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位学者首先提出儿童的自我概念是通过“镜像过程”形成起来的“镜像自我”,即别人对于儿童的态度反应(表情、评价与对待)就像一面镜子?A)米德B)库利C)弗洛伊德D)埃里克森参考答案: B收起解析解析:无2(2分)社会认知的基本特性不包括哪一项?A)互动性B)间接性C)整体性D)矛盾性参考答案: D收起解析解析:无3(2分)在利他行为的诸多理论中,我们所做的很多源于最大化我们的报酬和最小化我们的成本的动机。
以上说法是出自于哪一理论?A)社会交换理论B)社会规范理论C)D)社会认知理论参考答案: A收起解析解析:无4(2分)下列选项中,不属于良好人际关系原则的是哪项?A)相互性原则B)平等性原则C)强化原则D)交换性原则参考答案: C解析:无5(2分)明尼苏达多项个性量表(MMPI)属于哪种测验?A)速度测验B)智力测验C)能力测验D)典型反应测验参考答案: D收起解析解析:无6(2分)对肯定自我价值的他人,个体对其认同和接纳,并反过来予以肯定与支持。
这一现象说明了哪一项原则?A)人际关系的相互性原则B)人际关系的自我价值保护原则C)人际关系的交换性原则D)人际关系的平等性原则参考答案: B收起解析解析:无7(2分)社会心理学关于归因理论的研究始于1958年哪位学者的研究?A)冯特B)勒温C)墨菲D)海德参考答案: D收起解析解析:无8(2分)7-11岁儿童观看一个成人的捐赠行为后,会表现得很慷慨,主动捐赠自己获得的奖品,这是通过利他行为的哪种外部影响因素来促进利他行为?A)马太效应B)鲶鱼效应C)旁观者效应D)罗密欧-朱丽叶效应参考答案: C收起解析解析:无9(2分)社会行为是人对什么所引起的并对社会产生影响的反应系统?A)周围环境B)社会因素C)现实生活D)即时情境参考答案: B收起解析解析:无10(2分)“东施效颦”是一种什么现象?A)顺从B)去个性化C)有意模仿D)从众参考答案: C收起解析解析:无11(2分)个体或群体间力图胜过或压倒对方的心理需要和行为活动,我们称之为什么?A)群体极化B)合作C)竞争D)社会化参考答案: C收起解析解析:无12(2分)不属于角色失调的是哪项?A)角色偏好B)角色不清C)角色中断D)角色失败参考答案: A收起解析解析:无13(2分)印象形成的模式不包括哪项?A)平均模式B)增加模式C)加权平均模式D)加权增加模式参考答案: D收起解析解析:无14(2分)对他人情绪的理解而唤起自己的与此相一致的情绪状态并产生共鸣的过程,心理学上属于哪项?A)共情B)移情C)当事者为中心D)自由联想参考答案: B收起解析解析:无15(2分)社会交换论认为态度改变的关键是哪项?A)诱因的强B)趋向动机C)达到平衡状态D)回避动机参考答案: A收起解析解析:无16(2分)面子的整饰行为中最常采用的策略是哪项?A)预防性策略B)维护性策略C)防御性策略D)报复性策略参考答案: B收起解析解析:无17(2分)社会心理学的确立以哪一项为主要标志?A)奥尔波特的实验社会心理学B)米德的符号相互作用论C)萨宾的社会角色理论D)戈夫曼的社会戏剧理论参考答案: A收起解析解析:无18(2分)个人对自己在特定情境中,是否有能力去完成某个行为的期望是指什么?A)自我效能B)自我控制C)自尊D)自我体验参考答案: A收起解析解析:无19(2分)以下哪一项属于归因过程中最常见的自利偏差?A)动机性偏差B)非动机性偏差C)基本规律错误D)理性偏差参考答案: A收起解析解析:无20(2分)认知失调理论最早由谁提出,认为两种认知或认知与行为不协调时,为了保持一致,态度将发生变化?A)米德B)费斯廷格C)佛洛伊德D)库利参考答案: B收起解析解析:无二、多选题21(3分)关于社会心理学这门学科,正确的说法是哪些?A)社会心理学是在心理学和社会学两大母体下孕育而成社会心理学是一门具有边缘性质的独立学科C)社会心理学是对个体、群体的社会心理与社会行为及其规律进行系统研究的科学D)社会心理学是类似于哲学的抽象学科E)社会心理学是一门实证科学参考答案: A B C E收起解析解析:无22(3分)在社会心理学所涉及的大部分研究领域里,与社会化过程有关的内容包含哪些?A)态度的形成B)社会学习社会认知的发展D)自我概念E)性别角色参考答案: A B C D E收起解析解析:无23(3分)自我概念的结构从形式维度可以分为哪些内容?A)自我认知B)自我体验C)生理自我自我控制E)社会自我参考答案: A B D收起解析解析:无24(3分)影响社会认知的认知者因素包括哪些?A)个人魅力B)原有经验C)情绪状态D)价值观念身份角色参考答案: B C D收起解析解析:无25(3分)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哪些选项?A)已成为既定事实的态度,即被说服者根据直接经验形成的态度不易转变B)预警一定会促进态度转变C)自尊水平高、自我评价较高的接受者不易转变态度D)分心一定会削弱说服效果E)自尊水平低、自我评价较高的接受者不容易转变态度参考答案: