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防灾减灾应急常识

防灾减灾应急常识

2016年防灾减灾应急常识第一部分:突发事件应对法常识一、《突发事件应对法》制定的目的是什么?答:为了预防和减少突发事件的发生,控制、减轻和消除突发事件引起的严重社会危害,规范突发事件应对活动,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维护国家安全、公共安全、环境安全和社会秩序,制定本法。

二、《突发事件应对法》所指突发事件是哪些?它们是如何分级的?答:本法所称突发事件,是指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严重社会危害,需要采取应急处置措施予以应对的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和社会安全事件。

按照社会危害程度、影响范围等因素,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分为特别重大、重大、较大和一般四级。

法律、行政法规或者国务院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突发事件的分级标准由国务院或者国务院确定的部门制定。

三、我国突发事件的预警级别是如何划分标准的?又是由我国哪个部门制定预警级别标准?答:可以预警的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和公共卫生事件的预警级别,按照突发事件发生的紧急程度、发展势态和可能造成的危害程度分为一级、二级、三级和四级,分别用红色、橙色、黄色和蓝色标示,一级为最高级别。

预警级别的划分标准由国务院或者国务院确定的部门制定。

四、公众应如何应对突发事件?一旦发生突发事件,公众可通过110、119、120、122、等各类应急电话和其他各种途径及时报告;同时根据具体情况,利用所掌握的应急知识积极展开自救互救,及时避险处险;参与并协助政府相关应急管理部门进行事件的应急处置;以乐观向上的态度面对突发事件所造成的人身伤害和财产损失,努力恢复重建。

第二部分:应急准备一、制订家庭应急计划1、疏散线路●了解住所周围疏散线路。

简单画出家里各房间至所住楼层安全出口的快速撤离线路图,保证儿童一目了然。

●设定会合地。

防止突发事件造成联络中断,导致家人无法在短时间内会合。

2、家庭联络表制订家庭联络表,包括家庭成员、朋友、邻居、外地重要联系人电话(含移动电话)号码。

3、特殊人群紧急情况发生时,优先考虑残疾人、老人、孕妇和儿童的特殊需求。

4、重要单据妥善存放保险单、房契、合同、财产清单、存折等重要单据,并准备复印件。

5、家用设施熟悉水、电、气总阀的位置和关闭程序。

6、安全救护学**紧急救护常识,掌握灭火器等设备的使用方法。

二、装配应急箱1、物品清单至少够每个人用一天的食品和饮用水、便携式收音机、备用电池、手电筒、医疗急救箱与急救指南、卫生用品、火柴、哨子、一次性餐具、备用衣物、身份证复印件、现金、硬币、常用药品、婴儿或病人的特殊用品、眼镜、助听器等。

2、保存与更新应急箱将罐头食品置于干燥、阴凉处;将食品储藏在密封或罐内;留意保质期,注意更新;每6个月更新一次应急箱中的食品和水;选择易搬运的塑料箱、背包或露营包作为应急箱。

3、根据实际情况装配应急箱家:物品齐全,可供全家用一天。

工作地:主要准备食物和水。

私家车:主要准备食物、水、医疗急救箱、手电筒等。

第三部分:应急常识一、警报系统警报系统是指发生或可能发生突发事件时,通过广播、电视、报刊、通信、信息网络、警报器、宣传车或组织人员逐户通知等方式报警的装置和机制。

