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课程改革引领学校发展----六师附小2011学年度学校课程计划一、学校背景分析(一)学校简介上海市第六师范附属小学创建于1906年清光绪三十二年,最初命名为“洋泾学堂”,由潘作人创办。
1960年改名为上海市第六师范附属小学,2001年挂牌上海市胡荣华学校。
六师附小长达百年的办学历史跨越了二个世纪,百年的积淀形成了学校优秀的办学传统,不计其数的学子受熏于此,立报国之志,学为人之道,长真才实学,在振兴民族的伟业中发光发热,代有建树。
近十年来,这里走出过中国科学院小院士张晨骋,市十佳雏鹰好少年方信喆,市残运会游泳双料冠军房玉菁,大世界吉尼斯珠脑算擂主余捷,全国儿童组象棋比赛第一名葛超然,市“龙凤幸运小骄子”朱鸣洲,上海市当代小先生王佳婕,市“好苗苗”谢芳洲,市世博风尚好少年朱玮昊、游复钧等。
走出过捧回新加坡奥林匹克金牌的团队,更有几十位优秀教师从这里走上兄弟学校的领导岗位。
附小是育人的肥沃土壤,是成才的广阔舞台。
近年来,学校成为中国教育协会中小学整体改革实验基地、国家级语言文字规范示范校、上海市文明单位、上海市愉快教育实验基地、上海市行为规范示范校、上海市儿童阅读基地、上海市双拥模范工作先进单位、浦东新区素质教育实验学校、浦东新区首批校本研修学校、浦东新区教育信息化运用实验学校、浦东新区首批双语教育实施学校和浦东新区校本德育课程实验基地等,荣获全国百家校园电视台、全国雏鹰大队、浦东新区教科研先进集体、浦东新区艺术科技特色学校和浦东新区体育工作先进学校、浦东新区“让党放心、让人民高心”好班子、浦东新区一级党支部等。
学校现有五个年级53 个教学班,2175名学生。
现有二个校区:羽山路校区(羽山路1476号)和海防新村校区(海防新村60号)。
学校拥有全塑胶运动场,有电脑房、舞蹈房、实验室、心理咨询室、图书馆、室内体育馆、象棋馆等专用教室29间,有线广播、电视台、闭路电视、校园网络等系统使校园各处紧密相连。
优美的环境,先进的设施,为学校实施素质教育提供了硬件保证。
学校现有中层以上行政人员15人,校长兼书记具备一级校长任职资格,岗位培训率100%,均有小学高级职称,所有人员都承担语文、数学、英语等学科教学工作,其中市级名师、区级骨干教师10人,获市区园丁奖、师德标兵12人,中共党员10人,民主党派1人,这是一支充满活力与潜能,乐于创新与开拓,勤于奉献与服务的成熟的管理队伍。
学校在编教工147人,专任教师127人,高级教师77人,任职资格符合率和学历达标率均为100%,其中市、区名校长、名教师、学科带头人和骨干教师共计32人。
过去的四年间,学校荣获上海市金爱心教师10人,市区园丁奖17人,区开发建设杰出人才,区十大杰出青年,区十佳师德标兵3人。
语文组、数学组、英语组、体育组、信息组、三年级大组先后被评为区优秀教研组、区文明班组、区三八红旗集体。
骨干教师赴云南、都江堰支教3人次;区内支教5人次,分别为期两年。
近年来,通过一系列有力举措,附小教师素质全面提升,已形成一支师德修养良好,业务能力精湛的教师队伍。
同时,学校还取得了丰硕的教育教学成果。
据不完全统计,四年来,学校各级展示课不下300余节,全国级教学评比28人获奖,市级评比41人获奖,区级评比10人获奖。
学校在市级刊物上发表文章57篇,区级刊物上发表文章104篇,论文案例获奖48篇。
学生按学校要求审核备案的获奖荣誉有近2000余项。
(二)发展基础与努力方向自2002年来,学校以“让每个学生在全面发展的过程中快乐成长”为已任,实施了自主发展“三步走”策略:2002~2004,我们走出了改革的第一步:以管理改革为抓手,重塑管理理念。
学校大胆进行内部管理机构重置,形成新的组织结构。
