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感染 PPT
医院感染
Nosocomial infection
2009.11
医院感染的现状
20世纪80年代: USA 5.0%、比利时10.3%、英国9.2%、日本
5.8%、瑞典17%。 20世纪90年代: USA 5.0%、英国9.0%、瑞典3.0-5.0。 我国10%左右; 据估计,我国平均每年因医院感染增加的住院
爆发型:
多因来源于一次共同暴露而引起 。
三、流行过程特征
地区分布特征:级别越髙感染率越髙,教学医院 高于非教学医院。
时间分布特征:可常年发生,无周期性。 人群分布特征:以婴幼儿、老年人的感染率最高;
性别差异不大;不同疾病种类有不同;具有某些 危险因素的病人群体感染率髙,如气管插管>4日, 手术时间>5h等;医务人员感人率髙。
医源性传播的主要方式
1、经医疗器械和设备传播:医疗器械消毒不严格, 在使用过程中被污染都可以造成医源性传播。
2、经血液及血制品传播:可经此传播的疾病主要有 乙型肝炎、丙型肝炎、艾滋病等,其中乙型肝炎 和艾滋病是防治重点。
3、经药品及药液传播:各种输液制品在生产过程或 使用过程中受到病原微生物的污染,多数微生物 能在溶液中生长,从而造成医源性传播。
四、造成医院感染发生主要因素
1、领导对医院感染预防控制的重要性缺乏 足够重视;
2、医院内交叉感染; 3、不合理使用抗生素及抗菌制剂; 4、医院消毒隔离和灭菌操作不严格; 5、临床治疗方式的改变。
第三节 医院感染的预防和控制
法律依据 医院感染的监测 医院感染的预防和控制
一、法律依据
2000年卫生部发布: 《医院感染诊断标准》; 《医院感染管理规范(试行)》; 《医院消毒卫生标准》。 2002年卫生部发布: 《消毒管理办法》 2006年卫生部发布 《医院感染管理办法》;2006年 9月1日实行
二、医院感染的监测
(一)定义:医院感染的监测 指系统地连续观 察在医院的人群中医院感染发生的频率和分布 以及影响感染的有关因素。其目的是加强医院 感染的预防和控制,消除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 并根据监测过程中发现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具体 措施,以降低或减少医院感染的发生,保护医 院环境中特殊人群的健康。
费用约54.3亿元。其中70%为外源性感染。
⑥
①
③ ④
⑤
②
①
②
第一节 医院感染概述
一、定义
医院感染(Nosocomial lnfection,Hospital lnfection或Hospital acquired Infection)是指住院 病人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包括在住院期间发生 的感染和在医院内获得出院后发生的感染;但不 包括入院前已开始或入院时已存在的感染。医院 工作人员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也属医院感染。
法国污血案
▪ 1985年3月至9月,有1200名血友病患者因使用全国
输血中心被感染的污血而染上艾滋病,其中300人 已经死亡。
日本污血案
– 1980年一家日本医药公司出售带有艾滋病毒的血液 制品使得当时约1800名血友症患者在不知不觉中感 染了艾滋病,其中估计约有500人现已死亡。
散发型:
多由病原携带者及媒介物污染所引起。
(二)医院感染分类诊断标准(P162):
共提出12类医院感染分类诊断标准,包括泌尿 道感染,下呼吸道感染,胃肠道感染,心血管 感染,烧伤感染,术后伤口感染,皮肤感染, 腹腔内感染,骨髓感染,败血症,脑膜感染, 针刺部位的感染。
第一节 医院感染概述
三、医院感染的分类
自身感染(内源性感染) 医源性感染 带入感染 交叉感染
二、医院感染的分类
1.自身感染(self infection)
指病原体来自于病人本身的感染。因病长期使用 抗生素、免疫抑制剂或激素等,病人全身抵抗力 降低,即可引起自身感染。另外由于长期使用抗 生素等造成菌群失调症,使一些部位的耐药菌异 常增殖而发展成为一种新的感染,如致病性大肠 杆菌肠炎等。
二、医院感染的分类
指在诊断治疗或预防过程中由于所用器械、 材料及场所的消毒不严,或由于制剂不纯而造 成的感染。
二、医院感染的分类
病人入院时已处于另一种传染病的潜伏期, 住院后发病,传给其他患者。
如痢疾病人入院前已感染上腮腺炎,入院后 发病,致使腮腺炎在医院内传播开来。
即病人与病人、病人与工作人员间通过直接或 间接传播引起的感染。
四、医院感染的特殊性
1、由于医院是各种疾病集中的场所,因此其病原 体的种类比较繁多,且来源也比较广泛;
2、医院中流行的菌株大多为耐药性菌株,甚至为 多重耐药菌株,感染后可给临床治疗带来相当 的困难;
3、污染环节较多,控制难度大; 4、易感人群集中,抗病能力差,感染后病死率较
高。
一、流行过程的三个环节:传染源、传播途径和 易感人群。
——《医院感染诊断标准(试行)》
大家有疑问的,可以询问和交流
可以互相讨论下,但要小声点
9
广义上包括 – 住院病人、医院职工、就诊病人 – 探视者和陪护家属等。
实际中主要指 – 住院病人和医院职工
第一节 医院感染概述
二、医院感染诊断标准(P162):
(一)对诊断标准的说明:
下列情况属于医院感染 1.无明确潜伏期的感染,规定入院48小时后发生的感染为医院感染;有明确
潜伏期的感染,自入院时起超过平均潜伏期后发生的感染为医院感染。 2.本次感染直接与上次住院有关。 3.在原有感染基础上出现其它部位新的感染(除外脓毒血症迁徙灶),或在原
感染已知病原体基础上又分离出新的病原体(排除污染和原来的混合感染) 的感染。 4.新生儿在分娩过程中和产后获得的感染。 5.由于诊疗措施激活的潜在性感染,如疱疹病毒、结核杆菌等的感染。 6.医务人员在医院工作期间获得的感染。
第一节 医院感染概述
下列情况不属于医院感染: 1.皮肤粘膜开放性伤口只有细菌定植而无炎症表现。 2.由于创伤或非生物性因子刺激而产生的炎症表现。 3.新生儿经胎盘获得(出生后48小时内发病)的感染,如
单纯疱疹、弓形体病、水痘等。 4.患者原有的慢性感染在医院内急性发作。 医院感染按临床诊断报告,力求做出病原学诊断。
二、流行类型 三、流行过程特征 四、造成医院感染发生主要因素
一、流行过程的三个环节
传染源:主要来自病人和病原携带者。 传播途径:经接触(直接和简介接触)传播、经
空气传播、经水和食物传播、经医源性传播。 易感人群:机体免疫功能严重受损者、接受各种
介入性操作的病人、长期使用广谱抗菌药物者、 手术或住院时间长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