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06-电连接安装施工作业指导书.

06-电连接安装施工作业指导书.

西成客运专线XCSDJC-1-2标段接触网工程编号:电连接安装施工作业指导书单位:编制:审核:批准:中国铁建电气化局集团有限公司西成客运专线四川段四电工程指挥部二○一五年九月六日发布二○一五年九月七日实施西成客运专线接触网工程电连接安装施工作业指导书1.适用范围本作业指导书适用于新建西成铁路客运专线川陕省界至江油站段接触网电连接安装施工。

2.作业准备2.1内业技术准备熟悉施工组织设计;组织技术人员学习设计图纸和相关设计文件,熟练掌握国家规范、技术标准及厂家提供的安装指导手册;施工前制定当天施工计划,制定施工安全保障措施;对施工人员进行技术交底和培训,组织专业的电连接安装小组;相关施工人员经过专业培训,考核合格后上岗。

2.2外业技术准备在施工前确认电连接的安装位置,根据现场情况测量出电连接安装的长度,安装工具及材料满足设计要求。

3.技术要求3.1电连接安装包括:非绝缘关节电连接、绝缘关节电连接、线岔电连接、隔离开关引线电连接、避雷器引线、供电线引线等。

3.2安装电连接处承力索与接触线结构高度小于等于1m时采用“C 型”安装,大于1m时采用“S”型安装。

3.3“C型”和“S”型电连接安装示意图如下:“C型”电连接安装示意图“S”型电连接安装示意图3.4承力索和接触线均应在加上张力且定位和吊弦安装完成,承导线二次落锚后,方可安装电连接,电连接线的长度根据现场实际位置确定,具体计算方法如下:(1)根据安装图和现场实际情况查出d1和d2之和;(2)现场测量出电连接安装置位置(以工作支为主)处两承力索水平距离;(3)根据测量结果,在表1中查出A 值;20406080100120140160180200200304664831031221421621812013004053698710612514416418320340050617692110128147166186205500617083981151331511701892086007280911061211381561741932127008390100113128144161179197216800941001101221361511671842022209001051111191311441581741902082251000116122129140152166181197213231110012813214014916117418920422023712001401431511591711831972122272441300151154161169180191205219234250140016216617117918920121322724125715001731771821901992102222352492641600185188193200209219231244257271表1:长度A(cm)两悬挂间距离C(cm)d1+d2两中锚点之间的距离(m)+32.5+37.5+42.5+47.5+52.5+57.5+62.5+67.5+72.5+77.5+80--+22.5+17.5+12.5+7.5+2.5-2.5-7.5-12.5-17.5-22.5-27.5-32.5-37.5200023579101214151718202330003581013151820232627313440003710141720242731343641465000491317212630343843455157600051015202631364146515461697000612182430364248546062718080007142027344148546168718292900081523313846546169778092103100009172634435160687785891021151100091928374756657584949811212612000102031415161718292102107122138130001122334455667788991111161331491400012243648607183951071191251431611500013263851647789102115128134153172160014274154688295109122136143163184+27.5安装温度(℃)表2:水平偏移S(cm)d1+d2两中锚点之间的距离(m)(4)根据安装时承力索的线材温度,在表2中查出线夹的偏移值S ;(5)根据长度计算公式L=h1+h2+A+105(单位:cm)计算出电连接的使用长度。

3.5如采用单根电连接则取消靠近主行车方向一组电连接。

非绝缘锚段关节的开口侧安装两根电连接线,交叉侧安装一根电连接线;绝缘锚段关节一侧安装隔离开关,另一侧安装一根电连接线。

3.6电连接线与承力索间采用同型电连接的单根铜线进行绑扎,绑扎应紧密不重叠,绑扎长度符合设计要求。

3.7电连接安装位置:道岔电连接距悬挂点10m左右,关节电连接距悬挂点12m左右(工作支弹性吊索外第一根吊弦前后500mm);现场安装位置发生变化时需根据实际情况重新校验吊弦长度。

3.8电连接线安装位置及线夹的规格型号符合设计要求,安装位置允许偏差±500mm。

3.9截取电连接线时,应用胶带缠绕截取两端,截取时采用带弧形刀口的剪切钳,防止截取时出现线头散开、变形现象。

3.10线夹间的预留根据下图操作:根据设计要求,L1、L2为两结构高度分别加350mm后得到的数据,其中包含绑扎长度,施工时先计算出L1、L2值,根据计算结果确定预留长度。

3.11压接模具与压力机必须配套使用,模具和压力机实行专人保管,登记使用。

模具使用后应对模具进行检查和养护,不得使用本体缺损和表面损伤的模具。

4.施工程序与工艺流程4.1施工程序电连接压接安装的施工程序为:现场测量及预制、安装电连接线、复测安装处接触线高度等、填写安装整正记录。

4.2工艺流程5.施工要求5.1测量根据计算公式,现场测量计算出每组电连接安装所需长度。

5.2预制根据现场测量数据对电连接线进行预配,在预配车间将线索拉出,根据测量数据截取线索长度(注意预留绑扎长度),截取时注意对线索端头进行绑扎,防止截取时线索散股。

