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电子商务信用体系建设模板

电子商务信用体系建设模板

电子商务信用体系
建设
电子商务信用体系建设
当前中国电子商务界较为典型的信用模式主要有中介人模式、担保人模式、网站经营模式和委托授权模式4种。

(1) 中介人模式中介人模式将电子商务网站作为交易中介人, 以中立的身份参与到交易的全过程之中, 如”中国商品交易中心”就要求在达成交易协议后, 购货的一方要将货款、销售的一方要将货物分别交给网站设在各地的办事机构, 当网站的办事机构核对无误后再将货款及货物交给对方。

可见, 这种信用模式试图经过网站的管理机构控制交易的全过程, 以确保交易双方能按合同的规定履行义务。

这种模式虽然能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商业欺诈等商业信用风险, 但却需要网站有叫大的投资设立众多的办事机构, 而且, 这种经过第三人进行中介交易还有一个交易速度和交易成本问题。

从信用模式来说, 它则要求以网站的信用为基础的, 也就是交易双方必须以信任网站的公正、公平和安全为前提。

可在事实上, 网站进入到交易过程, 这完全有可能因为网站及其办事机构的过失而给客户造成经济损失。

(2) 担保人模式担保人模式是以网站或网站的经营企业为交易各方提供担保为特征, 如”中国粮食贸易网”就规定, 任何会员均能够中国粮食贸易网上的交易合同向中国粮食贸易公司申请提供担保, 试图经过这种担保来解决信用风险问题。

这种将网站或网站的主办单位作为一个
担保机构的信用模式, 最大的好处是使经过网络交易的双方降低了信用风险。

而且, 要完成一个担保行为, 也有一个核实谈判的过程, 无形中增加了交易成本。

因此, 在实践中, 这一信用模式一般只适合用具有特定组织性的行业。

而对那些交易主体具有开放特性的电子商务网站并不适用。

(3)网站经营模式现在许多网站都是经过建立网上商店的方式进行交易活动的。

这些网站作为商品的经营机构, 在取得商品的交易权后, 让购买方将购买的商品的款支付到网站指定的帐户上, 网站收到购物款后才给购买者发送货物。

这种信用模式是单边的, 是以网站的信誉为基础的, 它需要交易的一方绝对信任交易的另一方, 而对于网站是否能按照承诺进行交易, 则需要社会的其它机构( 如消费者协会、工商行政管理部门) 来进行事后监督。

这种信用模式一般主要适用从事零售业的网站, 不能满足厂商利用电子商务网站进行交易这一交易方式的需要。

(4)委托授权模式”中国农副产品交易市场”采用的就是委托授权经营模式。

这种信用模式是电子商务网站经过建立交易规则, 要求参与交易的当事人按预设条件在协议银行建立交易公共帐户, 网络计算机按预设的程序对交易资金进行管理, 以确保交易在安全的状况下进行。

这种信用模式最可取的创新是电子商务网站并不直接进入交易的过程, 交易双方的信用保证是以银行的公平监督为基础的。

但要实现这种
模式必须得到银行的参与, 而要建立全国性的银行委托机制则不是所有的企业能够做到的。

中国电子商务当前所采用的这4种信用模式是从事电子商务企业为解决商业信用问题所进行得积极探索。

但各自存在的缺陷也是显而易见的。

特别是, 这些信用模式因此据的规则基本上都是企业性规范, 缺乏必要的稳定性和权威性, 这就极大地制约了电子商务的快速健康发展。

而要克服这些问题在加强政府部门对发展电子商务的宏观规划好的法律法规环境。

当前特别重要的是经过立法的方式为电子商务界提供刚性的信用规则。

当前中国电子商务的信用状况非常复杂, 很难一概而论。

不同的交易模式、不同的行业特性、不同的网下信用特征会反映出不同的电子商务信用问题。

这里所指的电子商务信用指的是电子商务交易中由买方、卖方以及电子商务平台提供方构成的三方间互动的信用关系。

当前”网上信用”大致有4种表现形式[1]: (1) 网上信用改进型: ”网上信用”比起”网下信用”有正向的促进与改进, 但促进程度有限, 以B2B电子商务为代表; (2) 网下信用放大型: ”网上信用”不但对”网下信用”没有改进, 反而放大了”网下信用”的负面问题, 以C2C电子商务为代表; (3)网上网下无关型: ”网上信用”与”网下信用”没有本质区别, 只是将”网下信用”问题平移到了网上, 以B2C电子商务为代表; (4) 网上信用超越型: ”网上信用”由于回避掉”网下信用”问题的一些环节, 使得”网上信用”更为可靠, 以电子金融为代表。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