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8年4月浙江数学学考解读

2018年4月浙江数学学考解读


三、学考复习建议(备考策略?)
2、注重答题策略,优化解题方法,提高准确率 (1) 基础题目要步步为营,一分不让(或展开,或不展 开);
(2) 把关的小题要“小做”,以省时高效为前提;
2017年10月份学考
17. 已知 1 是函数 f ( x )=a x 2+b x +c(a>b>c)的一个零点,若存在实数 x 0 ,使得 f ( x 0 ) <0,则 f ( x )的另一个零点可能是 A. x 0 -3 B. x 0 1 2
考试 时间 2016.04 2016.10 2017.04 2017.10
考试 时间 2016.04 2016.10 2017.04 2017.10
Hale Waihona Puke 集 合 与 常 用 函数的概念与 指 对 幂 三角函数、三 解 三 平面向量 逻辑用语 性质 函数 角恒等变换 角形 6 6 6 6
不等式性 质及解法 3 6 6 9 数列 13 6 6 9
2017.10
17.已知 1 是函数 f ( x )=a x +b x +c(a>b>c)的一个零点,若存在实数 x 0 ,使得 f ( x 0 ) <0,则 f ( x )的另一个零点可能是 A. x 0 -3 B. x 0 1 2
2
( C. x 0 +
3 2
)
D. x 0 +2
三、核心考点与考向分析
三、核心考点、考向分析 根据《教学指导意见》,核心考点仍然是集合、函 数概念与性质、三角函数、解三角形、向量、数列、立 体几何、解析几何等. 在选择题或填空题中,集合、三视图、三角函数的 图象和性质、线性规划、平面向量、数列的概念与性质、 圆锥曲线的简单几何性质、解三角形、函数的性质仍然 是高频考点.

4
x)
3 cos 2 x
,求 g ( x ) 的值域
2017 年 10
23.(本题 10 分)在△ABC 中,内角 A,B,C 所对的边分别为 a,b,c 已知 cos A= (1)求角 A 的大小; (2)若 b=2,c=3,求 a 的值; (3)求 2sinB+cos(

6 1 2
.
+B)的最大值.

游 中

一、考核目标与要求 龙 游 《考试大纲》 《考试说明》既是命题的准绳,更 是复习的依据。
1、知识要求

2、能力要求 3、个性品质

1.知识要求 知识是指《教学指导意见》(2014版)所规定的必修课程 中的数学概念、性质、法则、公式、公理、定理以及由其内容 反映的数学思想方法。 对知识的要求依次分为四个层次,从低到高依次为:了解、 理解、掌握、综合应用。
A. f(x-1)一 定 是 奇 函 数 C. f(x+1)一 定 是 奇 函 数
2016年10月份学考的第16题:
16.函数 f ( x ) 按照下述方式定义:当 x 2 时, f ( x ) x 2 x , 当 x 2 时, f ( x ) A. 8 B.13
1 2 f ( x 2 ) ,方程 f ( x ) 1 5
17 17 20 20
立体 几何 12 12 12 9
9 6 6 3
直线与圆 的方程 6 6 3 6
12 6 13 6
椭圆 10 10 3 3
3 10 3 10
抛物线 0 6 10 10
6 6 9 6
双曲线 3 3 3 3
三、核心考点与考向分析
1.函数概念与基本初等函数Ⅰ(指数函数、对数函数、幂函数)
解答题25题近几年真题情况:
2016 年 4 月
25.(本题 11 分)已知函数 f ( x )
1 xa 1 xb
( a , b 为实常数且 a b ).
(Ⅰ)当 a 1 , b 3 时, (i)设 g ( x ) f ( x 2 ) ,判断函数 y g ( x ) 的奇偶性,并说明理由; (ii)求证:函数 f ( x ) 在 [ 2 , 3 ) 上是增函数. (Ⅱ)设集合 M ( x , y ) y f ( x ) , N 求 的取值范围.
3 4


