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计算机控制系统复习题答案

计算机控制系统复习题答案

《计算机控制系统》课程复习题答案、知识点:计算机控制系统的基本概念。

具体为了解计算机控制系统与生产自动化的关系;掌握计算机控制系统的组成和计算机控制系统的主要特性;理解计算机控制系统的分类和发展趋势。

回答题:1. 画出典型计算机控制系统的基本框图;答:典型计算机控制系统的基本框图如下:2. 简述计算机控制系统的一般控制过程;答:(1)数据采集及处理,即对被控对象的被控参数进行实时检测,并输给计算机进行处理;(2)实时控制,即按已设计的控制规律计算出控制量,实时向执行器发出控制信号。

3. 简述计算机控制系统的组成;答:计算机控制系统由计算机系统和被控对象组成,计算机系统又由硬件和软件组成。

4. 简述计算机控制系统的特点;答:计算机控制系统与连续控制系统相比,具有以下特点:⑴计算机控制系统是模拟和数字的混合系统。

⑵计算机控制系统修改控制规律,只需修改程序,一般不对硬件电路进行改动,因此具有很大的灵活性和适应性。

⑶能够实现模拟电路不能实现的复杂控制规律。

⑷计算机控制系统并不是连续控制的,而是离散控制的。

⑸一个数字控制器经常可以采用分时控制的方式,同时控制多个回路。

⑹采用计算机控制,便于实现控制与管理一体化。

5. 简述计算机控制系统的类型。

答:(1)操作指导控制系统;(2) 直接数字控制系统; (3) 监督计算机控制系统(4) 分级计算机控制系统 二、知识点:计算机控制系统的硬件基础。

具体为了解计算机控制系统的过程通道与接口;掌握采样和保持电路的原理和典型芯片的应 用,掌握输入/输出接口电路:并行接口、串行接口、 A/D 和D/A 的使用方法,能根据控制系统的要求选择控制用计算机系统。

回答题:1. 给出多通道复用一个 A/D 转换器的原理示意图。

2. 给出多通道复用一个 D/A 转换器的原理示意图。

3. 例举三种以上典型的三端输出电压固定式集成稳压器。

答:W78系列,如 W7805 7812、7824 等;W79系列,女口 W7805 7812、7824 等4. 使用光电隔离器件时,如何做到器件两侧的电气被彻底隔离?答:光电隔离器件两侧的供电电源必须完全隔离。

5. 说明隔离电源的基本作用。

答:为了实施隔离技术,隔离电源可以为被隔离的各个部分提供独立的或相互隔离 的电源供电,以切断各个部分间的电路联系。

6. 什么是采样或采样过程?答:采样或采样过程,就是抽取连续信号在离散时间瞬时值的序列过程,有时也称 为离散化过程。

徹型计算机接口⅛晡A/D 转换 电路采样/ 保持 •雒放大微型计算机丿, ” •通道选掙调理 电路CXf=I J 2r -j fl⅛⅛ 保持电吝7. 简述典型的计算机控制系统中所包含的信号形式。

答:⑴连续信号。

(2) 模拟信号。

(3) 离散信号。

(4) 采样信号。

(5) 数字信号。

8. 根据采样过程的特点,可以将采样分为哪几种类型?答:根据采样过程的特点,可以将采样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1) 周期采样。

指相邻两次采样的时间间隔相等,也称为普通采样。

(2) 同步采样。

如果一个系统中有多个采样开关,它们的采样周期相同且同时进行采样。

(3) 非同步采样。

如果一个系统中有多个采样开关,它们的采样周期相同但不同时开闭。

(4) 多速采样。

如果一个系统中有多个采样开关,每个采样开关都是周期采样的,但它们的采样周期不相同。

(5) 随机采样。

若相邻两次采样的时间间隔不相等。

9. 什么是信号重构?答:把离散信号变为连续信号的过程,称为信号重构,它是采样的逆过程。

10. 写出零阶保持器的传递函数。

1 一-Z S答:零阶保持器的传递函数为H o(S)==。

S11. 引入零阶保持器对系统开环传递函数的极点有何影响?答:零阶保持器的引入并不影响开环系统脉冲传递函数的极点。

12. 简述采样定理的基本内容。

答:采样定理:如果连续信号f(t)具有有限频谱,其最高频率为「max,则对f(t)进行周期采样且采样角频率- 2 'max时,连续信号f (t)可以由采样信号f* (t)唯一确定,亦即可以从f * (t)无失真地恢复f (t)。

13. 简述连续信号的定义。

答:连续信号是在整个时间范围均有定义的信号,它的幅值可以是连续的,也可以是断续的。

14. 简述离散信号的定义。

答:模拟信号是在整个时间范围均有定义的信号,它的幅值在某一时间范围内是连续的。

模拟信号是连续信号的一个子集,在大多数场合与很多文献中,将二者等同起来,均指模拟信号。

15. 简述采样信号的定义。

答:采样信号是离散信号的子集,在时间上是离散的、而幅值上是连续的。

在很多场合中,我们提及离散信号就是指采样信号。

16. 简述数字信号的定义。

答:数字信号是幅值整量化的离散信号,它在时间上和幅值上均是离散的。

三、知识点:数字控制器的模拟化设计方法。

具体为介绍数字控制器的模拟化设计方法,掌握模拟控制器与数字控制器的转换方法,掌握数字PID 控制器的设计方法及存在的问题、改进的办法。

回答题:1. 简述比例调节作用。

答:比例调节器对偏差是即时反应的,偏差一旦出现,调节器立即产生控制作用,使输出量朝着减小偏差的方向变化,控制作用的强弱取决于比例系数K P O比例调节器虽然简单快速,但对于系统响应为有限值的控制对象存在静差。

