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计算机控制系统试题及答案

计算机控制系统试题及答案

计算机控制系统试卷一答案一、简答题(每小题5分,共50分)1、画出典型计算机控制系统的基本框图。

答:典型计算机控制系统的基本框图如下:2、根据采样过程的特点,可以将采样分为哪几种类型?答 (1) 周期采样指相邻两次采样的时间间隔相等,也称为普通采样。

(2) 同步采样如果一个系统中有多个采样开关,它们的采样周期相同且同时进行采样,则称为同步采样。

(3) 非同步采样如果一个系统中有多个采样开关,它们的采样周期相同但不同时开闭,则称为非同步采样。

(4) 多速采样如果一个系统中有多个采样开关,每个采样开关都是周期采样的,但它们的采样周期不相同,则称多速采样。

(5) 随机采样若相邻两次采样的时间间隔不相等,则称为随机采样。

3、简述比例调节、积分调节和微分调节的作用。

答:(1)比例调节器:比例调节器对偏差是即时反应的,偏差一旦出现,调节器立即产生控制作用,使输出量朝着减小偏差的方向变化,控制作用的强弱取决于比例系数K P。

比例调节器虽然简单快速,但对于系统响应为有限值的控制对象存在静差。

加大比例系数K P可以减小静差,但是K P过大时,会使系统的动态质量变坏,引起输出量振荡,甚至导致闭环系统不稳定。

(2)积分调节器:为了消除在比例调节中的残余静差,可在比例调节的基础上加入积分调节。

积分调节具有累积成分,只要偏差e不为零,它将通过累积作用影响控制量u,从而减小偏差,直到偏差为零。

积分时间常数T I大,则积分作用弱,反之强。

增大T I将减慢消除静差的过程,但可减小超调,提高稳定性。

引入积分调节的代价是降低系统的快速性。

(3)微分调节器:为加快控制过程,有必要在偏差出现或变化的瞬间,按偏差变化的趋向进行控制,使偏差消灭在萌芽状态,这就是微分调节的原理。

微分作用的加入将有助于减小超调,克服振荡,使系统趋于稳定。

4、线性离散控制系统稳定的充要条件是什么?答:线性离散控制系统稳定的充要条件是:闭环系统特征方程的所有根的模|z i|<1,即闭环脉冲传递函数的极点均位于z平面的单位圆内。

5、为什么会出现比例和微分饱和现象?答:当给定值发生很大跃变时,在PID增量控制算法中的比例部分和微分部分计算出的控制增量可能比较大(由于积分项的系数一般小得多,所以积分部分的增量相对比较小)。

如果该计算值超过了执行元件所允许的最大限度,那么,控制作用必然不如应有的计算值理想,其中计算值的多余信息没有执行就遗失了,从而影响控制效果。

二、已知系统的差分方程为 (10分))2()1()(-=-+k r k y k y输入信号是⎩⎨⎧<≥=0001)(k k k r初始条件为1)0(=y ,试写出输出脉冲序列()y k 。

解:1)0(=y1)0()1()1(-=--=y r y 2)1()0()2(=-=y r y 1)2()1()3(-=-=y r y 2)3()2()4(=-=y r y 1)4()3()5(-=-=y r y…三、设被控对象传递函数为)1()(+=s s Ks G p ,在对象前接有零阶保持器,试求广义对象的脉冲传递函数。

(10分) 解:广义对象传递函数)1(1)(+-=-s s Ks e s G Ts对应的脉冲传递函数为[])1)(1(111)1( 1111)1()1()1(1)1( )1(1)()(111111211121-------------------⎥⎦⎤⎢⎣⎡-+-+--+=⎥⎦⎤⎢⎣⎡-+----=⎥⎦⎤⎢⎣⎡+-=⎥⎦⎤⎢⎣⎡+-==z e z z T e e Te z T e K z e z z Tz z K s s Z z K s s K s e Z s G Z z G T T T T TT Ts 四、已知被控对象传递函数为)11.0)(18(20)(++=s s s G试用“二阶工程最佳”设计法确定模拟控制器G c (s ),并用后向差分法给出等效的数字控制器形式。

(10分)解:经动态校正后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为)11.0)(18(20)()()()(0++==Φs s s G s G s G s c c应选择G c (s)为PI 控制器,其基本形式为sT s s G I c 1)(+=τ为使PI 控制器能抵消被控对象中较大的时间常数,可选择8=τ则有)11.0(201)11.0)(18(2018)()()(0+=+++==Φs s T s s s T s s G s G s II c根据二阶工程最佳设计法则,应有⎪⎩⎪⎨⎧==222211.0220T T T I解之得4=I T于是得到模拟控制器的传递函数为)811(2)11(418)(ss K K s s s G I P c +=+=+=对以上的模拟PI 控制器,根据后向差分近似的等效变换方法,得等效的数字控制器:11)81(2)()(11--+==--=z z Ts G z D Tz s c 五、已知广义被控对象:)1(11)(+-=-s s s e s G Ts , 给定T=1s (20分)针对单位斜坡输入设计最小拍有纹波控制系统, 并画出系统的输出波形图。

