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号发生器的结构和原理
信号发生器内部电路一般由振荡器、放大器、输出衰减器、稳压电源及指示电压表等部分组成。
(1)振荡器振荡信号可以由三种形式的振荡器产生。
①LC 振荡器。
这种振荡器由于LC 体积大、频率变化范围小、品质因数
Q 值较小,故一般不太适合用于低频信号振荡器,一般在高频信号振荡器中使
用较多。
②差频振荡器。
由一稳定的基准频率振荡器与可调频率振荡器产生差频
信号,此差频信号经过低频滤波、放大后作为信号源输出信号。
这种振荡器频率覆盖面宽,缺点是受高频基准振荡器频率稳定性的影响很大,所以输出频率稳定性较差,在低频端尤为显著,使用时需要经常校正。
③RC 振荡器。
RC 振荡器用电阻代替了电感器,使结构简单、紧凑,不
仅降低了成本,而且还具有较高的频率稳定性,调节使用较方便,因而在低频信号发生器中被广泛地应用。
典型的RC 振荡器叫做文氏电桥振荡器。
如文氏电桥RC 振荡器的优点是,在同一频段内比LC 振荡器的频率范
围宽,其频率变化比值(以最高频率与最低频率之比表示)可达10:1,而LC
振荡器只有3:1 左右;振荡波形是正弦波,失真小;频率稳定性高,在所有
工作频率范围内,振幅几乎等于常数。
低频信号发生器中多采用这种电路。
(2)放大器放大器一般是由电压放大器、功率放大器、保护电路及输出匹配电路组成。
电压放大器主要用于阻抗变换。
对功率放大器的要求是有足够的输出功率、信号不失真、频率特性好、非线性失真小和输出阻抗低。
晶体三极管电路的过载能力差,信号发生器输出端又经常会发生短路,
晶体三极管的工作状态超出极限时便很容易烧毁。
为使低频信号发生器能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