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感冒流鼻涕咳嗽偏方大全(超实用)宝宝感冒流鼻涕治疗方法2009-11-02【用料】:带根葱白50克,生姜30克。
【制法】:生姜切成片,葱白切成段。
用水煎。
【用法】:趁热服。
每日2次,每次半杯。
治小儿感冒便方九则感冒,是小儿时期常见的外感疾病,俗称“伤风”,主要由于感受风邪所致,临床以发热、恶寒、头痛、鼻塞、流涕、喷嚏、咳嗽为主要症状。
本病见于现代医学多种细菌或病毒引起的小儿上呼吸道感染、流行性感冒。
方1【组成】白菜根3 个、连须葱白7 根。
【用法】将上药切碎,加水煮开15 分钟,加入适量白糖,趁热服下。
【主治】小儿感冒,服后令患儿卧床盖被发汗,汗出效佳。
方2【组成】葱白适量。
【用法】将葱白切细,用开水泡汤乘热熏口鼻。
【主治】小儿感冒。
方3【组成】葱白500 克、大蒜250 克。
【用法】将上药切碎煎取浓汁,每次服10 毫升,连服3~5 天,每日3次。
【主治】预防小儿感冒。
方4【组成】大葱1 握。
【用法】捣烂取汁,少加麻油和匀,蘸葱油摩擦小儿之心口、头顶、背脊等处,每处摩擦十数下,擦完后用厚衣包裹,略疏微汗。
【主治】本方适用于小儿由于感受风寒,饮食不节,时行痘疹所致之发热。
方5【组成】大白菜根3 个、大葱根7 个。
【用法】同剁碎,加水煮开15 分钟,加白糖少许趁热喝下,卧床盖被发汗,避风。
【主治】小儿感冒。
方6【组成】黑芝麻、冰糖、蜂蜜适量。
【用法】黑芝麻炒香捣碎,加冰糖或蜂蜜,用温开水冲服。
【主治】小儿感冒,风寒咳嗽。
方7【组成】花生仁、大枣、蜜糖各30 克。
【用法】将上3 味加入适量水炖至1~2 小时,喝汤。
【主治】小儿感冒,久咳不止。
方8【组成】白萝卜5 段、生姜0.5 克、大枣10 个。
【用法】一起煮,喝汤吃枣,发汗。
【主治】小儿感冒,呼吸不畅,流清涕。
方9【组成】明矾12 克、烧酒适量、面粉少许。
【用法】明矾用烧酒浸化后,与面粉拌匀,制成饼状,敷于患者脚心处,每日换药1~2 次,连续2~3 日。
【主治】小儿感冒,风痰奎塞,呼吸困难。
小儿感冒发热时如何处理正常小儿的体温个体略有差异,一般来说,正常体温范围腋下温度为36~37℃。
腋下温度超过37。
4℃,可认为发热。
小儿感冒时发热并不需要一律给予降温处理,除非体温超过38.5℃,有引起脑细胞损伤或既往有高热惊厥史者,需及早给解热剂,否则一般不必急于给退热处理;因为体温升高是人体的自然防御反应,可使抗体合成增加,吞噬细胞活性增强,有时还有助于诊断和预后的判断。
常用的降温措施如下:(1)物理降温:如头部冷敷,或头枕冰水袋,用30—50%的酒精擦患儿的四肢、手足等处;或将病儿放于室温21--22℃的环境中,尽量少穿衣服,使病儿皮肤通过与外界空气接触,借空气的传导、对流、辐射散热,以达降温目的。
这些方法都可达到暂时降温的目的。
(2)药物降温:最常用的为阿司匹林或阿鲁片,在医生指导下应用,可达到降温目的。
此外,还有许多中成药,如紫雪散、新雪丹、小儿金丹片等,都有清热解毒的作用。
除以上措施外,十分重要的是小儿在发热时应当好好休息;多饮开水、吃易消化饮食和加强生活护理。
如果小儿高热持续不退,应及时去医院诊治,切不可只在家里自服退热剂。
小儿感冒吃什么中药好?小儿感冒中成药很多,要根据症状来选药,常用的有4种。
症状1:只是一般感冒,没有发烧和嗓子疼。
处方:小儿解表颗粒。
小儿解表颗粒,由金银花、连翘、蒲公英、黄芩、防风、紫苏叶组成,可以宣肺解表、清热解毒。
用于感冒初期引起的恶寒发热、头痛咳嗽、鼻塞流涕、咽喉痛痒。
