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华玉文化博物馆设计说明书稿)

中华玉文化博物馆设计说明书稿)

“中华玉文化博物馆”装修规划设计说明书2010年4月前言首先非常感谢镇平县政府、石佛寺镇政府的各级领导的信任,让我们参与“中华玉文化博物馆”项目的设计工作。

我代表河南国基设计装饰工程有限公司,向在座的各位领导、各位专家表示崇高的敬仰和衷心的感谢!我们接到参与该项目的竞标设计通知后,深感这个项目的重要性、社会影响性、历史责任性,立马组织设计团队,对该项目进行认真的研究;研究了丰富的玉文化知识和玉产业发展等;并联合北京大东设计策划团队,参与设计;并组织了考察团,对新疆和田玉博物馆、天津玉文化博物馆、北京历史博物馆、苏州博物馆、上海博物馆、河南博物馆进行了实地考察;拜会了河南博物馆馆长张文军教授;并邀请了河南大学历史系郑慧生教授、北京大学阎步克教授参与了该项目的设计指导工作;还得到了“中华玉文化博物馆”原建筑设计师,被国际上誉为中国八大杰出建筑设计师之一赵冰博士,在博物馆外观装修设计方面的指导。

下面,我将我们这次的设计成果向各位领导、各位专家做个汇报,敬请各位指导。

目录前言02 第一章重大的历史使命感04 第二章博物馆设计构思框架05第三章博物馆外观设计07 第四章博物馆的空间组织09 第五章博物馆公共大厅设计010 第六章博物馆展示区设计012 第七章博物馆其它功能区设计015 第八章博物馆的消防安全设计016第一章重大的历史使命感做有责任的人,做有责任的公司------这一直是我们河南国基设计装饰工程公司做人做事的座佑铭。

当5.12地震发生时,我公司以最快的速度决定,捐款10万元。

事隔三个月,国基又向省政府请缨,义务参与江油市的医院、学校的设计工作。

我们认为,当国家和民族需要我们的时候,也是我们的责任和使命吧!设计博物馆的装修是一件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大使命。

我们的设计团队也深感重大的历史使命感。

一个博物馆,其实就是挖掘地方文化,打造地方品牌,树立一个地区金色名片的平台。

它能够推动产业的高速发展,带动地方经济的腾飞.随着中国经济的全面腾飞,国内很多地方都在建设着不同类型的博物馆,旨在强化地方文化,强调地方特色,宣扬地方品牌。

在这一点上,博物馆的比较竞争也非常激烈。

我们规划装修改造后的博物馆应该也是“百年大计”,要有一定的高度,有极强的前瞻性。

首先要确定博物馆的定位,是镇平的玉博物馆,还是中国的玉博物馆,还是世界的玉文化博物馆呢?装修使用后,若干年后,当博物馆需要宣传时、当后人需要炫耀时、当网上需要传播时、当外宾、当首长需要参观时、当学者们寻找研究方向时,我们的“中华玉文化博物馆”号称“中国玉雕第一馆”建筑面积是多少?有多少个展馆组成?有多少个故事?有哪些之最?参观后能否为之震感、为之自豪、为之向往呢?所以,规划设计如何能够真正成为“中国玉雕第一馆”?如何能够在兄弟馆中脱颖而出?如何能够真正成为科技的、文化的、创新的、震撼的博物馆?是我们感到重大历史使命感。

第二章博物馆设计构思框架一、博物馆外围环境改变建筑虽是环境的主体,但建筑也只是环境的一部分,再优秀的建筑主体,如果没有有秩序的环境来衬托,这个建筑的形象顿然失色;再有文化主题的建筑主体,如果没有相应的文化环境,这个建筑难显其文化魅力;再伟大的建筑主体,如果没有理想的、有血统的建筑群来衬托,这个建筑难成其大。

