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煤炭行业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简析摘要煤炭在我国的一次性能源生产和消费中均占主体地位,同时,我国煤炭生产和消费量均居世界第一位。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煤炭行业现状及其发展趋势更加成为关注的热点。
从2012年开始,煤炭行业告别了10年的发展旺盛期,进入了萧条时代,尤其是15年煤炭行业彻底地进入了“寒冷的冬季”,目前仍没有回暖的迹象,发展趋势不容乐观。
关键词:煤炭行业;现状分析;未来趋势引言:煤炭作为我国主要的能源基础和工业原料,长期以来,推动了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
截止到2014年年底,我国煤炭资源探明储量为1145亿吨,位居世界第三位,占全球储量的12.8%,而石油和天然气分别仅占全球的1.1%和1.8%具体情况如图表所示2014年中国一次能源探明储量情况能源单位2014年占全球比例(%)储采比世界平均储采比(%)石油10亿桶18.5 1.111.952.5天然气万亿立方米3.5 1.825.754.1煤炭亿吨114512.830110注:储采比:用任何一年年底剩余的储量除以该年度产量,所得的计算结果即表明如果产量继续保持在该年度的水平,这些剩余储量可供开采的年限。
从表中可以看出我国的煤炭储采比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但从资源保证年限角度分析,煤炭仍是中国能源安全和经济安全的基础,在中国能源格局中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
1、我国煤炭行业的现状1.1 受到国家宏观制度的制约煤炭行业属于高危行业,国家对其加强了安全整顿,无论是从设备上还是从安全防护措施上都加大了监管力度,这样就增加了吨煤成本。
其次煤炭污染严重,导致近几年来雾霾现象十分严重,国务院于2013年9月发布《关于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明确到2017年,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等区域大气细颗粒物浓度分别下降25%、20%、15% 左右,煤炭在全国能源消费中的占比降至65%以下。
不断强化的环境约束以及国家能源政策的变动对煤炭在中国能源结构中的主体地位带来了较大冲击,再有新能源的出现与提倡,如核能、太阳能、风能等产业的出现大大地挤压了煤炭的产量,占有了煤炭一定的利润空间。
其中,可再生能源的增长是对煤炭的直接代替。
如表1所示年份能源生产总量(万吨标准煤)构成(能源生产总量=100)原煤原油天然气水电、核电、风电201029691676.69.8 4.29.4 201131798777.89.1 4.38.8 201233330076.68.9 4.410.1 201335653675.98.4 4.511.2 201435707973.88.5 4.812.9资料来源:《煤炭工业统计提要》《BP世界能源统计年鉴2015》1.2受到国际煤炭市场的制约我国加入WTO成为世界经济组织的一员。
在国际市场经济这个平台里,信息的流动性与资源的共享性发展迅速,国外的矿石、铁粉、煤炭以其品质好、价格低等优点打入我国煤炭市场。
如下图2002~2014年中国煤炭进出口量资料来源:《中国国家统计年鉴》 、中国煤炭资源网统计数据由图可以看出煤炭进口量逐年增加,到2009年成为净进口国,虽然我国也有少量的煤炭出口,但是净差额为进口量远远大于出口量。
这对于国内煤炭行业来讲,无异于雪上加霜。
1.3国内市场的供需不平衡环境的污染,导致国家政府的打压,尤其全球式的经济低迷导致煤炭行业的下游产业如钢、铁、电等用煤量减少。
这样依据经济原理则出现了供大于求,产能过剩的现状。
这种情况不仅容易诱发社会不和谐现象,更影响了我国经济建设发展的速度与质量。
2、中国能源结构分析2.1能源供给结构分析改革开放以来,从中国能源产量和构成分析,煤炭一直占据主导地位。
特别是2005~2012年,随着中国能源总体需求的增加,煤炭在整个能源供应中一直维持在77%左右的水平。
虽然近年来可再生能源发展增速较快,但受中国能源基本情况的影响,煤炭供应占比没有发生明显的变化。
50001000015000200002500030000350002002200320042005200620072008200920102011201220132014进口量出口量年份能源生产总量(万吨标准煤)构成(能源生产总量=100)原煤原油天然气水电、核电、风电200521621977.612.0 3.07.4 200623016777.811.3 3.47.5 200724727977.710.8 3.77.8 200826055276.810.5 4.18.6 200927461977.39.9 4.18.7 201029691676.69.8 4.29.4 201131798777.89.1 4.38.8 201233330076.68.9 4.410.1 201335653675.98.4 4.510.2 201435707973.88.5 4.810.9资料来源:《煤炭工业统计提要》《BP世界能源统计年鉴2015》从表中可以看出,我国煤炭的产量增速在过去的十年一直维持在 5.3%的平均水平。
