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放射卫生监督

放射卫生监督

放射卫生监督管理与职业人员的健康监护汇报提要☐前言☐放射源与射线装臵的应用☐放射卫生监督与管理☐职业人员的健康监护☐放射事故与职业性放射病☐存在问题及建议前言❑职业病防治法第二条❑本法所称职业病,是指企业、事业单位和个体经济组织的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因接触粉尘、放射性物质和其他有毒、有害物质等因素而引起的疾病。

❑因此,职业性放射病(包括急性放射病和慢性放射病)的防治属职业病防治法的调整范围。

前言(续)❑放射性物质:放射性比活度大于70kBq/kg的任何物质(GB11806-89);放射卫生管理中称之为放射性同位素。

❑另一类:由射线发生装臵发出的X射线、电子射线、中子等射线。

放射卫生管理中称之为射线装臵。

❑本报告不包括非电离辐射辐射源基本知识放射性的发现及其应用☐1895年伦琴发现X射线☐1896年贝克勒尔发现物质的放射性☐1897年汤姆逊证明电子存在☐1898年居里夫妇发现发现镭和钋☐1899年卢瑟福发现α和β射线☐1911年卢瑟福发现原子核☐1932年查德维克发现中子,安德森发现正电子☐1934年费米利用中子制造放射性元素☐1951年第一次核能发电在美国实现什么是放射线?☐放射线是指波长较短的电磁波和微小粒子的流动现象。

☐放射线通常简称为射线;在放射防护领域,不包括可见光、通信用无线电波等非电离辐射不同种类电磁波的波长放射性同位素、辐射源☐放射性同位素某些元素中发生放射性衰变的同位素(GB/T4960.1)☐辐射源能发射致电离辐射的装臵或物质(GB/T4960.4)☐密封源一种密封在包壳或紧密覆盖层里的放射源(GB/T4960.5)☐非密封源不是密封源的放射源GB/T4960.5)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臵☐我国的放射防护法规把产生射线的设备分成两类:☐放射性同位素如伽码辐照装臵、钴-60治疗机、铱-192探伤机等。

☐射线装臵如X射线机、CT机、加速器等。

放射性同位素可根据需要制成放射源,在任何时间、任何环境下一直放射出射线射线装臵只有在通电状态下产生射线不同射线的穿透能力危害机理:X、γ射线及其它带电或不带电粒子作用于组成人体的原子,引起电离或激发,使人体中生物大分子(如蛋白质分子,DNA分子和酶) 的结构破坏,进一步影响组织或器官的正常功能,严重时导致机体死亡。

☐确定性效应:其严重程度与剂量大小有关的效应;有剂量阈值;☐随机性效应:其发生的几率与剂量大小有关的效应;无剂量阈值;☐遗传效应:辐射所致的显现在受照者后代身上的有害效应。

不同剂量X、γ射线对人体的损伤剂量cGy(拉德) 损伤程度<25 无明显病变25-50 可恢复的机能变化50-100 机能、血液变化,无临床症象100-1000 各类骨髓型急性放射病(部分死亡) 1000-5000 肠、脑型急性放射病(全部死亡)电离辐射防护的基本手段时间防护距离防护屏蔽防护放射性标志辐射源应用概况应用范围广泛,遍及国民经济各部门。