局部与整体的观念并非始自今日,而自古有之。

古人曾把这种整体环境理解为多个单体建筑的相互关照,从而形成群体建筑,来成就其大宫大殿的建筑魂魄。

“建筑”作为稳定的不可移动的具体形象,总是要借助于周围环境恰当而和谐的布局才能获得完美的造型表现。

所以,要想改造好博物馆的外观形象,首先是从博物馆的外部环境上下功夫,改变博物馆大的外部形象和环境。

比如广场的重新规划,博物馆外围的建筑重新设计改造,统一文化形象等。

二、博物馆的文化氛围没有文化的建筑、没有文化的装修空间都是没有灵魂的,没有渗透力,没有生命力的空间。

我们所规划设计的博物馆空间,必须要有浓厚的主题文化氛围。

中原是中华民族文化的发祥地,了解中原文化就了解中华民族文化的核心;南阳是汉文化昌盛繁荣的发源地,了解南阳汉文化就了解了中原文化。

可见汉文化的巨大魅力,她不仅是南阳的文化魅力,也是中华民族的,世界的文化魅力。

我们要设计规划的是“中华玉文化博物馆”,我们有理由,更有资格宣扬我们的汉文化。

因此,我们想在整个博物馆的规划设计中,始终以汉文化作为设计的元素和主线,致力于打造浓厚的汉文化氛围。

三、把现代科技手段紧密地和博物馆设计结合在一起从钻木取火到如今的电子打火,从古人的徒步远行到如今的太空遨游,人类的进步史册上抒写着一个个科技神话。

2008的科技奥运,让我们目睹了现代科技与建筑空间设计的结合,感受了现代科技的巨大魅力。

因此,在这次设计中,从博物馆的外观改造到内部空间装饰,都要把现代科技装饰材料运用其中;把现代科技的灯光效果运用其中;把网络、数字化的设施引入博物馆的各个功能区。

打造网络化、数字化、时尚现代科技化的博物馆。

四、打造博物馆“博大”的空间形象《尚书》称博识多闻的人为“博物君子”;《汉书·楚元王传赞》中也有“博物洽闻,通达古今”之意。

从字义上说,博物馆首先要体现的是“博大”与“精深”,纵观我国近期新建的博物馆哪个不是万余平米,场面弘大,内容丰富,参观后无不给人一种震撼力。

我们新改造的“中华玉文化博物馆”,应该是有文化、有内涵的、时空感觉历史悠久的,文化资源积淀丰厚浩瀚的、空间场面宏大的博物馆形象。

五、打造休闲型、趣味型的、时尚型的新型博物馆空间休闲、趣味、时尚是人类心灵深处的生态元素,也是现代人工作生活的一种新态度。

博物馆从某种意义上说,也是人们学习、旅游、休闲的景点,所以设计要依人为本:时尚的元素和色彩和空间设计完美结合;为游客设计舒适的休息空间;设计宽大、现代、舒适的卫生间;设计多处趣味性的观赏空间和娱乐空间;在整个博物馆空间中设计音响系统,让游客在休闲娱乐中身心愉快的参观和学习。

博物馆的空间限定和空间序列的演排,要有浓淡虚实、疏密大小、隔连藏露。

设计的象贝多芬的交响曲一样:有前奏、引子、高潮、回味、尾声,让每个走进博物馆的人都能从内心深处听出宏伟壮丽、华美舒缓的乐章来。

六、经济原则设计也是生产力,为甲方创造财富形象的同时,在达到预期的设计目的和品味的要求,为甲方节约开支,也是一个优秀设计团队的美德。

该项目的改造设计中,确定相应设计的标准,避免"过度设计""浮夸设计"造成不必要的浪费,不追求形式主义和盲目豪华,最大限度地为甲方节约。

第三章博物馆的外观设计中华玉文化博物馆的建筑造型,是以传统文化的“玉”字书写体为灵感----以大地为纸,以镇纸为架,落地有声,旋转叠层而起,架于镇纸而腾飞……一、形博物馆的形,除了玉字之说外,没有其它的冠名,是不利于其文化传播的,应该冠以传奇色彩的名字。

