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语文《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语文《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

②在历史上,风筝的用途曾有过多次变化.根据史书记载,风筝最初用于军事.到了唐代中期,社会进入繁荣稳定的发展阶段,风筝的功用开始从军事转向娱乐,同时由于纸业的发展,风筝的制作材料也由丝绢转而开始使用纸张.随着风筝逐渐走向民间,它的类型也丰富起来.宋代,风筝的流传更为广泛,在扎制和装饰上也都有了很大发展;同时,由于社会上对风筝的需求,风筝制作发展为一种专门的职业.明清时期,我国风筝发展进入鼎盛阶段,风筝在大小、样式、扎制技术、装饰和放飞技艺上都有了巨大进步当时的文人亲手扎绘风等,除了自己放飞外,还赠送亲友,并认为这是一种极为风雅的活动.
(选自《孟子・告子下》)
(二)赵襄子①攻翟②,胜老人、中人③,使使者来谒之,襄子方食抟饭④,有忧色.左右曰:“一朝而两城下,此人之所以喜也,今君有忧色何?”襄子曰:“今赵氏之德行,无所于积,一朝而两城下,亡其及我乎!”孔子闻之曰:“赵氏其昌乎!”夫忧所以为昌也,而喜所以为亡也.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由衷 推崇 密匝匝 长途跋涉 锐不可挡
B. 躁热 洗涤 懒洋洋 正襟危坐 不折不挠
C. 蒙昧 琐屑 黑黝黝 因地制宜 和颜悦色
D. 斟酌 鄙视 热乎乎 交头结耳 屏息敛声
3.诗文默写.
(1)_____________________ ,长河落日圆.(王维《使至塞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现代文阅读(共28分)
阅读下文,完成小题.
妈妈的信
黎戈
①吃饭的时候,妈妈突然低下头,有点儿羞涩地说:“我昨天找换季衣服,翻了好几个抽屉,居然翻到当年我给你写的信.”妈妈顿了一下说,“真想不到,我当时居然有那么多话要对你说,好像怎么写也写不完.”
三、古诗文阅读(共14分)
阅读下面两个语段,完成下列小题.
(一)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6)陶渊明《饮酒(其五)》中,描绘傍晚时分山间云雾缭绕,鸟儿结伴归巢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名著阅读.(任选一题作答)
(1)美国历史学家费正清认为,《红星照耀中国》为美国等西方国家打开了认识中国的新窗口.“卓绝的中国精神”促进了西方对中国认知的改变.结合书中的具体内容,谈谈哪些地方表现了“卓绝的中国精神”.(写出两处即可)
⑧而我一直到了今时,在做了母亲、历经人生沧桑之后,才能在妈妈这个不习惯说想念和爱的人的留言条里,读出爱,读出长期浸淫于语言,并且大量生产语言的人,可是我知道,最深的爱,往往没有语言的外壳,就像妈妈对我这样.①.②.妈妈不发一言,却总在想我需要什么.一盆热水、一个安静的空间,都是妈妈给我的信,上面写着爱与关怀.
⑥妈妈不善言语,却有耐心和慧心.皮周岁的时候,还不能完整地表达,坐在小推车上老是哭,我们都不明白是为什么.妈妈仔细观察后,调整了推车的角度、散步的路线.后来有一天,妈妈给皮缝了一个小垫子,皮不哭了,也不在椅子上扭来扭去了.原来是因为车座套的布料薄,她的小屁股怕冷.妈妈终于读懂了不会说话的皮的心思.
⑦我新婚时,妈妈常常穿过整座城市来看我.她舍不得坐车,骑将近一个小时的自行车,穿越城市来我这里,带来各种洗净的肉和菜——一只鸡,洗得干干净净,内脏装在小塑料袋里,葱姜全都处理好了.那只鸡我一直没吃,过年时把它带到了婆家,漫天的年夜鞭炮声中,我想妈妈,不知她的餐桌上有没有炖鸡.在这些菜旁,常常有妈妈写的字条,写的都是菜的做法和处理方法,或是给我带了什么东西,放在哪里.这些留言条,才是妈妈给我写得最多的信吧,也是她一贯的表达方式:切实、简单、不言爱.
——《北京日报》
【材料三】故宫博物院端门数字馆徽标
(1)文学社在举办弘扬传统文化征文活动,请你根据材料一、材料二的内容,提炼两句话作为你所投稿件的观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假如妈妈在宣传海报上看见材料三的端门数字馆徽标,她一时没看明白,请你把自己对徽标的理解讲给妈妈听.要求:解说合理,语言连贯得体.
⑤因风筝在全国范围内较为普遍,故有“南鹞北鸢”之说;但由于各地生产条件和生产方式的不同,受当地诸多民俗文化和地缘关系的影响,风筝形成了明显的地方特色.在我国,放风等的季节还受岁时节令的影响,南方放风争在重阳节前后,北方放风筝在清明节前后.至于放风筝的动因,又有不同:潍坊人放风筝图个吉利太平,京津人放风筝则有“放晦气”一说.
⑦中国的风筝艺术不仅因民族文化传统的悠久而源远流长,而且因地域文化的丰富多彩而各有千秋,它与各个历史时期、各个地域、各个民族的音乐、舞路、戏剧、民俗、宗教等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11. 第①段 文中有什么作用?
12. 第④段画横线的句子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
13. 第⑥段加点短语能否删去? 什么?请简要分析.