二、遇险求救信号1、火光信号●燃放三堆火焰。

●火堆摆成三角形,每堆之间间隔相等。

●保持燃料干燥,一旦有飞机经过,尽快点燃求助。

●尽量选择在开阔地带点火。

2、浓烟信号●在火堆中添加绿草、树叶、苔藓或蕨类植物产生浓烟。

●**的树枝、草席、坐垫可熏烧更长时间。

3、旗语信号●将一面旗子或一块色泽亮艳的布料系在木棒上挥动。

●左侧长画,右侧短画,做“8”字形运动。

4、声音信号三声短,三声长,再三声短,间隔一分钟后重复。

5、反光信号●利用镜子、罐头盖、玻璃、金属片等反射光线。

●持续的反射将产生一条长线和一个圆点,引人注目。

6、信息信号●将碎石或树枝摆成箭头形,指示方向。

●用两根交叉的木棒或石头表明此路不通。

三、撤离路线应急疏散通道主要包括地铁、公路隧道、人行地道、人防坑道、大型管沟等,一般分布在城市主干道。

一旦发生突发事件,应通过警报系统,根据指引,就近选择疏散通道撤离。

四、应急避险场所应急避险场所一般建设在具有一定规模的平坦空旷地上,如公园、公共绿地、广场、体育运动等;设有各类应急功能区,配套相应应急救助设施和储备应急物资。

第四部分:防灾减灾应急知识一、自然灾害1、洪灾●转移时先人后财物,先老幼病残后其他人员;尽量向屋顶、大树、高墙等高处转移,设法发出求救信号,可利用船只、木板、木床等漂浮物转移。

