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3讲)詹姆斯《心理学原理》

(第3讲)詹姆斯《心理学原理》


《心理学原理》部分章节内容讲解
心理学的界定
心理学是有关心理生活的科学。它既包括心理生活 的现象,又包括现象产生的条件。对未来目的的追求 以及达到目的的手段的选择,是一切现象中的心理性 现象的标志和标准。无生命物质无所谓目标指向和手 段选择活动。有生命物质的目标指向活动包括有意 识的指向和本能的和自动化的指向。
第三讲 《心理学原理》
——詹姆斯著
引言
19世纪末,构造主义在德国兴 起的时候,另一个心理学流派在美 国诞生了。
为什么美国心理学没有追随德国 而是走向了机能主义?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心理学史专家波林认为:当时美国是一个 新开拓的国家,对于准备去开发它,并向大自 然夺取生活的最早的美国开拓者来看,国土是 自由的,适者生存是新世界文化的基础。美国 人的成功哲学植根于个人的机会和野心,所以 产生大众的民主,实用主义和心理学外一切形 形色色的机能主义的背景。波林认为在这样的 一个时代背景下,美国心理学会走向机能主义 是可以理解的。而引领美国心理学走向机能主 义的人,也就是机能主义学派的创始人,就是 今天我们要讲的詹姆斯。
《心理学原理》特点及影响力
《心理学原理》内容丰富而庞杂,没有一个 统一的体系,大都是就事论事。 书中所列主题大致确定了以后百余年来心 理学研究的范畴。
本书是西方重要的哲学、心理学经典文献 之一,在哲学和心理学领域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心理学原理》影响力




当时实验心理学研究成果的基本总结 詹姆斯机能主义(实用主义)心理学思想的集 中体现 美国机能学派兴起的里程碑 奠定了詹姆斯美国心理学之父的坚实基础 被翻译成几十种文字 在欧美等国作为大学标准课本 波林:“出版至今,它的力量尚未稍减,它 的见识也尚未落伍。”
意识流

意识是私人的,不断变化的,连续统一的,具 有认知功能,具有选择性。P76页。 意识流小说 随着人的意识活动,通过自由联想来组织 故事。 人的非理性的,潜意识的,直觉的。

自我意识
自我区分为“被‘认知的客体’或称‘经验的我’”和 “认知的主体又称自我(Life 或 ego)”,经验的我 包括所有一切个人可以称为是属于他的全部东西。 他认为自我的客体是由三部份组成: 1.物质:包括个人的身体、衣物、房屋、家庭、财产等; 2.社会:这是得自他人的认可,例如声誉等,任何人都 有许多的社会我,因为有许多人都认得他; 3.精神:包括个人的意识状态、特质、态度、气质等。
实用主义哲学思
人类有意识存在就有冯特的“意识心理学” 人类有无意识存在就有弗洛伊德的“无意识心理学” 人类有“智慧和行为”就有詹姆斯的“适应心理学”
詹姆斯著作
《心理学原理》 《对教师讲心理学和对学生讲生活理想》 《实用主义》 《多元的宇宙》 《真理的意义》 《心理学简编》 《宗教经验种种》 ……
William James 1890 年出版了 The Principles of Psychology 经唐钺(yue)翻译,中文版的 《心理学原理》在1963年由商务印书 馆出版。

心对于脑以外的事物的关系只是认知上和情绪 上的关系。
习惯
习惯是复合物受外力作用而产生的适应性变化。习 惯就其行为表现来说是连锁性的动作。动作要学得多、 学得早。学习新习惯时要一直到它在你的生活中根深 蒂固为止。如果只想不做,或不尽早实行,人的品行 就不会真正得到改变。
思想流
他认为意识不是静止的,而是因人因时因地而 连续不断地流动的,他称此种心理现象为意识流 (stream of consciousness)。如将流动的意识切 断分析,势必将扭曲意识的本质。他的意识流理论, 旨在反对当时流行的冯特式的心理学把心理现象分解 为各种元素的作法,开批判心理学中元素主义之先声。
心理现象是依据一定条件变化的,这种条 件就是人的身体状态,尤其是大脑状态。因此, 心理学一定要预先假定或包含有一定分量的大 脑生理学。 心理学是研究个体经验和大脑状态之间关系 的学科。
心理学的方法和陷阱
詹姆斯总结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包括:内省法和实验法。 内省法是灵魂对内心生活的观察,是对心理生活的 直接知识,也可以说是人对刚结束的心理活动的直接 记忆,但是,其知识会有很大推想成分。
詹姆斯生平