2020-2021学年第一学期期末测试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试题
满分120分时间120分钟
一、积累与运用(共28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完全不同的一项是( )
A.仲裁/记载书籍/满院狼藉殚精竭虑/肆无忌惮
B.交卸/防御频道/濒临绝望惟妙惟肖/春寒料峭
C.踌躇/田畴签字/油光可鉴为富不仁/为虎作伥
D.檀木/擅长嘹亮/眼花缭乱 抑扬顿挫/不辍劳作
②我连忙让她把信拿出来给我看.妈妈从床下拖出箱子,里面有几封信.信封上写着我的学校、班级,还有我的名字,名字后面写着“女儿”.不记得自小腼腆的我是怎么在众目暌睽之下收信的.
③皮抢过信纸,想大声地读出来,我立刻制止了她,怕她外婆也就是我妈会觉得不好意思.我把发脆的信纸展开,上面是妈妈年轻时的字迹.原来宇也会老.妈妈现在手的力道不足,记性也差,字的棱角没了,字体是软的,还有很多错别字.她年轻时的宇,看起来十分隽秀.看落款是1990年,那年我13岁,妈妈去上海探亲,后来转道去云南.她舍不得买卧铺票,三天三夜的火车,坐得腿全肿了.妈妈就是在这旅途中,从上海到昆明,一直在给我写信.
⑥据考证,广东阳江的风筝已有1400余年的历史.阳江背山面海,旷野辽阔,到处都是天然的风筝放飞场.由于山海之间的特定地理环境,每年中秋至重阳期间,是风筝上天的最佳时间,放风筝自然成了民间活动.南有阳江,北有潍坊.山东潍坊是中外闻名的世界风筝之都.潍坊的风筝历史很久远,其源头可以追溯到鲁国思想家墨翟制作的第一只“木鸢”,距今已有2000多年.清朝中叶,潍坊开始出现专门从事风筝制作的民间艺人.相传有位姓陈的哑巴艺人扎的风筝新颖好看,放得又高又稳,远近闻名.这时,清明节前后竞放风等也成了当地的踏春风俗.曾做过潍县(今潍坊)县令的郑板桥写过这样的诗:“纸花如雪满天飞,娇女秋千打四国,五色罗裙风摆动,好将蝴蝶斗春归.”诗歌把潍县风筝的特点和放风筝的风俗描写得淋漓尽致.到近代,潍县成了国内外闻名的风筝产地和市场.
⑤妈妈的爱,是春风化雨,无声无息.皮刚出生的时候,被推出产房,所有等候的家属都拥过来,亲啊,抱啊.我妈却只是在床边转了一圈,默默观察了一番,然后就悄然出门了.等所有人亲完、抱完、赞美完,终于发现我们带来的奶瓶尺寸不对时,妈妈已经赶在超市关门之前,买回了新奶瓶.她高度近视,又担心我,急着往回赶,一脚踩进水洼,弄湿了半条裤腿.
C. 港珠澳大桥 建设者,努力攻克技术难关,取得了约500项左右的专利成果.(语义重复,应把“约”或“左右”删去)
D. 同学们一起来到养老院探望老人和他们的生活状况.(搭配不当,应把“探望”改为“探访”)
综合性学习
6.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答题.
【材料一】2018年12月28日,一场“新媒体艺术+文化遗产”的展览“万物有灵·清华大学文化遗产保护与创新成果展”在深圳创意园正式拉开帷幕.敦煌莫高窟、《韩熙载夜宴图》、《千里江山图》、甲骨文……历史长河沉淀下的这些瑰宝将在世人面前揭开神秘面纱.古老的文化遗产将借助现代科技的力量,重现缤纷万千的色彩和生机灵动的魅力.在时间的侵蚀力量面前,文化遗产得到了真正永恒的生命传承.
(有删改)
7. 请按照时间顺序概括妈妈的爱与关怀都表现在哪些方面.
8. 爸爸在文中有何作用?请结合第④段画波浪线的句子简要分析.
9. 根据括号内的要求,赏析第⑤段和第⑦段中画横线的句子.
【A】我妈却只是在床边转了一圈,默默观察了一番,然后就悄然出门了.(从词语运用的角度)
【B】她舍不得坐车,骑将近一个小时的自行车,穿越城市来我这里,带来各种洗净的肉和菜——一只鸡,洗得干干净净,内脏装在小塑料袋里,葱姜全都处理好了.(从描写方法的角度)
④写了什么呢?“女儿,那天你帮妈妈推行李到火车站,妈妈很高兴,我的女儿终于长大了.”“你该考过期中考试了吧?考得怎么样呢?妈妈很想念你,一定给你带礼物.”这样矜持克制、几乎没有什么修饰语的表达,却已经远远超过了她日常的抒情程度,足以让现在的妈妈觉得有点儿尴尬了.我爸爸特别善于言谈,热衷于表达.从小,家里都是爸爸的声音:发号施令,对我们狂暴怒吼,醉酒后骂街;很少听到妈妈的声音,她几乎是一个悄无声息的存在.
(2)鲁迅把《昆虫记》奉为“讲昆虫生活的楷模”,你认为鲁迅给予该书这么高评价的原因是什么?
5.下列句子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通过阅读刘慈欣的作品,使我们看到恢宏的科幻世界,感受到诗意的英雄主义情怀.(成分残缺,应把“通过”或“使”删去)
B. 这学期我读了不少诗歌、小说、散文和文学作品.(分类不当,应将“诗歌、小说、散文和”或“和文学作品”删去)
10. 联系上下文,请在结尾横线处补写出两条妈妈对“我”无言的爱与关怀的具体内容.
阅读下文,完成小题.
风筝——写在云端的千年传奇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