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简述经济业务的四种类型及对会计恒等式的影响。
并举例说明①经济业务的发生,引起会计恒等式左右两方金额同时增加,双方增加的金额相等,变动后人保持平衡关系。
例如,购买了原材料,帐款未付②经济业务的发生,引起会计恒等式左右两方金额同时减少,双方减少的金额相等,变动后人保持平衡关系。
例如:以银行存款支付短期借款③经济业务的发生,引起会计恒等式左方此增彼减,增减金额相等,变动后人保持平衡关系。
例如:从银行中提取现金④经济业务的发生,引起会计恒等式右方此增彼减,增减金额相等,变动后人保持平衡关系。
例如:应付帐款转作为投资。
2.对账的內容①账证核对:根据各种账簿记录与记账凭证及其所附的原始凭证进行核对②账账核对:不同的账簿记录之间的核对③账实核对:各项财产物资账面余额和实有数额之间的核对。
3.会计错账的更正方法及适应范围①划线更正法:在结账前,发现账簿记录有文字或数字的错误,而记账凭证没有错误②红字更正法:记账后发现记账凭证中应借应贷符号、科目或金额有误③红字冲减法:记账后发现记账凭证中仅金额发生错误,且所记金额大于应记金额④补充登记法:记账后发现记账凭证应借、应贷的科目与方向无误,只是所记金额小于应记金额。
4.总账与明细账的关系及其平行登记联系①二者所反映的经济业务内容相同②登记账簿的原始依据相同:均为记帐凭证和原始凭证。
区别①反映经济业务的详细程度不一样:总账提供的是企业经济活动的总括情况;明细账提供的是详细情况,不仅有价值量,还有实物量和劳动量指标②作用不同:总账对所属的明细账起统驭的作用,明细账对总账起补充说明的作用平行登记是指经济业务发生后,根据记帐凭证一方面要登记总分类账,另一方面要登记该总账账户所属的明细分类账。
平行登记要点:①同时登记:每一笔经济业务既要登记总分类账,又要登记明细分类账②方向相同:某一笔经济业务,总账分类账户记借方,则所属的明细分类账也记借方③金额相等。
每一项经济业务记入总分类账账户的金额必须与记入所属明细分类账账户的金额之和相等。
5.记账凭证核算组织程序的特点,优缺点及适用范围主要特点:直接依据记帐凭证逐笔登记总分类账,是最简单也是最基本的核算组织程序。
优点①总分类账比较详细地反映经济业务的发生和完成情况,便于核对审核②记账程序比较简化,且易于理解,操作方便。
缺点登记总账的工作量相对较大,不利于提高工作效率和节约会计成本适用范围记账凭证核算组织程序一般适用于经营规模不大, 业务量较少、记账凭证数量不多的企业单位。
6.会计科目与账户之间的联系与区别相同点①都是分门别类反映某一项经济业务②名称相同经济性质相同不同点①科目没有具体的格式和结构,而账户有②科目不能提供某项经济业务的具体指标,而账户可以
③科目不是编制报表的依据,而账户是
7.复式记账法的特点,优缺点特点:①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相互联系的账户登记②同时登记③金额相等
优点:由于每项经济业务必须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相互联系的账户中同时登记,有利于反映经济业务的来龙去脉;有利于对账户记录进行试算平衡,检查账户的正确性;是一种科学的记账方法。
缺点:对初学者较难掌握
9.记帐凭证与原始凭证的区别于联系记帐凭证与原始凭证是会计凭证包括不同填制程序,不同具体用途的两大类凭证。
其中原始凭证是会计记账的原始凭据,记账凭证是会计记账的直接依据①填制人员不同:原始凭证是经办人填制的,记账凭证是会计人员填制的②填制时间不同:原始凭证是发生和完成经济业务时填制的,记账凭证是根据审核后的原始凭证填制的③作用不同:原始凭证是记录和证明经济业务的发生或完成情况,记账凭证应根据会计科目对经济业务进行分类、整理④目的不同:原始凭证是填制记账凭证的依据,有时也是登记明细分类账的依据,记账凭证是登记总分类账和明细分类账的依据。
1.什么是债权债务结算账户?该类账户结构特点是什么?举出几个属于该类账户的帐户名称。
