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系统结构第三章复习要点

系统结构第三章复习要点

第三章复习要点
Cache存储系统与虚拟存储系统的区别 主要地址映像方式(全相联映像、直接映 像、组相联映像)的映像原则和地址变换 过程 并行主存系统的两种组织方式单体多字存 储器和多体交叉存储器的特点 并行主存系统地址空间的划分 Cache存储系统的基本工作原理
第3章 存储系统结构
地址映像与变换 并行主存系统 高速缓冲存储器
Cache存储系统
虚拟存储系统
3.1 地址映像与变换
概念 全相联映像及其变换 直接映像及其变换 组相联映像及其变换
一、概念
在一个由M1和M2组成的两级存储系统中, M1和M2都划分成相同大小的存储块。 地址映像:将M2中的存储块按一定的规则 装入M1中的过程。 地址变换:每次访问M1时,将M2的地址变 换成M1地址的过程。
3.4 高速缓冲存储器
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 透明性
一、Cache存储系统的工作原理
程序访问局部化性质 Cache基本工作原理
1、程序访问局部化性质 工作集
一个运行程序在t-T到t这个时间间隔内所访问 的存储块的集合称为该程序在时间t的工作集, 记为W(t,T) 如果能够将工作集全部装入Cache,可以大大 减少程序访问主存的次数
内部碎片
478
0 1023
4095
M2
M2地址 块内地址 块号
000001 0111011110 + 0 000101 1 000110 2 011001
块表
000110 0111011110
M1地址
三、直接映像及其变换
概念:将M2存储空间按M1大小等分成区。区 内各块按位置一一对应到M1的相应块上。M2 中第i块只能映像到M1中第 i mod Cb块位置上。 Cb为M1中存储块的个数。 块表:记录M1块号和M2区号信息。 地址变换:将i mod Cb与块内地址拼接成M1 地址。 优点:实现简单,成本低 缺点:块冲突概率高
1K
M1
1K
M2 存储块
二、全相联映像及其变换
地址映像:M2中任意一个存储块可以装入M1中 任意一块的位置 地址组成 块号 块内地址 块表:记录M2块号、M1块号和装入位信息。 地址变换:以M2块号为索引查块表,得到该块在 M1中对应的块号 优点:块冲突概率低,M1空间利用率高 缺点:查块表时间长
BM = W / TM
分析
CPU一次能够并行读出的字越多,主存频 宽就越大,但二者并非线性关系。 原因:
读出的字越多,存储器数据总线越长,导致传 输延迟增加 遇到转移指令,系统效率会下降
结论
由于程序的转移概率不会很低,提高并行 主存系统的频宽是有限的。
二、单体多字存储器
多个并行存储器与同一个地址寄存器连接, 同时被一个单元地址驱动,一次访问读出 沿n个存储器顺序排列的n个字 实现简单,但访存效率不高
直接映像
M2
M1
M2地址
块号Nv 区号nd 块号nv
块内地址Nr 块内地址nr 块内地址nr
M1地址
块号nv
M1块号
M2地址
M1地址
M1
四、组相联映像及其变换
概念:各组之间直接映像,组内各块之间全相 联映像。M2中的每一块可以映像到M1中唯一 的一个组中的任何一个位置 块表:记录M2区号、M2组内块号和M1块号 信息。 地址变换:将M2组号、组内块号与块内地址 拼接成M1地址。 优点:块冲突概率低
三、多体交叉存储器
在包含多个能够独立编址的多体并行主存 系统中,各分体间的地址编号采用交叉方 式。
1、多体交叉编址
2、多体交叉存储体分时工作原理 Nhomakorabea每个存储体的启动间隔为 其中:Tm为每个存储体的访问周期, n为存储体个数
三、并行主存系统地址空间的划分
三、并行主存系统地址空间的划分
按高位地址划分 按低位地址划分
全相联地址映像
M2 M1
M2地址 M1地址
块号Nv 块号nv
块内地址Nr 块内地址nr
全相联地址变换
M2地址
M1地址
M2块号
M1块号
设每个块长1KB
M2地址=1502 块号=1 块内地址=478
0000 0101 1101 1110
0
000001 0111011110
0#块 1#块 2#块 3#块 M2
按高位地址划分
实现方法:用地址码的高位部分区分存储体号, 低位部分是各存储体的体内地址 参数计算方法: m:每个存储体的容量 n:存储体的个数 j:存储体的体内地址,j=0,1,2,…,m-1 k:存储体的体号,k=0,1,2,…,n-1 主存地址A=m×k+j 存储器的体内地址Aj=A mod m 存储体体号:
2、 Cache基本结构
组相联地址映像
M2 M1
组相联地址变换
M2地址
M1地址
M2块号
M1块号
3.2 并行主存系统
并行主存系统频宽分析 单体多字存储器 多体交叉存储器 并行主存系统地址空间的划分
一、并行主存系统频宽分析
• 并行主存系统:通过引入并行和重叠技术,在保 持每位价格不变的情况下,使得主存的频宽得到 较大的提高 • 频宽:设某存储器的访问周期为TM,存储器字长 为W位,则频宽为:
按低位地址划分
实现方法:用地址码的低位部分区分存储体号, 高位部分是各存储体的体内地址 参数计算方法: m:每个存储体的容量 n:存储体的个数 j:存储体的体内地址,j=0,1,2,…,m-1 k:存储体的体号,k=0,1,2,…,n-1 主存地址A=n×j+k 存储器的体内地址 存储体体号: Ak=A mod m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