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商务概论》课程标准1、课程概述
1.1课程标识
课程代码:
课程名称:电子商务概论
课程性质:必修
课程类别:专业基础课程
开课学期:第1学期。
授课学时:总学时:72;其中理论学时:32;实践学时:40。
1.2课程定位
《电子商务概论》是电子商务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对电子商务概论的基本问题和基本观点有比较全面的认识,掌握电子商务概论的基本概念、基本思想、基本分析方法和基本理论,对电子商务运行有一个比较全面的了解,建立起电子商务概论的基本思维框架,为进一步学习其他专业课程奠定理论基础。
以实用性和操作性为目标,培养学生电子商务概论思维,培养学生运用电子商务概论的分析方法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帮助学生理解分析现实中的电子商务现象、电子商务规则,能运用电子商务理论解决电子商务问题。
1.3课程设计思路
本课程的设计总体要求是:以理论知识为基础,以应用技能为本位,以职业实践为主线,以项目课程为主体,以就业向导为目的,以务实基础、适应岗位为目标,尽可能形成模块化的专业课程体系。
以“掌握基本理论知识,具备“看”、“听”、“读”、“说”社会电子商务概论现象的能力”为基本目标。
依据各学习项目的内容总量进行选择和编排,以知识与能力目标设计的教学项目针对学习目标、工作任务、能力要求、教学内容、活动设计和建议学时等方面制定参考标准。
从理论知识到应用技能,从日常电子商务概论现象到经典案例,由简至繁,由繁化简不同程度学习,构建电子商务概论基础应有的知识体系。
在课程教学设计中,加强突破性的“情景教学活动”单元,并作为整个教学活动的重点,即把社会电子商务概论现象平移到课堂,以身边的日常电子商务概论现象导入,并容入到教学活动中,加深学生对电子商务概论的理解,学会学以致用,同时强调电子商务概论的实用性和与生活的贴近性。
按照“体现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使课程内容具有实践性、层次性、趣味性”的教学组织要求,开发与本课程标准相适应的“理实一体化”教材,对电子商务概论基础理论知识综合概括,突出重点,结合学生实际情况,尽量少用复杂的理论推导,理论教学设计把握必需、够用为原则,避免过分注重理论分析,使课程内容既要设计的完整,又要力求简洁明快,通俗易懂。
2、课程目标
总体目标:
课程紧紧贯彻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要求,即“以理论知识为基础,以应用技能为本位,以职业实践为主线,以项目课程为主体,以就业向导为目的,以务实基础、适应岗位为目标”的原则,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全面系统地掌握电子商务概论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了解市场电子商务概论运行的一般原理和政府对电子商务进行宏观调控的依据与方法、手段。
培养学生运用所学
到的电子商务概论知识分析电子商务概论现象,具备思考并提出解决电子商务概论问题对策的能力。
2.1 能力目标
主要培养学生从事电子商务岗位所需要的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
1.专业能力目标:能够根据宣传设计的目标,做好对象的绘画、运动的方法的、播放的格式、动画语言的编写等核心环节的工作。
2.方法能力目标:能够根据时间轴、图层的层级的不同,设计出动画人物、动画类型、变换格式的动画。
3.社会能力目标:能够根据不同的目的制作出不同风格与效果的动画
2.2 知识目标
1、专业能力目标
①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系统了解电子商务概论的基本理论、原则与方法;
②准确理解电子商务概论的研究对象和特点;
③掌握电子商务概论的基本概念及具体内容;
④学生对电子商务概论运行有一个比较全面的了解,建立起电子商务概论的基本思维框架;
⑤能够正确领会和理解电子商务概论运行的逻辑关系和基本规律;
⑥能够对电子商务概论问题和电子商务概论现象进行简单分析,具备初步分析问题的能力。
2、方法能力目标
①本课程在教学过程中,突出学生主体,采用案例教学,启发学生善于观察、自主思考、独立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
②通过以学生为主体的学习,使学生在观察、思维、推理与判断、分析与解决问题能力方面有明显的提高;
③对社会电子商务概论现象和电子商务概论问题的分析处理能够利用所学原理与方法举一反三正确、灵活运用,体现注重实际应用技能的培养目标。
2.3素质目标
①通过与课程内容紧密配合的课堂活动,丰富教学内容,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激发他们学习的热情,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问题意识、开放意识、训练意识、互动意识、交流意识,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课堂的主人,获得应有的收获。
②从案例分析中提高综合职业能力和全面素养,让学生领悟并认识到敬业耐劳、恪守信用、讲究效率、尊重规则、团队协作、崇尚卓越等职业道德与素质在个人职业发展和事业成功中的重要性,使学生能树立起自我培养良好的职业道德与注重日常职业素质养成的意识。