B.
17 24
C.
2 3
D.
1 2
三、核心考点与考向分析
3.平面解析几何初步
考向1 圆与方程; 考向2 圆锥曲线的简单几何性质;
考向3 直线与圆锥曲线;
考向4 圆锥曲线的其他综合问题.
三、学考复习建议
1、稳扎稳打,控制复习节奏,落实基础知识,强化 主干知识
(1) 强调数学的规范书写和表达;
C. x 0 +
3 2
D. x 0 +2
特 值 法 验 证 : 设 函 数 f ( x ) x 1;
1 2 3 2 1 2
2
x 1 1, 则 x 0 ( 1, 1) , 此 时 只 有 x 0 即 x2 1.
(
,
),
数据处理能力:p13
2017年10月份学考
18.等腰直角△ABC 斜边 BC 上一点 P 满足 CP≤
考向3
考向4
利用正、余弦定理解三角形;
解三角形的应用
2018全国卷高考大纲解读
对于解三角形的考查: 1.涉及本专题的选择题、填空题一般利用正弦定理、余弦定理及 三角形的面积公式,考查三角形边、角、面积等的相关计算,同时 注重与三角函数的图象与性质、基本不等式等的综合. 2.从考查难度来看,本专题试题的难度中等,主要考查正弦定理、 余弦定理及三角形的面积公式的应用,高考中主要以三角形的方式 来呈现,解决三角形中相关边、角的问题. 3.从考查热点来看,正弦定理、余弦定理及三角形的面积公式的 应用是高考命题的热点,要能够熟练应用公式进行三角形的边、角 求值,三角形形状的判断及面积的相关计算等.注意三角形本身具 有的性质的应用.
2.能力要求 能力是指逻辑思维能力、空间想象能力、运算求解能力、 数据处理能力、综合应用能力。
3.个性品质要求 个性品质是指学生个体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提高学习 数学的兴趣,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形成锲而不舍的钻研精神 和科学态度。
二、考试形式及试卷结构
一、考试形式 数学学业水平考试采用闭卷、笔答形式。考试时 间为110分钟。试卷满分为100分。 二、考试内容 《教学指导意见》所规定必修课程内容。 三、试卷结构 1.题型比例 选择题:约占60%;填空题:约占10%;解答题: 约占30% 2.要求比例 了解:约占10%;理解:约占40%;掌握:约占 40%;综合运用:约占10% 3.难度比例 容易题:约占70% 稍难题:约占20% 较难 题:约占10%
2
解答题25题近几年真题情况:
(2) 把握知识联系,加强知识的广度和深度。
3
6

1 2
?
例 1. 已 知
f ( x ) A s i n ( x ) ( A 0 , 0 ) 在 x 1 ) B. f(x-1)一 定 是 偶 函 数 D. f(x+1)一 定 是 偶 函 数
处取得最大值,则(
2.基本初等函数Ⅱ(三角函数) 对于三角函数与三角恒等变换的考查: 考向1 三角函数的基本概念、三角恒等变换及相关计算 考向2 三角函数的图象与性质的应用. 考点3 结合正弦曲线、余弦曲线,利用整体代换去分析问题、解
决问题.
三、核心考点与考向分析
2.基本初等函数Ⅱ(三角函数)
考向1 考向2
三角恒等变换; 三角函数的图象和性质;
2
的所有实数根之和是
C.18
D. 25
三、学考复习建议
1、稳扎稳打,控制复习节奏,落实基础知识,强化 主干知识
(1) 强调数学的规范书写和表达;
(2) 把握知识联系,加强知识的广度和深度。
3
6

1 2
?
(3)总结解题规律,掌握通性通法、提高解决综合问题的能力;
(4) 及时反馈,查缺补漏,错题订正,不留隐患.
(1)求角 C 的大小; (2)若 a 1 , b 4 ,求边 c 的长。
解答题23题近几年真题情况:
2017 年 4 月
23.(本题 10 分)已知函数 ①求 ②求
f (
f ( x ) 2 cos
2
x 1, x R

6
)
的值
f (x)
的最小正周期
f (
③设 g ( x )
22. 正四面体 A—BCD 的棱长为 2,空间动点 P 满足 PB ▲ .
PC
=2,则 AP · AD 的取值范围是
A
考虑数量积的几何意义,
A' B
数形结合的思想
AA ' AD =0; AD ' AD =4,
O C D'
D
三、学考复习建议(备考策略?)
2、注重答题策略,优化解题方法,提高准确率 (1) 基础题目要步步为营,一分不让(或展开,或不展 开);
考向1 等差数列及其前n项和;考向2等比数列及其前n项和; 考向3 数列的综合应用
三、核心考点、考向分析
2.立体几何初步
在选择题中,考查空间几何体三视图的识别,空间 几何体的体积或表面积的计算,空间线面位置关系的判 定等,难度中等.
2017.4 月学考
16. 如图 1,把棱长为 1 的正方体沿平面 AB1D1 和平面 A1BC1 截去部分后,得到 如图 2 所示几何体,该几何体的体积为 A.
(2) 把关的小题要“小做”,以省时高效为前提; (3) 解答题宏观把握,或通性通法,或另辟蹊径,谨慎对 待. (既不能有畏难情绪,也不能等闲视之)
解答题23题近几年真题情况: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