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理拉开收入差距
优化人力资源配置- 促进企业持续发展
胡广志
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化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改变了旧的收入分配格局,打破了平均主义“大锅饭” ,引起了地区之间、行业之间、不同所有制单位之间收入差距。
合理适度的收入差距,对于推动社会经济发展具有积极意义,对优化企业人力资源配置具有促进作用。
一、合理适度的分配差距,有利于调动人民群众的生产积极性,有利于促进生产力发展。
改革以前,我国分配领域平均主义盛行,“干与不干、干多干少、干好干坏一个样” ,实际上是鼓励落后,束缚了生产力的发展。
改革开放以后,党和政府的适当拉开收入差距的政策,克服了平均主义最大的分配不公问题,从分配机制上解除了束缚生产力发展的桎梏,发挥了分配的激励作用,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
二、合理适度的分配差距,有利于鼓励知识创新、科技创新。
知识、科技创新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强大动力。
推动知识、
科技创新,仅靠精神鼓励还不能充分调动人们特别是科技人员的积极性,还必须有相应的物质鼓励手段,使收入分配成为人们进行创新的物质基础和动力。
合理的收入差距是体现知识创新和科技创新价值的尺度,承认创新价值,并给予相应报酬,促进知识创新和科技创新。
三、合理适度的分配差距,不会造成“两极分化”,相反, 它有利于促进实现共同富裕。
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和最终目标,但不是平均富裕,也不是同时同等同步富裕。
人为地实行平均主义的
“共同富裕”只能导致共同贫穷、共同落后。
要实现共同富裕,就必须允许和鼓励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通过诚实劳动先富起来,先富带后富,才能实现共同富裕。
存在合理适度的收入差距,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
如果不能科学地认识先富与共富的辩证关系,一看到有人先富起来就眼红, 就大惊小怪,顽固坚持平均主义,必然会重犯历史错误
四、合理适度的分配差距,能有效运用经济手段,促进优化人力资源配置。
不同地区、不同行业、不同企业收入分配差距,绝不是不按客观实
际人为规定的,而是由不同地区、不同行业、不同企业的生产力水平决定的。
企业内部拉开收入差距也不能人为规定,只有正确贯彻按劳分配,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生产要素参与分配的原则,按经济规律办事,才能建立并运行科学合理的分配机制,打破平均主义大锅饭,合理适当的收入差距,可以充分利用经济杠杆,利益驱动,优化人力资源配置。
今年工厂的改革,在人力资源配置工作上,注重运用经济手段,合理适当拉开不同工作岗位收入差距,盘活人力资源。
工厂对新成立的技术中心设计开发人员实行的岗位业绩工资制,是发现人才、挖掘人才潜能的手段。
给员工创造了充分发挥才能的条件和机会。
对新成立机构实行的准备岗办法,是给人才流动创造的蓄水池,准备岗人员随时都有竞争上高岗的机会,高岗上的人员不努力或其他原因,也可能成为准备岗人员。
高岗与准备岗的收入拉开了差距,对调动员工生产工作积极性、科技创新积极性都将产生积极影响。
对不断提高员工队伍素质也将起到促进作用。
深化改革,建立健全收入分配的激励机制,深化对科技、
劳动和劳动价值的认识,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收入分配制度,使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有机结合起来。
合理拉开收入分配差距,使劳动者所得报酬与其贡献挂钩,使劳动者投入的资本、智力、技术、劳动力等要素得到相应的回报,充分调动员工的主动性、创造性和积极性,从而推进企业发展,不断提高企业的科技开发能力、市场竞争能力和抗御风险能力,把企业的蛋糕做大,进而不断提高全体员工的收入水平。
(作者单位:唐山机车车辆厂体改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