3、课程内容与学习情境设计(课程结构)
课程内容与学习情境设计汇总表
4、实施建议
4.1 教学实施建议
在教学方法上,广泛采用角色扮演教学、情境教学、案例教学等方法,从理论的传授过渡到方法的学习。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电子商务概论的基本思维方式及管理电子商务概论生活的实践技能,在每一次课上都有相应的案例,
与现实电子商务概论现象结合紧密,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案例分析。
同时密切结合高职学生的特点,突出学生主体,寓教于乐,通过与课程内容紧密配合的课堂活动(游戏、讨论、案例分析等),丰富教学内容,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和互动交流意识,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1、启发式教学
为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自主创新能力,教学中始终坚持启发式教学原则,通过各种不同的方式来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使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师主导的学习活动中来,主动思维,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逐步学会解决问题。
2、任务驱动式教学法
以实际任务作为教学目标,课堂教学和实践教学围绕任务的完成而展开。
如关于近年来城镇居民网络消费倾向状况分析,要求学生应用理论知识,通过查阅资料,运用网络媒体等方式自主完成。
3、讨论式教学法
在教学过程中,老师采用设疑、设问等形式留给学生一些问题,让学生去思考,去展开讨论。
课堂上解决不了的疑难问题,学生可带到课后继续讨论,去查阅资料,通过这种讨论式教学,学生思维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得到了大大的加强,收效很好。
4、角色扮演教学
在教学过程中,就某一问题结合现实,模拟现实电子商务概论生活片段,让学生分角色扮演,使学生深度参与学习的过程,促使学生掌握知识、增强体验、丰富情感,学会解决问题的方法。
5、案例教学法
在教学中,以电子商务概论生活中实际发生的各种电子商务概论现象为例,将《电子商务概论》课程的理论性和实践性内容有机地结合起来进行讲授,使学生对自己所学的知识“看得见、摸得着、会解决”,将学生学习兴趣培养与技能培养有机地结合起来,使学生逐渐将电子商务概论理论与具体的实践结合,从而刺激学生积极思考,有助于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与探索精神。
通过多种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灵活运用,将抽象的问题具体化、形象化,将理论分析与应用相结合;通过实际应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乐趣;将学生由被动接收知识转为在老师指导下的主动学习。
4.2 师资队伍建议
1、任课教师应按照学院规定具备教师资格证书,电子商务概论管理类专业毕业,具有扎实的专业基础和实践能力。
2、学校应注重对教师双师素质的培养和后续教育的跟进。
相关部门应考虑采用学术会议、进修、观摩和学习等方面提供更多的机会,保证他们有一定的进修学习时间和到企业实习、学习的机会。
3、有条件可聘请企业人员作为兼职教师进行实践教学。
4.3 教材选用和编写建议
本课程主要选用的教材为李再跃的《电子商务概论》。
4.4 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建议
建议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做好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1、依据本课程性质要求编制的教案、课程标准、多媒体课件等各种教学材料
2、本课程可以利用各种教学资源、工具和场所,主要包括各种案例材料、图片、信息、网络、图书馆,以及专业期刊、电视广播等。
4.5 考核评价建议
(1)成绩构成:(指成绩有几部分组成,各部分比例如何)
总评成绩 =平时学习态度成绩(20%)+书面作业(10%) +实验成绩(10%)+ 期末考试成绩(60%)
(2)成绩考核评价与质量标准
平时学习态度成绩(20%)评分与质量标准(重点考察平时考勤、上课纪律及活动参与的表现)
书面作业(10%)评分与质量标准(重点考察作业质量)
实验成绩(10%)评分与质量标准(重点考察实验的完整性)
期末考试成绩(60%)评分与质量标准(卷面的正确性与整洁性)
4.6 其它说明
无
5、附录(无)
6、学习情境设计
各个学习情境的教学设计内容包括:学习情境、教学载体、项目目标、项目任务、教师知识与能力要求、学生知识与能力准备、教学材料、设备与场地、教学方法、教学过程设计、教学步骤与实施等方面的内容,详见《学习情境教学设计表》。
编制单位:商务系
执笔人:呼其艳
审核人:
编制日期
附表:工作过程系统化表格
学习情境设计情境1:
情境2:
情境3:
情境4:
情境5:
情境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