺利,总体投资回报良好。

中国和马来西亚互为自贸区内第一大贸易伙伴国,2010年中马双方贸易增长了42.8%,规划建设中国-马来西亚钦州产业园时机成熟。

此外,中国钦州是第七届中国-东盟博览会的“魅力之城”,拥有最便捷的交通物流体系、最优惠的发展政策,中国四大名陶之一坭兴陶制品也位于此。

钦州是北部湾经济区重要的港口工业城市,区位优势独特,战略地位十分重要。

钦州与马来西亚既可以通过海上直航联系,又可以通过泛亚铁路和公路网在陆路对接,是沟通中马双边合作最便捷的枢纽。

双方合作共建钦州中马产业园区,是合作机制的创新,有利于为马来西亚企业在中国投资提供更好的园区载体、高效服务和更低的投资成本,有利于更多的中国企业深化与马来西亚企业的经贸合作,有利于共同促进中国-东盟自贸区深入发展,促进本地区与其他经济体的互利合作
目前钦州市已完成中马钦州产业园的总体规划。

在国家级钦州港
经济技术开发区内,规划了邻近保税港区、邻近铁路、邻近高速公路、近50平方公里的区域,用于建设中马产业园,其中启动区6平方公里。

产业园区将按照“政府搭台、园区支撑、企业运作、项目带动、利益共享”的原则,根据中马两国贸易往来和产业合作特点,初步确定以装备制造业、电子信息业、新能源及新材料、农副产品深加工、现代服务业为主导,将建成具有竞争力的高科技、低碳型、国际化的工业园区,建成现代化、园林式的产业新城,力争成为中马两国经贸合作的标志性项目和中国-东盟自贸区合作的典范。

整个产业园计划用10至15年时间开发完毕,园区用地规模为49平方公里,人口规模控制在30至35万人。

首期规划启动区占地6平方公里,计划5年内开发完毕,其中加工制造业、商贸物流业用地6000亩,商业居住及生活配套服务设施用地3000亩。

中国政府一如既往地欢迎马来西亚企业到中国发展,特别是到中西部和东北部地区投资兴业。

广西钦州中马产业园区是双方在中国西部地区合作的第一个工业园,具有示范意义。

中国政府欢迎马方有实力的企业积极参与园区的规划和开发建设。

尽管中国企业对马投资起步较晚,目前规模不大,但增速很快,发展前景十分广阔。

中国政府鼓励和支持有实力的企业扩大对马来西亚的投资,重点开展加工制造、能源资源、服务业等领域的合作,希望马方提供政策支持和投资便利。

钦州应积极向苏州工业园和中新天津生态城学习如何建设工业园。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