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炉喷吹煤评价指标

高炉喷吹煤评价指标

1.2 硫分%
含硫大于 0.07%,就 会使之产生热脆性而无法使用)。为脱去钢铁中硫,就须在高炉和炼钢炉中多加石灰石,致使成本升 高,生产能力下降。硫分越低越好。喷吹煤硫分应比所用焦炭硫分低 0.2%,即钢厂焦炭硫分为 0.8%, 喷吹煤硫分应不高于 0.6%。
2、山西境内有代表性的喷吹煤指标
山西境内有代表性的喷吹煤 1 号、2 号、3 号、4 号煤质指标和工艺指标见表 1。
2.1 无烟喷吹煤
喷吹煤 2 号煤质好,灰分≤11%,硫分≤0.65%,可磨指数 70~85,可磨性好,是国内最好的高炉喷吹 煤之一,因而价格偏高。喷吹煤 3 号可磨指数 40~50,煤质较硬,磨煤电耗高,煤粉造价高,且对高 炉喷嘴磨损严重。从其反应性看,后者也不如前者,1250℃后,后者反应率只有 59.80%,前者已高 达 90%以上,说明喷吹煤 3 号喷吹综合性能较差。
2.2 贫瘦喷吹煤
在喷吹烟煤技术日趋成熟的今天,贫瘦煤也是较好的高炉喷吹原料。其挥发分适中,着火点较低, 反应性好,燃烧性强,资源丰富,价格合理。
从煤灰成分看,喷吹煤 1 号煤灰中酸性氧化物(SiO2+Al2O3)含量适中 83.10%,碱性氧化物 (Cao+MgO+Fe2O3+K2O+Na2O)含量 10.07%,有利于高炉造渣和脱硫。但喷吹煤 1 号可磨指数偏 高,煤粉在磨机内易粘结,易堵塞高炉喷嘴。
1.6 燃烧性
煤的燃烧性好,即其着火点低,反应性强。这可使喷入高炉的煤粉能在有限的空间和时间内尽可 能多地气化,少量未及气化的煤粉也因反应性强而与高炉煤气中的 CO2 和 H2O 反应而气化,不给高 炉冶炼带来麻烦。另外,燃烧性好的煤也可磨得粗一些,即-200 目占的比例少一些,这为降低磨煤 能耗和费用提供了条件。
3.结语
我国的高炉除了可喷吹优质无烟煤外,还可选用贫瘦煤、不粘煤、弱粘煤等。为获得全面的喷吹 和经济效果,高炉喷吹的煤以配成混合煤为最好,例如喷吹煤 1 号和 2 号各占一半,或喷吹煤 3 号和 4 号各一半,爆炸性消除了,渣量更低,磨耗更低,喷吹效果更好,经济效益更佳。
1.7 爆炸性
悬浮的煤粉与空气或其他氧化剂混合极易发生爆炸,最明显的规律是随挥发分增加,其爆炸性也 增加。一般认为煤粉 Vdaf<10%为基本无爆炸性煤,10%<VDAF<25%为有爆炸性煤,Vdaf>25%为强爆 炸性煤。
爆炸特性主要采用长管式的测试装置来测定煤粉爆炸火焰返回长度确定煤粉有无爆炸性及其强 弱。一般认为,仅在火源处出现稀少火星或无火星的属于无爆炸性,如无烟煤;返回至喷入端的火焰 长度小于 400mm 的为易燃有爆炸性煤,如贫瘦煤、不粘煤、弱粘煤;返回至喷入端的火焰长度大于 400mm 的为强爆炸性煤,如气煤等。
1.5 反应性
煤对 CO2 的反应性即将 CO2 还原成 CO 的能力。它是反映煤气化、燃烧的一个重要指标。反应 性的强弱直接影响炉子的耗煤量、耗氧量及煤气中的有效成分等。高炉喷吹反应性强的煤,不仅可提 高煤粉燃烧率,扩大喷吹量,而且风口区未燃烧的煤粉在高炉的其它部位参加了与 CO2 的气化反应, 减少焦炭的气化反应,对焦炭强度起到保护作用。
2.3 不(弱)粘喷吹煤