解:由已知条件,被控对象含有一个积分环节,有能力产生单位斜坡响应。

求广义对象脉冲传递函数为[])368.01)(1()718.01(368.0 1111)1()1()1(1)1( )1(11)()(1111111211121--------------+=⎥⎦⎤⎢⎣⎡-+----=⎥⎦⎤⎢⎣⎡+-=⎥⎦⎤⎢⎣⎡+-==z z z z z e z z z z s s Z z s s se Z s G Z z G Ts 可以看出,G(z)的零点为-0.718(单位圆内)、极点为1(单位圆上)、0.368(单位圆内),故u=0,v=0(单位圆上除外),m=1。

根据稳定性要求,G(z)中z=1的极点应包含在Φe (z)的零点中,由于系统针对等速输入进行设计,故p=2。

为满足准确性条件另有Φe (z)=(1-z -1)2F 1(z),显然准确性条件中已满足了稳定性要求,于是可设)()(1101--+=Φz c c z z2)1(1)1(110=+=Φ'=+=Φc c c c解得 1,210-==c c 。

闭环脉冲传递函数为212111)1()(1)(2)2()(------=Φ-=Φ-=-=Φz z z z z z z z e则 )718.01)(1()368.01)(5.01(435.5)()()()(1111----+---=ΦΦ=z z z z z G z z z D e 11223412()()()(2)234(1)z Y z R z z z z z z z z -------=Φ=-=+++- (图略)。

计算机控制系统试卷三答案班级: 姓名: 学号: 成绩:一、 简答题 (每小题4分,共40分) 1、简述开关量光电耦合输入电路中,光电耦合器的作用。

答:开关量光电耦合输入电路,它们除了实现电气隔离之外,还具有电平转换功能。

3、 什么是采样或采样过程?答:采样或采样过程,就是抽取连续信号在离散时间瞬时值的序列过程,有时也称为离散化过程。

4、 线性离散系统的脉冲传递函数的定义是什么?答:线性离散系统的脉冲传递函数定义为零初始条件下,系统或环节的输出采样函数z 变换和输入采样函数z 变换之比。

5、 何为积分饱和现象?答:在标准PID 位置算法中,控制系统在启动、停止或者大幅度提降给定值等情况下,系统输出会出现较大的偏差,这种较大偏差,不可能在短时间内消除,经过积分项累积后,可能会使控制量u(k)很大,甚至超过执行机构的极限u max 。

另外,当负误差的绝对值较大时,也会出现u<u min 的另一种极端情况。

显然,当控制量超过执行机构极限时,控制作用必然不如应有的计算值理想,从而影响控制效果。

这类现象在给定值突变时容易发生,而且在起动时特别明显,故也称“起动效应”。

6、 等效离散化设计方法存在哪些缺陷?答:等效离散化设计方法存在以下缺陷:(1) 必须以采样周期足够小为前提。

在许多实际系统中难以满足这一要求。

(2) 没有反映采样点之间的性能。

特别是当采样周期过大,除有可能造成控制系统不稳定外,还使系统长时间处于“开环”、失控状态。

因此,系统的调节品质变坏。

(3) 等效离散化设计所构造的计算机控制系统,其性能指标只能接近于原连续系统(只有当采样周期T=0时,计算机控制系统才能完全等同于连续系统),而不可能超过它。

因此,这种方法也被称之为近似设计。

7、 何为最少拍设计?答:最少拍设计,是指系统在典型输入信号(如阶跃信号,速度信号,加速度信号等)作用下,经过最少拍(有限拍),使系统输出的稳态误差为零。

8、给出单输入─单输出线性定常离散系统的能控性和能观性与其脉冲传递函数之间的关系。

答:单输入─单输出线性定常离散系统完全能控和完全能观的充分必要条件是脉冲传递函数不存在着零、极点相消。

如果存在着零、极点相消,系统或者是不完全能控,或者是不完全能观,或者既不完全能控又不完全能观。

二、已知系统框图如下所示: T=1s (15分)试写出离散系统的动态方程。

解:所给系统的脉冲传递函数为r (t )y (t )Ty*(t[]11121211111121112()11()()()(1)111 (1)(1)(1)(1)110.368(10.718)0.3680.264 (1)(10.368)1 1.3680.368Ts Y z e G z Z G s Z R z s s s z z Z z s s z ze z z z z z z z z z ----------------⎡⎤-===⎢⎥+⎣⎦⎡⎤⎡⎤=-=--+⎢⎥⎢⎥+---⎣⎦⎣⎦++==---+ 令12()()1 1.3680.368U z X z z z --=-+进而12() 1.368()0.368()()X z z X z z X z U z ---+=则12()(0.3680.264)()Y z z z X z --=+ 取21121()()()()()X z z X z X z z X z zX z --===于是得如下状态方程1221212(1)() (1)0.368() 1.368()()()0.264()0.368()x k x k x k x k x k u k y k x k x k +=⎧⎪+=-++⎨⎪=+⎩写成矩阵形式为1122(1)()010()(1)()0.368 1.3681x k x k u k x k x k +⎡⎤⎡⎤⎡⎤⎡⎤=+⎢⎥⎢⎥⎢⎥⎢⎥+-⎣⎦⎣⎦⎣⎦⎣⎦[]12()()0.2640.368()x k y k x k ⎡⎤=⎢⎥⎣⎦三、已知广义被控对象为 (15分)s Ts e s s e s G 2)1(11)(--+-=其中,T =1s 。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