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初级维修电工培训大纲

初级维修电工培训大纲

初级维修电工培训大纲1。

课程任务和说明总体目标培养具备以下条件的人员:掌握维修电工基础知识,能够运用维修电工基本技能独立完成一般常用机械设备和电气系统线路及器件等的安装、调试及维修等常规工作。

2 理论知识培训目标依据《维修电工国家职业标准》中对初级维修电工的理论知识要求,通过培训,使培训对象掌握维修电工的职业道德及相关法律法规知识,电子、电路基本概念,变压器和交、直流电动机工作原理等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等。

3 操作技能培训目标依据《维修电工国家职业标准》中对初级维修电工的操作技能要求,通过培训,使培训对象能够掌握电工常用工具材料的应用,能够根据技术要求进行电气故障检修、配线及安装、电气线路调试等基本技能,达到独立上岗操作的水平。

4.课时分配第一单元职业道德和直流电路6第二单元磁及电磁4第三单元正弦交流电路10第四单元半导体二极管和三极管12第六单元电子技术操作技能实例15第七单元电工测量基础知识24第八单元直流电流和电压的测量12第九单元交流电流和电压的测量12第十单元功率和电能的测量6第十一单元万用表和兆欧表6第十二单元电工常用工具及材料20第十三单元低压电器6第十四单元动力及照明8第十五单元电气安全技术6第十六单元低压电器及动力照明操作技能实例24第十七单元变压器14第十八单元交流异步电动机8第十九单元电机及变压器操作技能实例20第二十一单元交流异步电动机控制电路27每单元课时安排包括讲授理论知识,复习和实际操作练习总课时数:240课时。

5.教学建议: 培训人员往往受制于年龄、基础、阅历等,一般对知识、技能的掌握很粗,实训时一般学生在实验板上照图能接出线路即可,但实验板跟实际生活中的应用相比是大大简化的,学生踏入社会仍然无法适应岗位要求。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重点探讨维修电工基础教学,教师应该以实用为导向,引导学生理解线路原理、掌握接线标准和规范、了解一些基础的电气标准,有个规范、标准的概念对专业技术人员来说终身受益,也才会有终身学习、不断提升的基础和积极主动性.教学内容:第一篇电工基础第一单元直流电路第一节电路及基本物理量一、电路和电路图二、电路中的物理量1、电流。

2、电流密度.三、电阻和电阻率第二节欧姆定律一、部分电路欧姆定律二、全电路欧姆定律三、电路的三种状态1、通路。

2、断路。

3、短路。

第三节电阻的串联、并联及混联一、电阻的串联电路二、电阻的并联电路三、电阻的混联电路1、画等效电路简图,计算等效电阻.2、电阻混联的计算。

第四节电功及电功率一、电功及电功率1、电功.2、电功率。

3、负载获得最大功率的条件.二、焦耳—楞次定律三、负载的额定值第五节基尔霍夫定律一、基尔霍夫第一定律二、基尔霍夫第二定律第六节电位及电位的计算一、电位二、电位差第七节电容器一、电容器及电容量二、电容器的各和主要指标三、电容器的串联、并联和混联第二单元磁及电磁第一节电流的磁场一、磁的基本知识1、磁铁及其性质.2、磁场及磁感线。

二、电流的磁场1、直线电流产生的磁场。

2、环形电流产生的磁场。

第二节磁场及基本物理量一、磁通二、磁感应强度三、磁导率第三节磁场对电流的作用一、磁场对通电直导线的作用二、磁场对通电线圈的作用1、线圈平面及磁感应线平行。

2、线圈平面及磁感应线垂直。

第四节磁化及磁性材料一、物质的磁化二、磁导率及铁磁材料的分类及特点1、软磁材料。

2、硬磁材料。

三、铁磁物质的磁化曲线1、起始磁化曲线。

2、铁磁物质的磁滞特性。

第五节电磁感在定律一、电磁感应现象及其产生条件二、楞次定律三、法拉第电磁感定定律四、自感现象、自感系数五、互感现象、互感电动势、同名端1、互感现象和互感电动势。

2、同名端.第三单元正弦交流电路第一节正弦交流电的基本概念一、交流电二、正弦交流电的产生三、正弦交流电的三要素1、正弦交流电的大小。

2、正弦交流电的变化速度。

3、正弦交通电的变化起点四、正弦交流电的有效值五、正弦交流电的相位差第二节正弦交流电的三种表示法一、解析法二、波形图法三、相量图第三节单相交流电路一、纯电阻电路1、电流及电压的相位关系。