喷吹煤 4 号灰低硫低,着火点低,可磨指数适中,但其挥发分较高,火焰返回长度 115mm,为 易燃有爆炸性的煤。
从煤灰成分看,喷吹煤 4 号煤灰中 Al2O3 含量较低,仅为 17.58%,在煤灰熔融时,“骨架”作用 不明显,不利于提高灰的熔融温度。SiO2 含量高达 65.18%,而在 45%~65%范围内,熔融温度随其 含量的增加而降低。同时,起助熔作用的碱性氧化物(Cao+MgO+Fe2O3+K2O+Na2O)含量也较高, 致使喷吹煤 4 号灰熔点低,易熔融,有阻碍煤粒内部燃烧的倾向,由此要求粒度磨得越细越好,增加 电耗。
高炉喷吹煤评价指标
高炉喷吹用煤的煤质对高炉冶炼过程及技术经济指标有重要影响。在喷吹高挥发分、强爆炸 性烟煤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选择煤源广阔、价格合理、喷吹性能优良的喷吹煤进行高炉混合喷吹, 保证高炉生产技术指标,提高经济效益,是钢铁企业必须面临并予以解决的问题。
1.评价指标
1.1 灰分%
灰分是有害成分。喷入高炉的煤粉的灰分转变成炉渣,不仅增加石灰石的消耗,又增加吨煤渣量, 使焦比升高。喷吹煤的灰分越低越好。喷吹煤灰分应比所用焦炭灰分低 2%,即钢厂的焦炭灰分为 13 %,则喷吹煤的灰分应不高于 11%。
由上分析知,任何一种煤都达不到喷吹煤性能的全部要求,只能满足其中的 1-3 项。同时,各种 煤源由于产地远近、开采方法、运输方式等不同,其单位价格也不同,为了获得较全面的喷吹和经济 效果,应利用配煤达到:①磨煤机台时产量趋近理想的经济产量。②尽量提高煤粉在风口前的燃烧率, 扩大喷吹量。③达到较高的置换比和高炉生产技术经济指标。④原料煤的价格经济合理。⑤综合利用 各种煤资源,供煤、运输合理而且有保证。
1.3 发热量
固定碳含量越高,挥发分含量越低,在风口前燃烧时放出的热量越多。喷入高炉的煤粉是以其放 出的热量和形成的还原剂 CO、H2 等来代替焦炭在高炉内提供热源和还原剂。发热量越高越好。在高 炉内放出的热量越多,置换比越高。
1.4 可磨性
它反映煤的耐磨特性。可磨指数越大,越易粉碎,磨煤机出力越大,电耗越小,粉煤加工成本越 低。但可磨指数大于 90 时,在磨机内会有粘结现象。实践证明,喷吹煤可磨指数为 70-90 时为最佳。
1.8 煤灰熔融性
煤灰熔融性是指在规定条件下,随加热温度的变化,煤灰的变形、软化和流动特征的物理状态。 煤灰的熔融性取决于它们的化学组成。在煤灰熔融时,Al2O3 起“骨架”作用,能明显提高灰的熔融温度, 当其含量超过 40%时,煤灰的软化温度一般都会超过 1500℃;SiO2 起“助熔”作用,一般来说,SiO2 大于 40%的灰熔温度比低于 40%的要高 100℃左右,而 SiO2 含量在 45%-60%范围内,熔融温度随 其含量的增加而降低;在还原性气氛中,氧化铁以 FeO 形式存在,随其含量增加,煤灰熔融温度开始 下降,当 FeO 摩尔百分数增加到 40%时,下降至最低点,此后随着 FeO 含量的增加,熔融温度又升 高。在氧化性气氛中,氧化铁呈 Fe2O3 形式存在,它总是起升高熔融温度的作用;CaO 起助熔作用, 但其含量超过 30%时,它又起升高熔融温度的作用。其他 MgO、Na2O、K2O 在煤灰熔融中都起助融 作用。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