债权债务结算账户是用于反映和监督会计单位与单位间或与个人间债权、债务往来结算业务的账户;当企业的预收、预付款业务不多时,常不单独设置“预收账款”和“预付账款”账户,而是通过“应收账款”和“应付账款”账户核算预收、预付款业务;这样,“应收账款”与“应付账款”账户就成为债权债务结算账户,其借方登记会计单位债权的增加和债务的减少,贷方登记会计单位债务的增加和债权的减少;期末余额可能在借方
也可能在贷方,在借方时表示单位拥有的该项债权,属资产性质,在贷方时表示单位拥有的该项债务,属负债性质。
2.什么是会计对象?说明会计的一般对象和具体对象。
会计对象是会计行为的客体,它是会计工作的内容,也是会计核算和监督的内容。
具体包括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以及收入、费用和利润六要素。
一般来说,会计对象就是指会计工作所要核算和监督的内容;具体来说,会计对象是指企事业单位在日常经营活动或业务活动中所表现出的资金运动,即资金运动构成了会计核算和会计监督的内容。
1、简述会计的概念及特点?会计是用专门的方法,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对会计主体的经济活动进行连续、系统、全面、综合地核算和监督,并在此基础上对经济活动进行分析、考核和检查,以提高经济效益
的一项管理活动。
特点:会计以货币作为统一的计量单位;会计必须有合法凭证作为核算依据对经济业务进行连续、系统、全面的核算会计的事前、事中和事后监督,对经济活动具有促进、控制、考核和指导作
用对会计方法的广泛约束
2、简述会计要素有哪些内容?会计要素是对会计对象的具体内容所作的分类,其内容有:1资产是指过去的交易、事项形成并由企业拥有或控制的资源,该资源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
2负债是指过去的交易、事项形成的现实义务,履行该义务预期会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
3所有者权益是指所有者在权益资产中享有的经济利益,其金额为资产减去负债后的余额。
4收入是指企业在销售商品、提供劳务及让度资产使用权等日常活动中所形成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入。
5费用是指企业为销售商品、提供劳务等日常活动所发生的经济利益的流出。
6利润是指企业在一定期间的经营成果。
包括营业利润、利润总额、净利润。
3、什么是资产?有何特征?资产是指过去的交易、事项形成并由企业拥有或控制的资源,该资源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
特征①资产从本质上讲是一种经济资源②资产是由过去的交易、事项所形成的③资产是由企业拥有或控制的④资产具有有用性。
4、会计核算的方法包括几个方面?①设置账户②复式记账③填制和审核凭证④登记账簿⑤成本计算⑥财产清查⑦编制会计报表
5、复式记账方法包括哪些基本内容?①记账符号。
记账符号是指明确记账方向的标号,记账者或用账者通过它标明或辨别每笔会计记录的方向②账户的设置及结构③记账规则。
记账规则是指采用复式记账法记账时所应遵守的法则④试算平衡。
试算平衡是指为保证会计账务处理的正确性,依据会计等式或复式记账原理,对本期各账户的全部记录进行汇总和测算,以检验账户记录正确性和完整性的一种专门方法。
6、什么是试算平衡?借贷记账法有哪些平衡方法?借贷记账法的试算平衡,有账户发生额试算平衡法和账户余额试算平衡法两种。
发生额法这是根据一定时间,账户的借方发生额合计数与贷方发生额合计数是否相等,判断账户记录是否正确的一种方法。
全部账户的借方本期发生额合计=全部账户的贷方本期发生额合计二余额法余额法就是根据借方余额合计数与贷方余额合计数是否相等,判断账户记录是否正确的一种方法。
全部账户的借方余额合计=全部账户的贷方余额合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