2、电流及电压的数量关系。

3、功率.二、电感及纯电感电路1、电流及电压的相位关系.2、电压及电流的频率关系。

3、电流及电压的数量关系。

4、功率三、电容器及纯电容电路1、电流及电压的相位关系。

2、电流及电压的频率关系。

3、电路及电压的数量关系.4、功率.第四节 P-L串联电路一、电流及电压的频率关系。

二、电流及电压的相位关系。

三、电流和电压的数量关系.四、功率.五、提高功率因数的意义和一般方法第五节 R-L—C串联电路第六节涡流及集肤效应一、涡流二、集肤效应第七节三相交流电路一、三相交流电二、三相电动势的产生三、三相四线制四、三相负载的连接方式1、三相负载的星形联结。

2、三相负载的三角形联结。

3、三相负载的功率第二篇电子技术基础第四单元半导体二级管和三级管第一节半导体的基础知识一、半导体的导电特性二、本征半导体和共价键结构三、本征激发和空穴导电四、N型半导体和P型半导体1、N型半导体。

2、P型半导体.第二节半导体器件的核心——PN结一、PN结的形成二、PN结的单向导电性1、PN结加上正向电压。

2、PN结加上反向电压。

第三节半导体二极管一、半导体二级管的结构二、二极管的伏安特性1、正向特性.2、反向特性。

3、反向击穿特性。

三、二极管的主要参数1、最大整流电流。

2、最高反向工作电压.3、反向电流。

四、二级管的型号及类型第四节特殊半导体二级管一、稳压管1、稳定电压UZ2、稳定电流I Z3、最大稳定电流I ZM4、最大允许耗散功率PM5、动态电阻rz6、电压温度系数二、发光二级管三、光敏二级管第五节半导体三级管一、三级管的基本结构和型号二、三级管的电流分配和放大作用1、三极管工作于放大状态时的接法2、三极管各电极的电流分配和电流放大作用三、三极管的特性曲线1、输入特性曲线。

2、输出特性曲线。

四、三级管的主要参数1、共发射极电流放大系数.2、极间反向电流参数。

3、极限参数.第六节基本放大电路一、共发射极电压放大电路的组成1、三级管V。

2、集电极负载电阻PC 。

3、直流电源EC4、基极偏流电阻RB.5、耦合电容C1和C2二、基本放大电路的工作原理1、静态工作点。

2、放大电路的工作原理及其波形。

三、放大电路的简单计算及分析1、静态工作点的计算.2、电压放大倍数的计算。

3、静态工作点及非线性失真。

第五单元直流稳压电源第一节整流电路一、单相半波整流电路1、电路组成.2、工作原理。

3、负载上的直流电压和电流的计算。

4、整流二极管的电流和最高反向电压的计算。

二、单相桥式整流电路1、电路的组成。

2、工作原理。

3、负载上的直流电压和电流的计算。

4、整流二极管的电流和最高反向电压的计算三、单相全波整流电路1、电路的组成。

2、工作原理。

负载上的直流电压和电源的计算.4、整流二极管的是源和最高反向电压的计算第二节滤波电路一、电容滤电路1、工作原理.2、输出电压的估算。

3、电容滤波的优缺点及应用场合。

二、电感滤波电路第三节稳压管稳压电路一、工作原理1、稳压管稳压电路的元件参数选择第四节简单串联型晶体管稳压电路一、简单串联型晶体管稳压电路的组成。

二、简单串联型晶体管稳压电路的工作原理第六单元电子技术操作技能实例第一节电子电路的手工锡焊工艺一、手工锡焊工具和材料1、手工锡焊工具。

2、锡焊的材料。

二、锡焊技术要求三、爆接步骤及方法第二节印制电器板的制作一、印制电路板的基本知识1、元器件的布置二、印制电路板的制作技能实训1、实训的器材、工具.2、实训的内容及步骤.第三节常用电子元器件及其简易测试一、电子元器件基本知识1、电阻器。