加大比例系数K P可以减小静差,但是K P过大时,会使系统的动态质量变坏,引起输出量振荡,甚至导致闭环系统不稳定。

2. 简述积分调节的作用答:为了消除在比例调节中的残余静差,可在比例调节的基础上加入积分调节。

积分调节具有累积成分,只要偏差e不为零,它将通过累积作用影响控制量U从而减小偏差,直到偏差为零。

积分时间常数T I 大,则积分作用弱,反之强。

增大T I 将减慢消除静差的过程,但可减小超调,提高稳定性。

引入积分调节的代价是降低系统的快速性。

3. 简述微分调节的作用答:为加快控制过程,有必要在偏差出现或变化的瞬间,按偏差变化的趋向进行控制,使偏差消灭在萌芽状态,这就是微分调节的原理。

微分作用的加入将有助于减小超调,克服振荡,使系统趋于稳定。

4. 为什么会出现比例和微分饱和现象?答:当给定值发生很大跃变时,在PID 增量控制算法中的比例部分和微分部分计算出的控制增量可能比较大(由于积分项的系数一般小得多,所以积分部分的增量相对比较小)。

如果该计算值超过了执行元件所允许的最大限度,那么,控制作用必然不如应有的计算值理想,其中计算值的多余信息没有执行就遗失了,从而影响控制效果。

5. 如何消除比例和微分饱和现象?答:抑制比例和微分饱和的办法之一是用积分补偿法”。

其中心思想是将那些因饱和而未能执行的增量信息积累起来,一旦有可能再补充执行。

6. 增量型PID控制算式具有哪些优点?答:(1)计算机只输出控制增量,即执行机构位置的变化部分,因而误动作影响小。

⑵在i时刻的输出Ui ,只需用到此时刻的偏差,以及前一时刻、前两时刻的偏差e-i、θi-2和前一次的输出值U i-i ,这大大节约了内存和计算时间。

⑶在进行手动一自动切换时,控制量冲击小,能够较平滑地过渡。

7. 如何利用试凑法调整PID算法的参数?答:(1)先整定比例部分:将比例系数KP由小调大,并观察相应的系统响应趋势,直到得到反应快、超调小的响应曲线。

(2) 如果在比例调节的基础上系统的静差不能满足设计要求,则需加入积分环节。

(3) 如果即使有比例积分控制器消除了偏差,但动态过程仍不令人满意,则可以加入微分环节,构成PID控制器。

在整定时,可先置微分时间系数TD为零,在第二步整定的基础上,增大微分时间系数TD ,同时相应地改变比例系数KP和积分时间系数TI ,逐步试凑,以获得满意的调节效果和控制参数。

8. 何为积分饱和现象?答:在标准PID位置算法中,控制系统在启动、停止或者大幅度提降给定值等情况下,系统输出会出现较大的偏差,这种较大偏差,不可能在短时间内消除,经过积分项累积后,可能会使控制量U(k)很大,甚至超过执行机构的极限U maX o另外,当负误差的绝对值较大时,也会出现U<U min的另一种极端情况。

显然,当控制量超过执行机构极限时,控制作用必然不如应有的计算值理想,从而影响控制效果。

这类现象在给定值突变时容易发生,而且在起动时特别明显,故也称“起动效应”。

9. 如何消除积分饱和现象?答:减小积分饱和的关键在于不能使积分项累积过大。

因此当偏差大于某个规定的门限值时,删除积分作用,PID控制器相当于一个PD调节器,既可以加快系统的响应又可以消除积分饱和现象,不致使系统产生过大的超调和振荡。

只有当误差e在门限;之内时,加入积分控制,相当于PID控制器,则可消除静差,提高控制精度。

10. 等效离散化设计方法存在哪些缺陷?答:等效离散化设计方法存在以下缺陷:(1) 必须以采样周期足够小为前提。

在许多实际系统中难以满足这一要求。

(2) 没有反映采样点之间的性能。

特别是当采样周期过大,除有可能造成控制系统不稳定外,还使系统长时间处于“开环”、失控状态。

因此,系统的调节品质变坏。

(3) 等效离散化设计所构造的计算机控制系统,其性能指标只能接近于原连续系统(只有当采样周期T=O时,计算机控制系统才能完全等同于连续系统),而不可能超过它。

因此,这种方法也被称为近似设计。

计算题:1. 用后向差分法求下列模拟控制器的等效数字控制器,设采样周期G C (S)解:2.用双线性变换法求下列模拟控制器的等效数字控制器,设采样周期T=0.5S 。

G C (S)=5(1 丄 S)2S解:225.625z -38.75Z 15.625Z^3. 某连续控制系统的校正装置的传递函数为试分别用前向差分法和后向差分法求该装置的递推输出序列(设输入为 e(t),输出为u(t))。

解:前向差分4. 已知某连续控制器的传递函数为试用双线性变换法求出相应的数字控制器的脉冲传递函数 D(Z),其中T=1s o解:应用双线性变换2 z -1S z 1T=Is 。

D(Z) =G e (S)S3z-1 2z —1D(Z)=G C (S) SJ(ZJ)D(S)=1 T 1S 1 T2 ST I (T-T I )z 」 T 2 (T-T 2)Z j一U(Z) ^E(Z )后向差分D(Z) -G C (S)1T IT -TI^U (Z) 1 Z-S厂T 2 T -T 2Z AE(Z) U iT 2 T 2 TUJ 宁T 2 T T l T T 2e 」D(S)它D(Z) =G C (S)S 旱=2D(SrSS r 22(z 2 2z 1)(;4,n4)Z 2(2∙ : -8)z ( : -4 ∙n 4)5. 已知某连续控制器的传递函数为G C (S)J 015s0.05s写出等效的递推型数字 PID 控制器的差分形式。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