开水冲服,1至2岁每次4克,1日2次;3至5岁每次4克,1日3次;6至14岁每次8克,1日2至3次。
症状2:感冒同时伴有发烧,但不严重,而且没有咽痛。
处方:小儿感冒颗粒。
小儿感冒颗粒,由广藿香、菊花、连翘、大青叶、板蓝根、地黄、地骨皮、白薇、薄荷、石膏组成。
主要功能为清热解表,用于小儿感冒、流感、发烧。
1岁以内每次服6克,13岁每次服6至12克,4至7岁每次服12至18克,8至12岁每次服24克,均为每日2次。
症状3:感冒时发烧严重。
处方:小儿清解冲剂。
小儿清解冲剂,由金银花、连翘、地骨皮、青黛、白薇、地黄、广藿香、石膏组成,可以除瘟解毒、清热退烧。
用于小儿感冒引起的高烧不退、汗出热不解、烦躁口渴、咽喉肿痛、肢酸体倦。
1岁以内每次服5克;2至4岁每次服 10克;5至7岁每次服 15克;7岁以上酌增或遵医嘱,均为每日3次。
症状4:感冒同时出现咽痛。
处方:小儿咽扁冲剂。
小儿咽扁冲剂,组成为金银花、射干、金果橄、桔梗、玄参、麦冬、牛黄、冰片。
可以清热利咽、解毒止痛。
适用于肺实热引起的咽喉肿痛、口舌糜烂、咳嗽痰多、咽炎、喉炎、扁桃体炎。
l至2岁每次4克,一日2次;3至5岁每次4克,一日2至3次;6至14岁每次8克,一日2至3次。
李主任强调,需要注意的是,小儿脏腑娇嫩,病情变化快,易并发下呼吸道感染,如支气管炎及肺炎等病。
如果用中成药治疗2至3天症状不减或反而加重者,应尽快到医院就诊。
虽然有些成人感冒药和小儿感冒药作用相似,但由于针对群体不同,成分也有差别,所以小儿还是应该使用儿童专用的中成药。
治小儿流感便方六则方1【组成】葱头20 克、生姜1 片、淡豆鼓7 粒。
【用法】共捣烂,蒸熟敷在厚纸上如膏药状,微热贴在患儿囱门上,贴药后有发汗反应。
【主治】小儿流感。
方2【组成】葱头20 克、生姜1 片。
【用法】捣烂,摊纸上炕温,贴婴儿囟门上。
【主治】小几感冒鼻塞不通。
方3【组成】葱白10 克、糖少许、米汤。
【用法】蒸服。
【主治】小儿感冒鼻塞不通。
方4【组成】萝卜1 个、生姜1 块、大葱1 握。
【用法】共捣烂,炒热后用酒调匀,白布包裹,熨于前胸后背,冷则再换。
【主治】小儿流感,咳嗽,气喘、胸闷。
方5【组成】生姜、葱白、柑子叶各适量。
【用法】将上药共捣烂,用香油炒热,敷于太阳穴上。
【主治】小儿感冒。
方6【组成】葱白10 克、淡豆鼓10 克、白米适量。
【用法】煮米成粥,将熟时加入葱白、淡豆豉,趁热服用。
【主治】小儿风热感冒,证见发热、头痛、咳嗽、咽痛、眼睛红亦、鼻流黄涕建议小儿感冒不要急于退烧许多家长看到孩子发烧就着急,急于给孩子退烧。
解放军304医院儿科副主任余素明说,其实,小孩感冒发烧并不是坏事,不要急于退烧。
小儿发热时体温37.5—38℃为低热,38—39℃为中热,39℃以上为高热,超过41℃为超高热。
发热是身体对病毒或细菌入侵产生的一种反应,有利于歼灭入侵的病毒和细菌,从而有利于小儿的正常成长发育。
体温不超过38℃一般不要急于退烧,特别是在没有明确诊断前,如果盲目退烧就可能掩盖病情,干扰对病情的诊断。
当体温达到39℃以上时就要在医生指导下退热。
有4%—12%的孩子在高热时会发生惊厥,惊厥反复发作可能造成脑损伤,也是某些癫痫的先兆表现,还可能导致其它危险。
因此,凡有高热惊厥史或家族史的病儿,一旦高热就应立即给予退热处理。
给小儿退热时,38.5℃以下最好选择物理降温,如多饮水、温水加酒精擦浴等。
所有的退烧药,如扑热息痛、复方阿司匹林等都含有咖啡因、非那西汀等成分,有较大的副作用,婴幼儿的神经抑制机制尚未健全,高热时使用,易诱发惊厥,还会因大量出汗引起虚脱,甚至因血液中游离胆红素堆积而出现黄疸。
同时对消化系统和肝肾功能也有损害,如果非要用退烧药,请在医生指导下选用。
