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三农问题的调查报告
姓名李璠
性
别
女职务在校学生
单位
名称
鲁东大学
通讯
地址
山东省烟台市邮编
E-mail lifan@ 联系电话xxxxxxxxxxxxx
调查内容①你对三农问题是否关注?A是B否
②“三农”是指的哪三个方面?A农业B农田C农民D农村
③你对三农知识的获取主要来源于··?A广播B电视C 报纸D听说
④你认为三农政策的制定对于农民来说··?A有帮助B无帮助C不知道
总结:本次调查共发放100分,回收86,回收率86%,有效问卷71。
第二题了解的情况是40%,对于第三题,一半以上的被调查者是从别人的耳中得知,可见,广大群众对于中央政策的制定和执行没有多大关心,而对于第四题,有35%以上的说不知道,这更体现了农民政策意识的淡漠。
尽管这只是部分地区的反映,但是却体现了我国农业发展的现状,是我国农业落后,农民增收滞后困难的真实写照。
因此,解决和发展“三农”问题已经刻不容缓。
“三
”问题出现的原因
那为什么会出现如此的情况呢?究其原因,主要是以下
几点:
1.政府的宣传力度不。
由于农民的政策意识普遍偏低,
不会主动的去接受相关政策的引导。
政府制定政策以后,没
有做好有力的宣传,最终导致政策没有深入到农民中,没有
得到贯彻跟执行。
2.农民增收困难,城乡差距扩大。
农民收入低,增收的
途径也少,加上对于政策的不了解。
而城乡差距扩大更是衬
托了农村的贫穷与落后。
3.农民思想被禁锢,小农意识根生蒂固,进一步制约了
农民创新意识,发展新事业的思想。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
农业发展不好,必然会制约国民经济的发展态势。
没有农业
的现代化,就没有全国的现代化。
5.
解决“
三
”问
题
一.解决“三农”问题关键在于农民增收
“无农不稳无工不富”众所周知,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因为不但农业所生产的粮食和其他食物对整个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具有重要作用而且农业更是发展工业的原始资金积累的主要来源,轻工业原料的重要来源和工业品的广大市场,稳定社会、支撑社会发展的根本力量离开农业这个基础什么事业都不可能发展这在哪个国家都是如此。
二.进行农业产业化和工业化是解决农民增收的新模式。
⒈工业化促使农民增收⒉农业产业化促进农民就业
三.以工补农激活了特色农业的发展拓宽了农民增收的路子。
以工补农更是激活了特色农业的发展进一步拓宽了农民增收的路子位于中原油田采油三厂的莘县古云镇依靠自身区位优势,倾力加大措施改善投资环境使全镇民营企业迅猛发展。
到去年底全镇累计固定资产投资达6亿元,年晚场工商税收2300万元,形成了以化工、玻璃制品、纸制品、塑料编织等四大支柱产业。
四.以工业反哺农业农民得到实惠
⒈农业产业化的快速发展解决了农民增收的问题,而工业化水平的提高则实实在在地充实了政府的钱袋。
途径⒉财政的充盈使得政府在农村的投资有足够的支撑,老百姓得到了实实在在的实惠。
具体的说可是如下几个方面:①通过整合教育资源切实加强了对农村劳动力的职业技术培发展农村卫生事业,非典之后加强农村公共卫生体系建设②建立乡镇两级公共卫生疾病控制和传染病救治机制,重点改造乡镇中心卫生院,有组织地开展农村劳动力的对外输出工作,近1/3的农村劳动力转移到非农产业。
③强化产品的市场营销观念和营销手段采取多种形式大力开拓名优产品国内外市场如壮大农民经纪人队伍举办或参加各种类型产品展销会、博览会;开设产品专营点、专卖店等扩大产品的知名度和市场占有率。
总结
总之,工业的发展,扩大了税源,为广大农民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通过实施农业产业化,大范围地增加农民收入,促进了农民脱贫致富,提高了农民生活的质量。
而两者的共同发展又使政府财政日渐充盈,使政府有足够的实力去反哺农业、农村和农民,支持农业,支持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增加农民收入,从而更好地统筹城乡发展。
虽然“三农”问题是一个发展和长期的问题,现在农民问题依然复杂,但随着政府政策和农村经济改革与社会的发展,相信会有一个很好的出路的。
参考资料
⒈《国共产党“三农”思想研究》.国农业出版社2002年3月出版
⒉《国农村经济改革发展》.武汉学出版社1999年出版
⒊《国农业保护问题研究》.国农业出版社1999年版
4.《国农业劳动力转移》.人民出版社1993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