组织结构的重置,打破了部门与年级间的边界,实现了同一层面思考,不同条线工作的互动而制衡的管理新格局,实现了学校管理的简明、实用和高效。
2004年,学校参加市教科院普教所“现代学校制度建设课题组”,大胆改革内设机构,重建内部管理制度,2005年《重建组织机构,提高管理效能》一文发表于《上海教育科研》,获中国教育学会整改委学术年会论文一等奖。
2005~2007,我们走出了改革的第二步:以信息化建设为抓手,转变教师观念,夯实教师现代教育素养。
学校大胆引进现代教育技术,经过“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网络环境下转变教与学的方式”、“数字化校园建设”的三轮循序渐进的变革性实践研究,逐步转变了教师的教育理念与教学行为。
2005年,学校“数字化校园系统的运用研究”被列为区教育内涵发展项目,2007年项目研究成果被评定为A级,同年11月新区社发局组织召开现场会,学校的成功经验在全区推广。
2008年区教育信息化工作专项督导荣获优秀。
2008~2010,我们走出了改革的第三步:以课程改革为抓手,形成学校课程特色,凸现办学个性。
学校重塑课程理念,确立了“学校计划安排下有意义的一切活动全部构成课程”的课程理念。
对三类课程进行有机统整,构建了“课程让每个学生都喜欢”的学校课程方案。
同时大力推进课堂教学改革,实施有效性教学。
一系列的课改实践,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课程体验,创设了开放的学习时空,形成了学校的办学特色。
2007年,学校《成长体验活动型校本课程研究》被列为上海市双名工程专项课题,2009年课题结题,《有一个快乐的地方叫学校》一文发表于《新课程》。
2009年,浦东新区素质教育实验学校终期评审,《成长体验活动型课程的开发与实施》项目荣获专家一致好评。
2011年5月,学校迎接了浦东新区教育发展督导,各位专家一致肯定了我校在课程改革方面所取得的成绩。
在回顾总结中,我们认识到:1、课程改革是学校发展的龙头。
一个学校的办学特色,是由她的课程特色来支撑的。
一个学校的培养目标,是要靠她的课程体系来实现的。
在机构改革和信息化建设等基本条件初步具备以后,学校应当紧紧抓住课程改革这一龙头,以不断深化的课程改革,促进学校的持续发展。
2、学校课程改革的成功是初步的成功、局部的成功。
我们在认识和实践两方面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因此:(1)要加强学校课程特色与办学理念一致性的研究,以使课程改革更好地体现学校的办学理念;(2)加强三类课程的平衡发展,使三类课程都能够凸显“注重成长体验”的特色;(3)进一步完善课程管理体系,特别是课程评价体系。
要通过科学的课程评价,来引领、规范和保障课程改革的顺利进行。
二、学校课程目标(一)学校课程理念学校课程理念表述为:学校是一个快乐的地方;学校计划安排下的一切有意义的活动全部构成课程;学校课程应该让每一个学生获得快乐情趣的体验。
(二)学生培养目标在“让每个学生在全面发展过程中快乐成长”的办学理念的指导下,学校确立了“自信、健康的快乐少年”的培养目标。
自信,是指学生对自己、对今天和对未来充满信心;健康,是指学生具有良好的身体素质和心理品质;快乐,是指学生初步具有积极向上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三)教师成长目标教师具备课程开发意识和能力、教学设计和组织能力,具体表现为:能校本化实施基础性课程、开发和组织拓展型课程以及指导和管理研究性课程。
(四)课程建设目标组织课程的校本化建设,把“让每个学生在全面发展过程中快乐成长”的办学理念和发展方向融入三类课程建设中去,即国家课程的校本化实施、学校课程的特色化和课程资源的整合化。