有的家长认为小儿感冒输液比服药退烧快,一到医院就要求医生给孩子输液,而且要求用抗生素。
其实感冒大多为病毒感染,抗生素对病毒没有作用。
我们的原则是能吃药的不打针,能打针的不输液,因为输液有时会产生副作用。
当服用抗病毒药物不能退热,发生继发性细菌感染,血液检查白细胞数明显增高,出现支气管炎或肺炎时,可考虑使用抗生素。
但无论用什么药物,都要注意剂量不得过大,服用时间不应过久,服药期间要多给孩子喝水,以利于药物的吸收和排泄,减少药物对小儿身体的毒害宝宝感冒发烧吃哪种退烧药好小儿感冒的食疗及按摩方法1.小儿感冒多是由于受凉引起,所以父母平时一定要细心观察,随时摸摸宝宝的小手。
如果宝宝的手冷,说明受凉了,要及时添加衣服,多喝一些温开水。
如果宝宝的小手仍然不暖和,就要及时采取以下方法:① 不到1岁的宝宝喝红糖水。
红糖水性温,可以祛寒。
② 1岁以上的宝宝可以在红糖水里加一片一元钱硬币大小的生姜,3岁以上切两片。
③ 晚上临睡前给宝宝用温水泡泡脚,直到宝宝的额头微微出点汗。
泡完小脚后,多喝些温开水,尽早上床休息。
④ 上床后可隔着衣服在宝宝的背部上下搓,将背部搓热也能起到预防感冒的作用。
如果宝宝有轻微的鼻塞,可将他的小耳朵搓搓红,这对治疗鼻塞效果也很好。
2.有的小儿感冒的早期症状是呕吐、腹泻、腹痛,小婴儿往往是频繁地吐奶,父母可以做以下处理:① 1岁的宝宝空腹喝红糖蛋花汤。
具体的做法是:先把鸡蛋在碗中搅匀。
然后在小锅里放大半碗水,再放入小半勺红糖,将煮沸的红糖水倒入盛有鸡蛋的碗中。
这种红糖蛋花汤既能祛寒暖胃,又能营养胃黏膜、肠黏膜,同时也利于消化吸收。
宝宝在吐完或拉完后喝一碗温热的蛋花汤,一般就可见效。
如果宝宝吃完后又吐或又拉了,说明宝宝受寒较重,那就再给宝宝喂一次,多数能很快缓解。
1岁以上的宝宝在汤里再加一薄片生姜,将生姜红糖水煮沸后改用小火烧5分钟,再用这姜糖水去冲鸡蛋。
接下来的一顿饭给宝宝吃点清淡的东西,如稀饭、烂面条等。
② 晚上给宝宝泡泡脚,让他出点汗,再多喝点温开水,早些休息。
小儿感冒的预防1. 防受凉是预防感冒的关键① 民间有句古话:“若要宝宝安,常带三分饥和寒。
”为什么宝宝穿得相对少一些可以不生病?那是因为小儿处在生长发育过程中,新陈代谢特别旺盛,加上小儿喜欢运动,如果穿得过多就容易出汗,出汗时毛孔大开,若遇到冷风,很容易造成感冒。
而宝宝适当地少穿一些,感觉有些冷,全身的毛孔都是收缩、紧闭的,运动后也不容易出汗。
由于毛孔都处在紧闭状态,冷风很难入侵体内,对身体的伤害不是太大。
宝宝通常会打几个喷嚏、流清水鼻涕,这时只要及时给宝宝喝些温开水,避免直接吹风,症状很快就能得到缓解。
② 宝宝受凉很大一部分原因是由于晚上睡觉时蹬被子造成的。
我们手臂上有两条经络,一条叫手太阴肺经,一个叫手阳明大肠经,它们连着肺、气管、咽喉、鼻子等器官。
而宝宝睡觉时,总是把手和膀子伸到被子外面,这样自然就会感冒。
长期流鼻涕而导致慢性鼻炎的宝宝,90%是因为晚上睡觉时手臂放在被子外受凉造成的。
因此,有些父母为了防止小儿着凉,让小儿穿着毛衣毛裤睡觉,这种以衣代被的做法是错误的。
因为人只有在全身放松、肌肉松弛的情况下才会睡得香,如果小儿穿太多的衣服睡觉,会影响小儿肌肉的松弛,不利于小儿的血液循环和呼吸,也影响小儿的睡眠质量。
父母最好为宝宝缝一个睡袋,对于3岁以内的宝宝,父母在睡袋两侧加上两只封好口的袖子;3岁以上的宝宝就可以完全睡在睡袋里,将睡袋开口的一边缝死,另一边用两个襻子固定,旁边留出一个小口,这样宝宝可以伸出一只小手抓住大人的手,让他不至于感觉到完全藏在被子里而太孤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