出生于美国资产阶级家庭,父亲是个神学家。 漂居各地,先后在美国和欧洲各国受过多种专业教育, 有着丰富的幼年生活,并掌握了5门语言。 艺术、解剖学、化学、心理物理学、生理心理学 27岁获哈佛医学博士学位。留校任教。 其弟弟亨利 .詹姆斯是位著名作家。
詹姆斯生平
得过抑郁症 (身体不好+受决定论哲学思想的影响,悲观消极) 雷诺唯叶有关自由意志的文章 (操之在已 意志功效 健康好转 想)
引言

詹姆斯:“冯特想充当知识界的拿破仑。可惜 他决不会有一个滑铁卢,因为他是一个没有天 才的拿破仑。”所谓没有天才,指他缺乏一个 中心观念。

冯特:读完《心理学原理》后说“这是文学, 它很美,但不是心理学。”
詹姆斯简介
威廉· 詹姆斯 (William James , 1842-1910) 美国本土第一位哲学家,心理学家,教育学家 实用主义的倡导者 美国机能主义心理学派创始人 美国最早的实验心理学家 美国心理学会主要创立者 美国心理学之父 1875年,建立美国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 1904年当选为美国心理学会主席, 1906年当选为国家科学院院士。
情绪
首创情绪理论,是最早的情绪理论。 该理论在詹姆斯心理学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他 认为生理变化先于情绪体验,生理变化所引起的内导 冲动传到大脑皮层时所引起的感觉就是情绪,在这一 理论中,情绪的一般成因被假定为内在的生理性的神 经过程,而不是精神性或心理性的过程。由于这一理 论同时为丹麦生理学家朗格(Carl Lange 1834- 1900)发现,因此被命名为詹姆斯 - 朗格情绪理论。
The End.
Thank you!
实验法对于心理学相当于显微镜对于解剖学。 比较法可以作为补充,以内省材料为依据,建立正常成 人的心理模式,然后再与动物、儿童或变态心理的人比较, 以期得到对两方面都有益处的知识。 心理学领域存在一些错误,其直接原因是由于心理学名 词的贫乏,使我们忽视某些状态,对它们不加以考虑。
心和其他事物的关系
意志
意志努力就是在诸种相互冲突的动机和观 念中,使某一动机、某一观念独占心上的过程, 所以说,意志是心与它的观念之间的一种关系。 不随意活动:本能和反射活动 随意活动: 需要意志努力 不需要意志努力
本书是作者在心理学的教学过程中所有讲义的基 础上形成的。 该书中可以发现詹姆斯心理学思想的五个要义: 1、反对结构主义意识元素分析的研究 2、首倡意识流理论 2、首倡情绪理论(詹姆斯-朗格情绪理论) 3、主张心理学研究方法多元化 4、关于自我的理论奠定了现代讨论自我观念的基 础。
《心理学原理》共28章,内容如下:
1、心理学的界定 2、脑的机能
3、大脑活动的几个基本条件
4、习惯 5、心灵要素理论 6、心理学的方法和陷阱 7、心和其他事物的关系 8、思想流 9、自我意识; 10、注意 11、概念 12、辨别和比较 13、联想 14、时间知觉
15、记忆 16、感觉 17、想象 18、事物知觉 19、空间知觉 20、实在知觉 21、推理 22、活动的产物 23、本能 24、情绪 25、意志 26催眠 27注意的必然真实性 28、效果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