三、课程结构如上所示,在“基础型课程、拓展型课程和探究型课程”三类课程的总体框架下,学校课程分两类:学科类课程和成长体验活动类课程。
学科类课程包括市教委规定的基础型课程以及学校开发的学科拓展型课程。
基础型课程包括语文、学 校 课 程学科类课程成长体验活动类课程市教委规定基础型课程学校开发拓展型学科课程兴趣活动课程年级活动课程校园文化节活动课程 语文、数学、英语等八门信息技术、象棋文化、心理健康等六门学生社团5年一次的艺术节、读书节、体育节、科技节和文化节第二学期主题教育:行为规范教育活动、入队活动、十岁生日活动、志愿者服务活动和毕业典礼活动第一学期探究之旅:自然之旅、科技之旅、人文之旅、艺术之旅、畅想之旅拓展型课程基础型课程探究型课程国家三类课程阳光体育数学、英语等八门课程。
学科拓展型课程包括象棋文化,语文拓展阅读,数学思维训练,快乐ABC 和信息技术等六门课程。
成长体验活动类课程包括综合兴趣活动、校园文化节活动以及年级活动三门课程。
四、课程设置与课时安排依据《上海市2011年中小学课程计划》、学校课程方案和学生实际,学校严格控制周课时总量,合理安排作息时间、开足开齐“基础型、拓展型和探究型”三类课程,合理编制并规范落实学校课程计划及年级课程目标和内容。
(一)、 六师附小2011学年度一至五年级课程设置汇总表一年级二年级三年级四年级五年级 周课时周课时周课时周课时周课时基语文99666础语言文学英语22455性数学数学34455课社会科学品德与社会22233程自然科学自然22222 体育与健身体育与健身33333 音乐22222 美术22211 艺术劳动技术 11拓各班团队活动11111展学兴趣(语文)11111型习兴趣(数学)11111程域兴趣(心健) 1 兴趣(英语)11111兴趣综合活动22111阳光体育22222社会实践1-2周/学年(不计入课时)探究型课程(信息/象棋)11111课时总数32+232+233+13434说明:1、一、二年级每周课时总量为32节,三年级每周课时总量为33节,四、五年级每周课时总量为34节。
每节课的时间按35分钟计。
因考虑各年级放学时间的相对统一,故一、二年级安排2节阳光体育活动。
三年级安排1节学生社团活动。
2、一二年级兴趣综合活动2节:1节学生社团活动+1节英语兴趣活动3、阳光体育:分年级进行。
一年级和三年级(周二、四);二年级和四年级(周三、五);五年级每天早操后安排几个班级进行活动。
(二)一至五年级分年级课程计划一年级课程设置一览表类别科目目标时间地点国家规定基础型课程语文、数学、英语、思品、音乐、体育、美术、自然严格按照国家课程标准执行(详见班级网站)周一~周五排入课表教室象棋详见班级网站1-6班单周7—12班双周信息详见班级网站1-6班双周7—12班单周语文(兴趣阅读)详见班级网站每周一节数学(趣味数学)详见班级网站每周一节英语(快乐ABC)详见班级网站每周一节学科类课程学校开发拓展型学科课程思品(成长体验)详见班级网站每周一节教室社团活动:(足球、民体游戏、十字绣、DIY吸管、剪纸、绳编、撕画、泥塑、编织、模型、电脑、小组表演唱、合唱、民族舞、儿童舞、书法、儿童画、兴趣阅读)培养学生特长,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
每周五第5节走班兴趣活动课程阳光体育活动锻炼身体,强壮体魄。
每周二、四上午8:40~9:15操场成长体验活动类课程年级活动课程(我是小学生啦!)行为规范大比武学规范懂礼仪9月30日教室自然之旅亲近自然,感受现代农业科技的魅力,激发学生热爱自然、保护自然的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