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元一次方程教学设计
大利初中包燕华
一、教学目标
1、通过处理实际问题,让学生体验从算术方法到代数方法是一种进步;
2、初步学会如何寻找问题中的相等关系,列出方程,了解方程的概念;
3、培养学生获取信息,分析问题,处理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难点、知识重点
1、重点:建立一元一次方程的概念。
2、难点:理解用方程来描述和刻画事物间的相等关系。
三、教学方法
讲练结合、注重师生互动。
四、教学准备
课件
五、教学过程(师生活动)
(一)温故知新
问题:一斤橘子3元,15元能买多少斤橘子?
除法(算术法):
方程法:
给出方程的概念,介绍等式、等式的左边、等式的右边等概念
(二)探究在线
教师提出教科收第79页的问题,并用多媒体直观演示:
问题1:从上题中你能获得哪些信息?(必要时可以提示学生从时间、路程、速度、A.B的排列顺序等方面去考虑。
)
说明:要求A地B地路程,只要解出方程中的x即可,我们在以后几节课中再来学习.
3、思考:对于上面的问题,你还能列出其他方程吗?如果能,你依据的是哪个相等关系?、
建议按以下的顺序进行:
(1)学生独立思考;
(2)小组合作交流;
4、归纳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两个步骤:
(1)用字母表示问题中的未知数(通常用x,y,z等字母);
(2)根据问题中的相等关系,列出方程.
(四)举一反三讨论交流
1、比较列算式和列方程两种方法的特点.建议用小组讨论的方式进行,可以把学生分成两部分分别归纳两种方法的优缺点,也可以每个小组同时讨论两种方法的优缺点,然后向全班汇报.
列算式:只用已知数,表示计算程序,依据是问题中的数量关系;
列方程:可用未知数,表示相等关系,依据是问题中的等量关系。
(3)全班交流.
如果间接设元,还可列方程:
如果设客车走AB两地所用的时间为xh,那么可以列方程:
依据两车路程相等,再列出方程:70X=60(X+1)
(五)例题
课本例题:
思考:上面所有出现的方程有什么共同的特点?
(六)归纳:一元一次方程的概念,强调三个特点。
(七)练习
一元一次方程
1、定义
2、例
3、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