虽然2013年、2014年增速有所下滑,但煤炭在2014年总体能源产量中的占比仍然达73.8%。
2.2 能源需求结构分析中国能源需求长期以煤炭为主,这是能源消费的主要特征。
根据1953年到2014年的统计数据分析,中国煤炭消费比例从20世纪50年代的90%以上下降至2014年的66%。
如图表所示:表2.1 中国能源消费和构成情况表(1953~2014年)年份能源消费总量(万吨标准煤)占能源消费总量的比重(%)煤炭石油天然气水电、核电、风电1953451194.3 3.20.02 2.5 19785714470.722.7 3.2 3.4 198********.220.7 3.1 4.0 198********.817.1 2.2 4.9 199********.216.6 2.1 5.1199311599374.718.2 1.9 5.2 199513117674.617.5 1.8 6.1 199713590971.420.4 1.8 6.4 199914056970.621.5 2.0 5.9 200115040668.321.8 2.47.5 200318379269.821.2 2.5 6.5 200523599770.819.8 2.6 6.8 200728050871.118.8 3.3 6.8 200930664770.417.9 3.97.8 201134800268.418.6 5.08.0 201341400067.717.4 5.39.6 201442459466.017.5 5.610.9资料来源:《中国国家统计年鉴》、《煤炭工业统计提要》、历年《BP世界能源统计年鉴》能源消费结构发生了很大变化,特别是近年来,可再生资源发展速度加快,对煤炭形成了较大比例的替代。
但是,正如《BP世界能源统计年鉴2015》中所表明的,煤炭在中国一次能源消费中的比例虽然有所下降,但仍然是能源消费的主要燃料来源,在未来15~20年不会发生趋势性改变。
2.3 煤炭消费结构分析煤炭在提供一次能源的同时,通过物质转化,对煤炭中的碳、氢、氧等元素进行重构,生产出高性能、高品质的交通燃料、化工制品和碳质材料,实现化石能源的原料用途,也是煤炭资源的重要发展方向。
如下图所示:2014年中国煤炭消费结构图(单位:万吨) 资料来源:中国煤炭资源网统计数据。
2014年,中国实现煤炭资源消费总量25.1亿吨,动力用煤占比95.8%,其中,发电(含供热)消费占比61.5%,建材用煤占比16.4%,化工用煤占比5.8%,冶金用煤占比3.0%。
特别是近年来,随着煤制液体燃料技术、煤制化工品技术、煤制新型碳材料技术、煤炭清洁利用技术的发展,进一步强化了煤炭在中国能源格局中的地位。
3 煤炭行业的发展趋势3.1 供大于求将是长期态势从需求方面分析,中国经济增速减缓造成煤炭需求量降低。
2011年~2014年GDP 增速连续四年回落,预计经济调整周期将至2020年,期间GDP 按乐观估计为7%,考虑到宏观经济增速减缓和环境治理对能源结构的调整,参考近几年煤炭消费量的情况,预计煤炭消费年增速为3.7%。
根据中国煤炭资源网的统计,截至2014年,全国煤炭产能达45.37亿吨,原煤消费量为41.55亿吨,产能严重过剩。
而同时期未投产的矿井产能约7.5亿吨,这部分共计预计将在2020~2025年释放,由此分析,未来煤炭行业将长期处于供过于求的状况。
500001000001500002000002500003000003500004000002011201220132014消费总量动力用煤电力建材化工冶金3.2 煤炭产业结构进一步调整根据国家能源局《关于促进煤炭工业科学发展的指导意见》等政策要求,将以国家规划的煤炭基地为依托,以大中型能源骨干企业为主体,以建设大中型现代化煤矿为主导支持煤炭产业发展,优先规划建设露天煤矿和特大型矿井。
国家从2013年开始,放松了煤炭经营许可证的门槛,其理念是让许多有实力的有能力的企业参与煤炭行业的公平竞争,让一些设备老化、矿井深远、产能低下的老矿井从公平竞争中退出煤炭的历史舞台。
另外国家提倡煤炭行业的整合与转产。
国通过这些措施,使得留下的现代化矿井易于统一调度、集中生产、限量限产,逐步达到国内煤炭市场供需平衡的状态。
3.3 煤炭资源的转换与综合利用深化产品的结构成为煤炭产品的今后的走向,目前已经开始对煤炭进行二次开发与利用,如生产出我国十分紧缺的煤油与煤气,这样不仅大大解决了我国在上述能源中的不足,同时还使煤炭产品成功转型。
另外,我国的清洁煤技术也在迅速崛起,截止到目前,我国清洁煤技术在四个领域—煤炭加工、煤炭高效洁净燃烧、煤炭转化、污染排放控制与废弃物处理中通过技术引进和自主研发已取得了巨大成果。
这为我国未来煤炭的高效利用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4 总结受到国际上环境问题的制约和国内经济新常态的影响,煤炭行业在近几年的发展相比之前有所回落。
但由我国能源储量的基本情况可以看出,煤炭作为能源主体的地位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不会改变。
现阶段我们要做的就是密切关注国家对该行业的政策变动,争取抓住每一次有利于改观现状的机会,另外我们要积极致力于煤炭转换和清洁技术的研发与创新,使得煤炭成为更加清洁低碳的能源拥有更多的发展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