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煤炭开采行业概况总结
煤炭工业是关系国家经济命脉和能源安全的重要基础产业。
近年来,受国民经济快速发展的推动,我国煤炭产量和消费量呈现快速增长的势头,但当前我国煤炭产业集中度较低、布局不合理、产能结构性过剩等情况并未得到有效改善,煤炭行业未来发展需要进一步的产能整合及结构调整。
煤炭开采行业处在煤炭行业的最上游,煤炭开采行业的下游为以煤炭为原材料或动力能源需求的火电,钢铁、建材及煤化工企业。
煤炭开采行业主要为下游行业提供煤炭,煤炭销售价格受煤炭行业整体平均价格所影响,煤炭的需求量相对来说比较稳定。
煤炭开采行业情况的主要特点如下:
(一)行业竞争格局
煤炭是我国的主要能源,在我国的一次性能源生产和消费中占据了主导地位。
在未来相当长时期内,煤炭作为主体能源的地位不会改变。
根据国土资源部《中国矿产资源报告(2016)》统计,我国煤炭查明资源储量为15,663 亿吨;依据国际煤炭网数据,其中炼焦煤占全国保有煤炭资源测用储量的36%,储量较少
且优质资源稀缺,资源分布不均衡,主要集中在华北和华东,其中山西省炼焦煤资源储量最大,从国内炼焦煤资源储量以及产量分布看,山西省查明储量占全国的55.35%。
我国煤炭产区主要集中在北方地区,秦岭-淮河以北地区煤炭产量占全国总
产量的75%以上,煤炭产能达到亿吨以上的省份包括内蒙古、山西、陕西、河南、山东、安徽、黑龙江、河北、贵州、四川和辽宁十一个省区,其中山西、内蒙古是中国最大的产煤省区,年均产量达9 亿吨以上。
根据国家能源局的数据,截至2015 年12 月,包括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在内的26 个省级行政单位煤炭产能统计结果显示,我国采矿许可证和安全生产证齐全的煤矿共计6,932 处,产能合计36.8亿吨。
其中,山西、内蒙古和陕西位列前三,产能占比达64.37%。
8 个主要产煤省份煤矿个数总计占比为47.1%,产能总计占比则高达84.07%。
2015 年度全国各省煤炭产能情况如下:
从煤矿的产能规模来看,300 万吨以上(特大型)的煤矿共计166 处,占比2.52%,产能合计12.3 亿吨,占比36%;产能在90 万吨以上(大型)的煤矿共计820 处,占比12.45%,产能合计23.7 亿吨,占比达69.21%;约74%的煤矿在30 万吨以下的煤矿,总产能约4.9 亿吨,占比为14.27%;9 万吨以下的煤矿个数有3,472 个,占总煤矿数的52.7%,总产能约2 亿吨,占比约6%。
目前我国煤矿呈现中小煤矿数目多,产能小而分散的主要特点。
(二)行业发展趋势
我国是“富煤、贫油、少气”的国家,煤炭占我国已探明化石资源储量的94% 左右,根据预计,到2020 年煤炭消费总量仍将占一次能源消费总量的62%,国家“十三五”规划提出,要推进能源革命,加快能源技术创新,建设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现代能源体系,要让煤炭企业走高效、洁净、绿色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当前,国内外经济形势依然复杂多变,各种不确定、不稳定性因素较多,国内经济下行压力仍然较大,煤炭市场整体供需矛盾依然突出。
中央和地方政府正在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大产能过剩行业企业关停并转或剥离重组,突出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优化存量,引导增量,主动减量。
煤炭行业优胜略汰降低产能,兼并重组调整结构将成为发展常态。
依据中国煤炭网资料,2016 年全国煤炭消费同比下降1.3%,全国工业生产增速约6%,非化石能源发电增速保持稳定。
电力、钢铁等主要行业耗煤同比仍
在下降。
同时,国内煤炭去产能取得明显成效,2016 年,全国退出煤炭产能2.5 亿吨,完成了全年目标任务量。
持续不断的依法专项治理和督查,煤矿违法违规建设生产行为得到有效遏制、超能力生产得到控制,减量化生产取得明显成效,先进产能得到有序释放。
(三)行业利润
近年来,受宏观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国家能源结构调整等多重宏观因素影响,特别是由于下游的电力、建材、钢铁等关联行业煤炭需求减少,煤炭市场供需关系失衡,市场需求萎缩。
煤炭行业产能过剩、库存高位运行、价格下跌,整体利润呈明显下降趋势,煤炭行业利润总额逐年下降。
依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15年,煤炭行业利润总额仅为440.80 亿元,同比下滑65.3%,相当于2005 年左右的水平,全行业整体亏损面已达85%以上。
煤炭行业上市公司盈利能力的变化和全行业相似,销售毛利率和销售净利率在2011 年达到历史高位之后持续下跌。
2015 年末,行业盈利逼近盈亏平衡点。
33 家煤炭上市公司2015 年净利润41.47 亿元,但剔除中国神华以后其他32 家上市公司整体亏损191.17 亿元。
从供给端来看,由于过去粗放发展,煤炭行业产能严重过剩。
依据中国煤炭工业协会统计,截至2015 年底,全国煤矿产能总规模为57 亿吨,其中正常生产及改造的产能为39 亿吨,而新建及扩产的产能为14.96 亿吨,其中有超过8 亿吨为未经核准的违规产能。
同时,煤炭企业历史遗留问题多且复杂,生产率低下。
从需求端来看,宏观经济发展减速,对矿产类大宗商品需求减少。
同时,国内经济处于调结构的转型期,经济增速放缓。
传统经济增长模式难以为继,以地产基建为核心的第二产业占比下滑这一经济结构转变减少了单位GDP 能耗,对上游煤炭行业需求的冲击较大。
2016 年以来,在供给侧改革相关政策引导下,由于国家严格控制煤炭开采,煤炭减量化生产进入全面执行期,相比2015 年显著的供过于求的状态,2016 年煤炭的供求关系得到显著改善,下半年行业发展有所好转。
中国煤炭工业协会统计的90 家大型煤炭企业(产量占全国的68%)2016 年1-5 月份亏损40.65 亿,2016 年6 月份后利润实现正增长。
依据Wind 数据统计,2016 年,煤炭行业全行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2.32 万亿元,同比下降7.84%,利润总额1,090.90 亿元,同比增长116%。
根据国家煤炭工业网报道,据国家发改委数据,2017 年1-6 月,全国规模以上煤炭企业利润总额1,474.8 亿元,比2016 年同期增加了1,403.1 亿元,是2016 年上半年利润总额的近20 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