医疗卫生:放射治疗、诊断,核医学工业:核能发电、探伤、油田测井、地质勘探、辐照加工、计量仪表(核子秤、料位计、密度计、水分计等)、安全检查、同位素示踪农业:辐照育种环境保护、教育科研辐射源应用概况(续)☐全省辐射源应用单位达到3321个☐各类辐射设备达6682台,其中:☐医用辐射源4045台医用X射线诊断机3830台放射治疗机102台核医学113台辐射源应用的新领域、新动向☐与计算机、影像技术相结合开发出高科技产品,促进了经济发展:☐伽码刀、X刀、PET☐集装箱监测装臵等☐结果:潜在性危险增大☐放射性仪表在中小企业普遍应用,体制改革中企业关停并转,易造成放射源失控:☐料位计、厚度计、密度计、水分测定仪☐结果:放射源丢失、被盗事故多发☐居里夫人(1867~1934)发现镭和Po钋☐国际放射防护委员会(ICRP)☐1936 0.2R/日耐受剂量☐1950 0.05R/日最大允许剂量☐1958 5rem/年最大允许计量☐1977 50mSv/年有效剂量当量☐1990 20mSv/年5年平均有效剂量1960 0.3伦/周最大容许剂量15伦/年1974 5雷姆/年最大容许剂量当量1985 50毫希/年剂量限值管理:我国剂量限值现行标准☐放射性工作人员:50毫希沃特/年☐公众:5毫希沃特/年即将实行新标准☐放射性工作人员:20毫希沃特/年☐公众:1毫希沃特/年管理:我国法律、法规体系职业病防治法第十八条规定:国家对从事放射、高毒等作业实行特殊管理。

具体管理办法由国务院制定。

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放射防护条例放射工作卫生防护管理办法放射防护器材与含放射性产品管理办法放射工作人员健康管理规定放射事故管理规定职业病防治法核设施放射卫生防护管理规定核电厂核事故应急管理条例卫生部核事故医学应急计划放射卫生规章与职业病防治法的关系管理:规章制度建设●卫生许可制度●预防性监督和经常性监督检查制度♦放射工作人员证制度(人员培训)♦个人剂量监测制度♦健康管理制度(健康监护)♦放射事故报告制度●事故调查立案、结案制度●生产、进口产品卫生检测制度●检测机构认证制度放射工作人员概况❑2001年度总人数12946人,其中:❑放射性同位素3238人❑射线装臵8668人❑核设施1040人放射性同位素工作人员的行业分布放射性同位素:☐核医学408☐放射探伤610☐辐照应用93☐工业探伤519☐核子计1463☐非密封源90☐生产90射线装置:☐X射线诊断7785☐X射线治疗-☐医用加速器7☐非医用加速器197☐X射线工业探伤578☐其它应用48☐生产58管理:人员培训1997~2001年放射工作人员培训19971998199920002001工作人员数1186411637120291088412946培训人数40544309463629533639培训率34.1737.0238.5427.1328.10管理:个人剂量监测情况变化趋势年份市数监测人数监测率(%)人均年有效剂量(mSv)199721386447.48 1.27 199821547958.21 1.60 199921655254.47 1.38 200022825280.80 1.02 2001221033190.68 1.631997~2001年放射工作人员就业后体检情况19971998199920002001应检人数78867822734840456054体检人数51945950592436655295体检率65.8676.0680.6290.6087.46调离人数6711381997~2001年放射工作人员就业前体检情况19971998199920002001新就业人数517486740538589体检人数512407617511499体检率99.0383.7483.3894.9884.72放射事故❑已发生的放射事故1、放射源丢失2、放射源被盗3、误照事故4、污染事故❑放射治疗(剂量准确性、定位)1988~1998年放射事故❑全国332起❑受照人数966人❑经济损失1476.05万元❑工作日损失384.88人•月❑广东省24起❑受照人数203人❑经济损失53.52万元❑工作日损失16.80人•月1988~1998年放射事故类别全国广东省❑人员受超剂量照射57(17.16%)4(16.67%)❑放射性物质污染17(5.12%)1(4.17%)❑丢失放射性物质258(77.71%)19(79.16%)1988~1998年放射事故级别全国广东省❑O级事故16(4.82%)3(12.50%)❑Ⅰ级事故126(37.95%)16(66.66%)❑Ⅱ级事故157(47.29%)4(16.67%)❑Ⅲ级事故33(9.94%)1(4.17%)1988~1998年放射事故性质全国广东省❑责任事故290(87.35%)23(95.83%)❑技术事故25(7.53%)0(0)❑其它事故17(5.12%)1(4.17%)代表性放射事故☐武汉“92.11.13”60Co源放射事故:4人误入正处于工作状态(连锁失灵)的60Co 源操作室,停留时间分别3、2、0.5分钟,分别患骨髓型重度、中度、轻度急性放射病。