我们可以这样想想…….那笔一气哈成的书写体“玉”字,落地有声,旋转叠层而起,架于镇纸而腾飞--------象一只腾飞的“玉凤”。

玉凤,新石器时代的玉制品。

相传,殷商始祖契的母亲简狄,是在吃了玄鸟(即凤,当时也叫玉鸟)的蛋后,才生了契。

这就是“天命玄鸟,降而生商”的传说。

殷人也就自命为凤的后裔。

1976年河南省安阳殷墟妇好墓出土了这件文物,玉凤的出土为研究早期的凤鸟信仰提供了一份珍贵的材料。

这件玉凤身躯扁平,形体修长,亭亭玉立。

引颈回首,好像振翅欲飞,弯弯的身躯,外缘凸张,内缘凹曲,凤冠高耸,尖喙如鸡,长尾舒展,双翅微张,显得体态婀娜,灵动有致。

整件器物造型优美,线条流畅,玉质莹润,神态迷人。

冠之“玉凤于飞”的命题,象征着圆润智慧的玉之乡----石佛寺,正在以她开放、柔性、美丽的姿态腾飞而起,走向世界。

那笔一气哈成的书写体“玉”字,落地有声,旋转叠层而起,架于镇纸而腾飞--------象一只腾飞的“玉龙”。

【名称】:玉龙新石器时代玉作品玉龙呈墨绿色,体卷曲,平面形状如一“c”字,整个龙体恰如一条即将出水的巨龙,正翻腾而起,气势雄浑。

龙之故乡,龙的传人,龙是中华民族精神的象征,它的身上寄托了力量、希望和中国人对美好生活的憧憬。

同任何一种“神圣之物”一样,龙的形像也来源于先民对于“图腾”的崇拜。

古代人多把对自然界的畏惧和对美好生活的希冀用一种徽号或保护神来代表,黄帝的后裔就用龙作为标记,称自己是“龙的传人”。

后世的帝王也借龙来神化自己,龙在中国人的心目中越来越居于崇高的地位。

冠以“玉龙腾飞”的命题,象征着龙举云兴的玉乡---石佛寺镇,正以他斗志昂扬的奋斗精神奋发前进、以他雄健的姿态欢迎四方来宾,营造了石佛寺正在飞腾的发展景象。

这两个命题可由领导和专家们确定。

二、势力量威力-----<<辞海>>视野开阔、风景优雅、秀外慧中的玉文化广场的尽头,那一层层、一段段结实美丽的阶梯高高迭起。

中华玉文化博物馆建筑外观以“玉凤于飞”或“玉龙腾飞”的构思主题,来表达玉文化的精神与气质。

博物馆居中升起、层叠出挑,成为凝聚“玉”字元素、象征玉文化精神的雕塑感造型主体;博物馆南北展开,以舒展的平台基座的形态映衬,站立于层次丰富的玉文化广场;二者互为对仗、互相补充,共同组成表达出博物馆主题的统一整体,展现出博物馆雄浑豪放的壮观场面。

广场的两侧,高大威猛的汉阙站立两排。

汉阙是汉文化的代表元素,在汉代大多建在宫殿的门口,显示其威严的元素。

在这里,我们把每个汉阙的四周都安上了玉璧,让汉阙和玉文化有机结合;“玉”字建筑主体的竖向墙面,将汉文化的元素图案浮雕在汉白玉石板上,干挂于墙面。

让强大的汉文化元素渗透其中,彰显博物馆博大的文化底蕴。

新改建的博物馆,借以原有形态,改造博物馆周围的水系,把比作“镇纸”形状的矩形建筑的西段设计成高大的山石,再做成高山流水状,与“玉”字建筑主体和谐相融,强调了山石的体块关系。

博物馆主体雄奇苍劲、挺拔硬朗,自然成就了远古的传奇故事------高山流水觅知音。

如果博物馆周围的建筑都能改造的话,就能和广场、博物馆一起构成“中华玉文化博物馆”的建筑群落。

就可以向世人公布,该博物馆的占地面积、建筑主题与特色、展示规模等,从而形成博物馆自身的雄伟态势。

第四章博物馆的空间组织空间组织就是空间的组合,利用设计手段,在空间中设定设计的语言与人对话、传递信息,以左右人们的前进方向和游看路线。

一、各展示功能区的空间划分根据博物馆现有的空间结构,结合导游交通路线,把博物馆从大方面分为两大块;公共功能空间、玉文化展示功能空间。

公共功能空间划分为:博物馆入口门厅、博物馆主大厅、玉产业专题区、“中国玉雕第一馆”厅廊、学术报告厅、游客留言娱乐区、领导关怀长廊、玉文化多媒体博物馆、公共卫生间、公共休息区、玉精品纪念商品区等十一大空间。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