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浅谈怎样做一名优秀的幼儿教师

浅谈怎样做一名优秀的幼儿教师

浅谈怎样做一名优秀的幼儿教师
在国培2014学前教育置换脱产研修中,通过听学前教育专家、教授的讲座、班级研修、跟班研修等活动,使自己不断更新教育理念,提高了教育教学技能,树立了正确的教育观、儿童观、教师观。

听了曲靖市机关幼儿园周玲园长的讲座《做一名优秀的幼儿教师》之后,要努力做一名优秀的幼儿教师。

通过系统学习《幼儿教师专业标准(试行)》,明确了幼儿园教师的专业知识、专业理念、专业能力及师德要求。

幼儿教育是一项良心工程,幼儿教师的本职工作是教书育人,做好教书育人,需要业务精、能力强、具有崇高的职业道德等。

工作中坚持以幼儿为本、以师德为先、以能力为重,坚持终身学习,制定专业发展规划,树立新的努力目标与方向,克服职业倦怠,不断加强专业学习,不断提升专业技能,不断促进专业发展。

做一名优秀的幼儿教师需要做好以下几点:
一、加强业务大练兵
(一)加强学习,提高育人本领。

学习是提高育人本领的基础。

学习使人进步,使人头脑清晰、使教师有源源不断的长流水,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抓住和珍惜每一次学习的机会,只要用心领悟,都能有所收获。

沉下身子做事、静下心来学习,向书本学、向网络学、向他人学。

坚持学习,努力成为热爱学习、善于学习和终身学习的楷模,模范履行岗位
职责,与时俱进,不断调整自己的奋斗目标,成为教育教学改革的中间力量,不断提高教书育人的本领。

坚持多读书、读好书。

通过教育理论的学习,不断提高综合素质。

学以致用,运用所学幼儿教育理论指导教育教学工作、解决教育教学中遇到的问题。

在工作中,热爱幼教事业,求真务实、开拓创新。

进一步锤炼从教能力,学习教育学、心理学、教育方法、教育艺术和教育信息化方面的知识,树立科学的教育观、儿童观;注重把教育理论的最新研究成果引入到教育教学中,注重现代教育技术的操作和运用,积极探索科学的教育教学模式,从教师素质、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过程、教学结果、教师预设活动与幼儿生成活动等方面不断反思教育教学,不断总结经验,积极探索幼教规律。

开展课题研究,累积经验、提升幼教理论水平,推广课题研究成果。

(二)提高教育教学技能
高质量的教学是教师工作的核心。

在教育教学及保育工作中,加强知识的启蒙教育、能力的培养,重视幼儿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尊重幼儿的个体差异,找准幼儿的“最近发展区”,根据幼儿生理、心理特征,制定保教计划,有的放矢地进行教育,制定切合幼儿实际的教育目标,活动前准备充分的教具,让幼儿成为活动的主人,充分发挥幼儿的积极性、主动性,发挥幼儿的潜能和特长。

以幼儿为本,统筹兼顾,因材施教,激发幼儿的求知欲,发挥幼儿的想象力,培养幼儿的创造性思维;教学中以游戏
为主,实行分层教学,让教育教学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方法有效。

1、树立整合教育的理念
在教育教学中以幼儿发展为本,将社会发展取向与人的发展取向相互渗透和整合,教育内容以具有核心意义的主题为线索,将语言、艺术、科学、健康、社会五大领域内容加以整合起来,建立了全面发展的课程构架。

从教育观念、活动目标、活动内容、教育资源、教育方法、手段、幼儿发展系统等有机、有序、有效的整合。

围绕幼儿生活的核心经验选择主题、设计活动,使各领域及领域间得以有机整合。

使幼儿获得最基本的感性经验,得到最基本的发展,形成对幼儿的全面综合的影响,关注幼儿生成的有教育价值的内容,尊重幼儿个体差异及注重幼儿全面发展。

促进幼儿全面、和谐、自主地发展。

强调促进幼儿多方面的发展,寻找相对符合幼儿兴趣,又可满足不同需要的幼儿共同学习的经验。

在幼儿发展的差异性和全面性、可能性和必要性的两端找到一个合适的支点。

以幼儿现实生活为轴心,突出区域活动、游戏活动、体育活动、生活活动、亲子活动、社会(社区)活动、混合年龄活动、参观活动。

教育内容不断丰富、拓展和深入,体现了对不同年龄阶段幼儿学习特点的尊重。

同时,注重幼儿早期潜能的开发和个性化教育,正确把握幼儿发展的全面性、全体性、差异性和可持续性,努力使幼儿发展为本和社会发展为本的目标走向渗透和整合,反映社会发展应有的价值取向与人的发展价值
取向的合一。

以幼儿发展为本,在幼儿的实际生活中去发现教学赖以展开的,通过作用于幼儿活动,从而对幼儿发生实质性的影响的教育内容,着力组织适合幼儿的活动和创设适宜的教育环境,使其获得必要的经验和一定的知识技能。

同时运用多元智能理论,将每个个体的发展差异性给予特别的关注。

2、不断改进教育教学方法
在教育教学中深入贯彻执行《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和《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让每一个幼儿充分发挥其潜力和主观能动性,开发幼儿的智力,培养幼儿良好的学习、生活、行为习惯,丰富幼儿的生活、知识经验,培养幼儿广泛的兴趣,从不同角度促进幼儿情感、态度、能力、知识、技能等方面的发展。