5.3承力索电连接线夹压接安装①电连接线夹采用压接型电连接线夹,压接时必须采用供货商提供的专业压接工具及匹配的压接模。

按照产品使用手册中要求的压接工艺进行压接。

②根据安装示意图或装配图材料表检查零部件是否齐全;检查零件是否有影响使用的质量缺陷或变形;各零部件的型号是否一致。

③将压接处的承力索、电连接线表面及电连接线夹、中夹板压接面用砂带(或钢刷)打磨,去除零件及线索表面的氧化皮,露出金属光亮的本色(接触线线清洗长度不应小于连接长度的1.2倍);④将线夹本体挂在承力索压接处,电连接线穿过线夹,使线夹本体带有沟槽的一边在直径较小的一侧;穿入中夹板,中夹板圆弧应与相应的线索配合,并使打有标识的一侧朝外(注意分清电连接线夹及压接模型号)。

注意:下图为压块的定位及安装示意图,压块本体应与线夹本体平面相对,不可装反。

⑤用专用的液压机配相应的专用压接模具把线夹总成(线夹本体+压块)压到一起。

如下图所示:⑥注意事项:压块安装时,注意压块圆弧对应的线索;原则为小的圆弧对应细的线索,大的圆弧对应粗的线索;压块的平面部位应对应线夹本体内侧平面安装,不可装反;压接时,保证压块端面与线夹本体端面平齐。

压接时保证活动模具直至不能继续移动为止,并保持5秒钟,然后卸载,已保证压接足够紧密。

拆卸说明:①把相应的拆卸模装到专用压接头上。

②拆除方法如下图所示:③拆除操作时,切刀应对应电连接线端C 形缺口背面拆除,这样既可保证承力索安全,又使承力索电连接线夹从承力索上脱离。

④线夹与线索的夹持应牢固可靠; ⑤定期进行检查。

5.4接触线电连接线夹安装:①接触线电连接线夹示意图:②根据安装示意图或装配图材料表检查零部件是否齐全;检查零件是否有影响使用的质量缺陷或变形;各零部件的型号是否一致。

③将压接处的接触线、电连接线及电连接线夹内表面用砂带(或砂纸)打磨。

④将卡子卡在接触线的沟槽内,电连接线穿入线夹圆孔内,露出长度小于等于3mm,将电连接线夹穿在卡子。

5.5采用电动液压钳压接。

5.6按动开关,直至液压泵上的压力表指在70MPa,保压5秒钟,按动“OFF”开关,卸压。

压接时应保证线夹本体在模具型腔的中央位置,电连接线及卡子处在正确的位置。

5.6压接后应进行检查,应保证线夹本体、U型卡子、接触线、电连接线紧密压接在一起,不允许有压不实,线夹本体、U型卡子、接触线线夹部位出现缝隙现象,否则应拆除重新安装。

5.7接触线电连接线夹与线槽契合的U型螺纹卡子,从电连接线夹末端侧插入后,在另一端露出小于等于3mm左右,应保证平行压接于线槽内,不得出现一侧或者两侧被压出线槽的现象。

5.8压接后,接触线电连接线夹应端正,不得偏斜,电连接线夹与承力索、接触线的滑动荷载符合设计要求。

5.9电连接线安装后,应复测电连接线夹处接触线高度与最近吊弦处高度相等,施工允许偏差0-5mm。

注意事项:①压接时保证上下模具直至接触严密,上下模具间不得有间隙,并保持5秒钟,然后卸载,已保证压接足够紧密。

②边压接边注意观察,防止U型卡子不要从接触线线槽及线夹沟槽中滑脱。

③安装前,应仔细阅读电动液压泵和压接头的使用说明书,压接时电动液压泵应始终保持竖立状态,不能过渡倾斜或放倒,以免损伤泵。

压接头的销钉必须插到位,贯穿压接头量耳孔,不允许插入不到位现象,以免损伤压接头。

④同一悬挂接触线、承力索间的电连接线应垂直安装,承力索与接触线电连接线夹应在同一垂直面上。

⑤安装完成后,电连接线应完好,无松股和断股等现象。

⑥电连接线的安装应留有足够的裕量,以满足位移要求,电连接安装完毕后,不得影响受电弓的正常取流。

⑦接触线电连接线夹安装完毕后,仔细检查接触线与受电弓接触面是否有电力复合脂,安装完毕后必须将电力复合脂清理干净。

拆卸说明:①相应的拆卸模装在专用压接头上。

②拆卸示意图如下图:③拆除时,边压接边观察,防止模具刃口伤到接触线,在保证接触线的前提下,使接触线线夹从接触线上脱离。

6.劳动组织6.1劳动力组织方式:施工劳动组织根据情况对机械、工期及人员进行合理配置。

6.2施工人员应结合工期要求进行合理配置。

表6-1主要人员配置序号项目单位数量备注1 施工负责人人 1 负责全部安装工作2 安装人员人 6 一组3 作业车司机人 2 正、副司机各1人(条件成熟时采用作业车)4 防护人员人 27.材料要求7.1材料到达库房后管理人员应对对到货材料和铁道部检验站出具的检验通知单核对,检查检验通知单上面是否存在不合格产品,如有应对不合格产品进行挑选,单独存放禁止上道,对检验合格产品报相关单位进行报验。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