☐山西省忻州“92.11.19”60Co源放射事故:民工挖土方时拾到一枚60Co源(10居里)放入口袋,当天发病,三名家人陪护受到照射,本人及其兄、父于事故后14天、18天、21天先后死亡,妻患中度放射病。

代表性放射事故(续)☐河南省许昌市“200.3.6”非法购买钴-60治疗机造成的放射事故☐广东省计量检定站“1990.7.13”工作人员误入辐射室受超剂量照射事故☐广东省茂名市华泰公司“1998.11.15”192Ir源丢失事故新发布的有关放射病的诊断标准☐外照射急性放射病诊断标准及处理原则GB8281-2000☐外照射慢性放射病诊断标准及处理原则GB8280-2000☐放射性疾病名单GB/T18201-2000☐放射性皮肤疾病诊断标准及处理原则GB8282-2000☐放射性性腺疾病诊断标准及处理原则WS176-1999☐放射性核素内污染人员医学处理规范GB/T18197-2000☐职业性放射性疾病报告格式与内容GB/T18200-2000☐过量受照人员的医学检查规范GB18196-2000⏹定义:指人体一次或短时间(数日)内分次受到大剂量照射引起的全身性疾病。

⏹概况:我国自1963年安徽三里庵钴-60事故起,至2000年2、3月的成都、许昌放射事故止,由非医疗原因所致急性放射病案例共16起。

包括骨髓型轻、中、重和极重度急性放射病及肠型急性放射病患者共39人,其中存活29例,死亡7例,远期死于白血病3例⏹(资料来源:赵文正教授)定义:指较长时间内连续或间断受到超剂量当量限值的外照射,达到一定累积剂量引起的以造血组织损伤为主并拌其它系统改变的全身性疾病。

概况:慢性放射病是前苏联1949年命名的全身性疾病。

欧美和日本以及有关国际组织均未承认这一独立病种的存在。

卫生部1997年发布的《放射工作人员健康管理规定》(卫生部令第52号)中虽未直接表述,但是第三十一条规定:对职业性放射病的诊断,按照国家已发布的放射病诊断标准和规定进行诊断和处理。

慢性放射病⏹全国1991年前诊断为慢性放射病病例有371例,1991年-1997年诊断为290例,其中,外照射慢性放射病129例,占44.5%,慢性放射性皮肤损伤84例,占29.0%。

放射性白内障77例,占26.6%。

⏹全省1991年前诊断慢性放射病19例,1991~1997年诊断10例。

存在问题♦许可管理:无证经营多;应实行分类管理,严格许可条件;♦健康管理:体检率低♦个人剂量:监测率低♦人力资源严重不足建议1、加快配套规章编制速度,修订、更新标准☐制定标法合一、简便易行的技术规范☐尽快批准中国基本安全标准(CBSS)☐复查所有相关法规标准,保证其与CBSS一致☐发展现行法规标准没有覆盖的领域,例如介入放射学、非铀矿中的氡等建议(续)2、加强监管体系建设☐审查监督程序(使用的调查表,执法人员培训,监督报告)以保证监督的有效性☐建立国家辐射源数据库,应包括源的转移记录,源的处理等内容☐检查地方的许可管理过程、调查报告,以保证执法的有效性3、加强个人剂量监测☐提高监测率,为职业性放射病诊断提供依据;☐检查个人剂量评价记录,除了外照射剂量外,应包括内照射剂量;☐开展个人剂量测量的国内外比对,保证剂量学监测服务结果的一致性;4、发展人力资源☐建立可持续发展的辐射安全培训体系☐监督执法、检测评价,高素质的人力资源是实施职业病防治法的重要保证。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