积极探索灵活多样的教育教学方法,注重教学的直观性、综合性、趣味性,采用直观教学法、启发式教学、尝试教学法等方法进行教学;采用结构学习法、发现学习法、预知学习法等多种方法指导幼儿学习。

用幼教理论知识指导工作,熟悉教材、教学原则和教学方法。

加强教育教学改革,以教师为主导,以幼儿为主体,以改革封闭型教学为开放型教育,以改革注重教学结果为注重教育全过程。

(三)重视幼儿心理健康教育
“幼儿园教师、家长应成为儿童心理健康的保健医生”,重视幼儿的心理健康教育势在必行。

培养幼儿活泼开朗的性格,塑造幼儿高尚的品格,重视培养幼儿积极的情绪、情感,教幼儿学
会正确的情感宣泄,学会观察别人的情绪、情感,并关心、体谅别人;对幼儿一视同仁,不歧视幼儿,对体弱、身心残疾的幼儿倍加关爱与照顾,对于身心残疾的幼儿进行随班就读,用特殊教育理论进行教育。

定期开展家长会,开展《幼儿心理健康教育讲座》,指导家长学习科学的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教育方法,配合教师积极矫治幼儿因心理因素引起的身心疾病,比如口吃、吮指、遗尿、偏食等不良习惯,为有这些身心疾病的幼儿建立了个人档案,教师与家长共同分阶段进行矫治,做到有措施、有记录、有效果。

尊重幼儿,关注每一个幼儿,要蹲下来和孩子讲话,抱起来和孩子交流、牵着手和孩子一起走;建立良好的师幼关系、同伴关系,营造轻松愉悦的班级氛围,积极为幼儿创设一个宽松、民主、和谐的精神环境,重视幼儿的心理健康教育。

让幼儿生活在充满爱心、相互关心、相互尊重、宽松、民主、和谐的环境中。

同时注重幼儿个性特点,有针对性地纠正幼儿个性弱点,促进幼儿个性心理健康发展。

(四)加强幼儿的养成教育
幼儿年龄小,可塑性较强。

培养幼儿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是幼儿教育工作的重点之一。

把幼儿的思想品德教育、生活卫生习惯培养融入到学期计划、周日计划及幼儿的一日生活各个环节之中。

加强幼儿的养成教育。

以礼仪教育为突破口,对幼儿进行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学习礼仪知识,运用礼仪规则,促进幼儿身心的全面和谐发展,提高教师素质。

培养幼儿团结友爱、诚实
守信、坚强勇敢、不畏困难、遵守纪律、文明礼貌的优良品德、文明行为和活泼开朗的性格。

在一日生活中按照礼仪要求规范自己的行为,逐渐养成良好的文明习惯,把礼仪教育渗透到幼儿的一日生活之中。

形成了礼仪儿歌天天念、礼仪歌曲天天唱、礼仪操天天做、礼仪故事天天讲、礼仪行为常常有、礼仪事情常常做,积极营造知礼、懂礼的良好氛围。

通过幼儿生活礼仪教育活动,班级常规更好了,幼儿更加懂礼貌、懂得了许多做人的道理,学到了许多礼仪知识,为幼儿“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学会学习,学会与他人共同生活”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加强师德大练兵
育人之本,关键在于师德,树师德、铸师魂,不断加强师德大练兵。

学前教育是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幼儿期是人生发展的关键期,幼儿教师的肩上承载着家长的期待、幼儿的希望。

弘扬当代幼儿教师“志存高远、爱国守法、爱岗敬业、为人师表、教书育人、关爱幼儿、终身学习”的精神,充分体现幼儿教师道德思想与精神风尚。

端正教育思想、更新教育理念,规范教育教学行为,塑造教师良好形象,学习先进的教育理念,大力改进教风和学风;增强爱岗敬业、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儿童观、教师观、师生观、家长观。

(一)爱每个孩子
“爱自己的孩子是人,爱别人的孩子是神”。

幼儿教师既要自己的孩子,也要爱别人的孩子;在保教工作中情系幼儿,用母
亲般的心温暖每个孩子。

关注每一个幼儿,耐心细致地教导每一个幼儿,全面照顾幼儿一日生活,公平、公正对待每一个幼儿。

用爱的阳光温暖每一个幼儿,在孩子幼小的心灵中播种爱的种子,当幼儿有进步时,就会欣喜若狂;当孩子学习兴趣较浓,较好完成任务时,就感到了工作的成功感、幸福感;当孩子改正缺点时,就消除了所有的劳累感,伴随的是幸福、是喜悦、是收获。

快乐工作,幸福生活、淡泊名利、宁静致远。

(二)注重言行
学高为师,德高为范。

正如陶行知说“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

为人师表,严于律己,宽以待人,潜移默化地影响、教育幼儿,培养幼儿良好的学习、生活、行为习惯;热情对待幼儿、热情接待家长,以饱满的热情地投入到工作中,言谈和颜悦色,循循善诱,举止优美文雅,穿着得体大方。

以保教工作为中心,以崇高的师德育人、以精湛的教育教学技能培养人,以博大的爱心关心人,为同事服务、为家长服务、为幼儿服务。

踏踏实实做事,明明白白做人,立足本职,积极进取,从小事做起,从自身做起,正人先正己,不断传播正能量,成为幼儿健康成长的启蒙者和引路人,做一名优秀的幼儿教师。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