2、电容器。

3、电位器。

二、常用电子元器件的简易测试1、电阻器及电位器的测试.2、电容器的测试.3、二级管的测试。

4、三极管的外形识别及简易测试。

第四节直流稳压电源的安装、调试及故障处理一、实训目的及要求二、实训器材、工具及仪表1、器材.2、工具。

3、万用表1块。

4、单相调压器1台.三、直流稳压电源的电路图及其说明1、电子电路图的基本知识.2、直流稳压电源的电路工作原理.四、直流稳压电源的安装、调试及故障处理1、并联型稳压电路安装、调试及故障处理。

2、简易串联型晶体管稳压电路安装、调试及故障处理。

五、技术能训时注意事项第三篇电工仪表及测量第七单元电工测量基础知识第一节电工仪表的分类及符号一、电工仪表的分类1、指示仪表.2、比较仪表.3、其他电工仪表。

二、电工指示仪表的符号三、电工指示仪表的分类1、按照被测量对象分类。

2、按照仪表工作原理分类。

3、按照工作电流的种类分类。

4、按照仪表准确度等级分类。

5、按照使用环境条件分类。

6、按照防御外磁场或外电场影响的等级分类。

7、按外壳防护性能分类。

8、按照使用方式分类.第二节常用电工仪表的结构和工作原理一、磁电系仪表的结构及工作原理1、磁电系仪表的结构。

2、磁电系仪表的工作原理分析。

3、磁电系仪表的特点和用途。

二、电磁系仪表1、电磁系仪表的结构。

2、电磁系仪表的工作原理。

3、电磁系仪表的特点和用途。

三、电动系仪表1、电动系仪表的结构。

2、电动系仪表工作原理。

3、电动系仪表的特点和用途. 第三节测量误差及减小测量误差的方法一、测量误差的分类。

1、系统误差.2、随机误差。

3、疏忽误差.二、测量误差的表示方法1、绝对误差。

2、相对误差。

3、引用误差.三、减小测量误差的方法1、减小基本误差。

2、减小附加误差。

3、减小测量方法误差。

第八单元直流电流和电压的测量第一节直流电流的测量一、直流电流表的组成和量程的扩展二、直流电流表的使用方法1、直流电流表的接线方法。

2、直流电流表量程的选择。

3、电流表内阻对测量的影响。

第二节直流电压的测量一、直流电压表的组成和量程的扩大二、电压表的使用方法1、电压表的接线。

直流电压表量程的选择。

三、直流电压表的内阻对测量值的影响。

第九单元交流电流和电压的测量第一节交流电流的测量一、交流电流表的组成二、电流互感器。

1、电流互感器的结构及工作原理。

2、使用电流互感器的注意事项。

三、交流电流表的使用方法1、交流电流表的接法。

2、交流电流表的量程选择。

四、钳形电流表第二节交流电压的测量一、交流电压表的组成二、电压互感器。

1、电压互感器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2、使用电压互感器的注意事项.三、交流电压表的使用方法1、交流电压表的使用方法。

2、交流电压表量程的选择。

第十单元功率和电能的测量第一节功率的测量一、功率表的组成及其工作原理。

二、功率表的接线三、功率表的量程扩大及读数1、功率表的量程扩大。

2、功率表的读数。

3、接有互感器的功率表量程扩大及读数。

四、功率表的使用注意事项。

1、功率表量程的选择。

2、功率表的接线方式选择。

五、低功率因数功率表第二节交流电能的测量一、感应系仪表1、感应系仪表的结构。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