●不冒险涉水,在安全地带等待救援。

●发现高压线铁塔倾倒、电线低垂或断折时,迅速远避,防止触电。

●如果山区连降大干雨,尽量避免过河,防止被山洪冲走。

2、干旱●积极响应、配合政府统一调度辖区内可用水源,优先保证居民生活用水和牲畜饮水。

●非生产性高耗水企业及服务业减少、限制用水,限制排放工业污水。

●抓住一切降雨机会,千方百计集雨蓄水。

3、高温(日最高气温达35℃以上)●户外或高温条件下作业人员应采取防护措施或停止作业。

●常备防暑降温药品,如清凉油、十滴水、救心丹等。

●老人,体弱者,高血压、心肺疾病患者减少活动,如有胸闷、气短等症状应及时就医。

4、地震●在平房,抱头迅速向室外跑,来不及可躲在桌下、床下及坚固家具旁。

●在楼房,暂时到洗手间等跨度小的空间,承重墙根、墙角等易形成三角空间处,勿使用电梯等。

●在街上,抱头迅速跑到空旷地蹲下,避开高楼、立交桥、高压线等。

●在郊外,避开山脚、陡崖、防止滚石、滑坡、山崩等。

●驾车行驶时,迅速避开立交桥、陡崖、电线杆等,尽快选择空旷处停车。

5、森林火灾●立即报警,说清起火方位、火场面积、燃烧的植被种类等。

●身处火场,迅在职速到火已经烧过、杂草稀疏的平坦地带躲避。

●穿越火线时用衣物蒙住头部,逆风逃跑。

●无路可逃时,用湿衣服掩盖外露皮肤。

●不在林区吸烟、烧烤、上坟烧纸、点燃篝火、燃放鞭炮等。

6、暴雨●平房居民预防内涝,可在家门口放置挡水板或堆砌土坎;室外积水浸入室内时,立即切断电源。

●在积水中行走时,贴近建筑物,防止跌入地井、地坑等;驾驶员遇到路面或立桥下积水过深时,尽量绕行。

●在效外旅游时,注意防范山洪。

上游来水突然混浊、水位上涨突然变快时,必须特别注意。

7、雷电●关闭门窗,远离门窗、水管、煤气管等金属物体;关闭家用电器,拔掉电源插头。

●在郊外,及时躲避,不在空旷地停留;无处躲避时,不要跑动,不要打雨伞等物件,尽量找低洼处蹲下。

●远离孤立大树、高塔、电线杆、广告牌等。

●在户外勿使用移动电话。

●对被雷击中人员,立即采用心扉复苏法抢救。

8、山体滑坡●躲避在结实的障碍物下,或蹲在地坎、地沟里。

●注意保护头部,可用衣物裹住头部。

●滑坡危险期未过,不能回发生滑坡的地区居住,以防第二次滑坡的发生。

●滑坡过后,确认房屋完好安全才进入。

二、事故灾难1、失火①家庭失火●炒菜油锅起火,迅速盖上锅盖,或用沙土或浸湿的棉被覆盖,切忌用水浇。

●电器起火,切断电源,用湿棉被或湿衣服将火压灭。

电视机起火,要从侧面靠近电视机灭火,以防显像管爆炸。

●液化气罐着火,用湿被褥、衣服捂压,或将干粉或苏打粉用力撒向火焰根部,火熄灭同时关闭阀门。

●人身上着火,立刻脱掉衣服、鞋帽,踩踏或将其浸入水中;如果来不及,可就地打滚。

●家庭常备火灾逃生“四件宝”:家用灭火器、应急逃生绳、简易防烟面具、手电筒。

②楼房失火●及时扑救。

起火之初,立即用楼层内消防器材扑灭。

●准确判断。

先试探门板温度,再选择楼层通道、窗口、阳台等逃生路径。

●随手关门。

●注意防烟。

用湿毛巾等物掩住口鼻,放低身体姿势,浅呼吸前进。

带婴儿逃生时,可用湿布轻轻蒙在婴儿脸上。

●向下层撤离。

●理性逃生。

充分利用阳台、避难层、救生袋、应急逃绳等,也可将**的被单、台布等结成牢固的绳索帮助逃生。

●等待救援。

当通道被火封住,无法逃出时,关紧迎火门窗,用湿毛巾、湿布堵塞门缝,或用水淋透房门,迅速跑到临街的窗户或阳台,发出求救信号,白天可挥动鲜艳的物品、向楼下抛物等,夜间可用手电、应急灯等。

●靠墙躲避。

●禁乘电梯。

2、道路交通事故●立即报警,请求支援。

●关闭引擎。

若撞车后起火燃烧、迅速撤离。

●警察到来前,保护好现场,在故障车来车方向150米外设置警告标志,车上人员迅速转移至右侧路边或应急车道内;肇事车逃匿,要记下车牌号码、车身颜色及其他特征。

3、电、气、水事故①触电事故●立即切断电源。

若无法及时找到电源或断电有困难,用干燥的木棍,竹棒等绝缘物挑开电线。

●切勿直接触及触电者,切勿用**物件搬动触电者,切勿用**的工具或金属物质拨电线。

●触电者脱离电源,将其上衣和裤带放松,检查有无呼吸,颈动脉有无搏动,并立即拨打120。

②电梯事故●电梯速度不正常时,两腿微弯,上身向前倾斜,以应对可能受到的冲击。

●电梯突然停运时,不要轻易趴门爬出,以防止电梯突然开动,造成伤害。

●被困电梯时,立即通过警铃、对讲机、电话、大声呼叫、间歇性拍打电梯门等方式求救。

●电梯运行中发生火灾,立即在就近楼层停靠逃生。

③燃气事故●立即切断气源。

迅速关闭炉前阀、表前煤气总阀(液化气瓶立即关闭角阀)。

如果阀门处有火焰,迅速用湿毛巾、衣物等扑压,再关闭阀门。

●打开门窗通风换气。

动作轻缓,避免引起爆炸。

●切勿开关电器设备,勿打开抽油烟机或排风扇;勿使用电话、手机。

●用湿毛巾掩住口鼻,迅速撤离泄漏源,到安全地拨打110报警。

●公共区域发生煤气设施泄漏,切勿吸烟、发动汽车机车引擎或开关各种用电设备。

④饮用水污染事故●发现自来水有问题时,立即停止饮用,及时告知居委会、物业管理部门和周围邻居停止使用,并向供水部门或卫生检疫部门反映情况。

●不在受污染的水体附近区域进行捕捞、放牧、引灌等等作业以及洗涤、游泳等活动。

●不慎饮用被污染的水,要密切关注身体状况,出现异常,立即到医院就诊。

●接到政府部门有关水污染问题被解决的正式通知后,才恢复使用自来水。

三、公共卫生事件1、食物中毒症状:剧烈呕吐、腹泻,伴有中上腹部疼痛,常会因上吐下泻而出现脱水症状,如:口干、眼窝下陷、皮肤弹性消失、肢体冰凉、脉搏细弱、血压降低等,严重时会出现休克。

●立即停止食用可疑食品,喝大量洁净水稀释毒素,用筷子或手指向喉咙深入刺激咽后壁、舌根进行催吐;出现抽搐、痉挛症状时,用手帕缠好筷子**病人口中,防止咬破舌头。

●及时就医。

用塑料袋留好呕吐物或大便,带去医院检查。

●了解与病人一同进餐的人有无异常,并告知医生和一同进餐者。

●及时向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或卫生监督机构报告。

2、流行性感冒症状:重则发烧在38℃以上,浑身酸痛、头痛明显,轻则出现呼吸道症状,如咳嗽、流鼻涕等。

老年人、儿童、孕妇和体弱多病患者患流感后,容易引发严重并发症,甚至致人死亡。

●流感早期服用感冒冲剂或板蓝根冲剂,可减轻症状。

●避免外出活动;不要去商场、影剧院等公共场所;必须外出时,应戴口罩。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