A C收起解析解析:无26(3分)人际关系的三维理论的三维,是指以下哪些选项?A)包容需要B)情感需要C)支配需要D)成就需要E)价值需要参考答案: A B C收起解析解析:无27(3分)群体的基本特征包括以下哪些选项?A)地位B)角色C)规范D)凝聚力E)权利参考答案: A B C D 收起解析解析:无28(3分)从研究对象的角度出发,可以将社会心理学的研究范围划分为哪些?A)个体社会心理与行为B)社会交往心理与行为C)人际交往心理与行为D)群体心理与行为E)团体规范与行为参考答案: A B D收起解析解析:无29(3分)态度的特点包括哪些?对象性B)内在性C)系统性D)稳定性E)长期性参考答案: A B D收起解析解析:无30(3分)群体凝聚力表现在成员的心理感受方面包含哪些?A)认同感归属感C)力量感D)自豪感E)自卑感参考答案: A B C 收起解析解析:无31(3分)描述法主要包括哪些方法?A)自然观察法B)案例分析法档案研究法D)调查法E)心理测验参考答案: A B C D E 收起解析解析:无32(3分)模仿主要有哪些特征?A)内在性B)非控制性C)表面性相似性E)独特性参考答案: B C D收起解析解析:无33(3分)下面哪些因素决定人们在一起是竞争还是合作?A)情境的奖励结构B)竞争性的个体差异C)沟通模式D)相互作用的影响实际利益参考答案: A B C D收起解析解析:无34(3分)中国社会心理学的发展历程包括哪些?A)形成阶段B)评介阶段C)停顿阶段D)重建与本土化阶段E)迅猛发展阶段参考答案: B C D收起解析解析:无35(3分)影响遵从的个体特点有哪些?A)个体的能力B)个体对将来的期望C)个体在群体中的地位D)文化差异E)个体的知识水平参考答案: A B C D 收起解析解析:无36(3分)容貌对人际关系发展能够起到一定促进作用。
这是容貌的哪些效应?A)晕轮效应B)环境效应C)散逸效应D)自然效应E)结伴效应参考答案: A C收起解析解析:无37(3分)自尊的发展分为哪些阶段?A)嫉妒B)依赖性自尊C)独立性自尊D)无条件自尊E)理性自尊参考答案: B C D收起解析解析:无38(3分)人际交往的动机具体表现为哪些方面?人的内在需要B)人的自我表现C)人的自我完善D)人的自我认识E)人的生理需要参考答案: A B C 收起解析解析:无39(3分)群体决策可以发挥哪些作用?A)减少偏见提高决策效率C)增强信息沟通D)相对决策效果好、准确性高E)促进群体文化形成参考答案: A B C D收起解析解析:无40(3分)根据差序格局的概念,可以将中国的社会关系划分为哪些关系?A)朋友关系B)家人关系亲戚关系D)熟人关系E)生人关系参考答案: B D E在整个社会心理学发展的历程中,哪类取向一直占据着首要地位并主导着社会心理学的研究方向?A)社会学B)心理学C)人类学D)哲学参考答案: B收起解析解析:无2(2分)哪位学者首先提出儿童的自我概念是通过“镜像过程”形成起来的“镜像自我”,即别人对于儿童的态度反应(表情、评价与对待)就像一面镜子?A)米德B)库利C)弗洛伊德D)埃里克森参考答案: B收起解析解析:无3(2分)社会认知的基本特性不包括哪一项?A)互动性B)间接性C)整体性D)矛盾性参考答案: D收起解析解析:无4(2分)使人的社会知觉过程简化,刻板印象具有哪项的意义?A)消极B)C)概括定型D)社会适应参考答案: D收起解析解析:无5(2分)社会心理学杨国枢认为,哪项是中国人最基本的社会态度?A)金钱至上B)血缘关系C)社会取向D)参考答案: C收起解析解析:无6(2分)哪位学者提出了“镜中我”理论?A)库利B)米德C)弗洛伊德D)埃里克森参考答案: A收起解析解析:无有关自我的认知结构是关于自我的认知概括,它来自于过去的经验并对个体社会经验中的自我有关的信息加工进行组织和指导是指什么?A)自我认知B)自我观察C)自我图示D)自我内省参考答案: C收起解析解析:无8(2分)个体在面对紧急事件发生时,单个人与同他人在一起时的反应不一样,他人在场会抑制利他行为的发生,其属于社会心理学哪种效应?A)马太效应B)鲶鱼效应C)旁观者效应D)罗密欧-朱丽叶效应参考答案: C收起解析解析:无9(2分)我国著名社会学家费孝通认为,中国乡土社会以宗法群体为本位,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以亲属关系为主轴的网络关系,这属于以下哪项内容?A)差序格局B)C)团体格局D)集体格局参考答案: A收起解析解析:无10(2分)社会行为是人对什么所引起的并对社会产生影响的反应系统?A)周围环境B)社会因素C)现实生活D)参考答案: B收起解析解析:无11(2分)哪项效应反映出在印象形成的过程中,最新获得的信息的影响比原来获得的信息的影响更大的现象?A)首因效应B)近因效应C)刻板印象D)光环效应参考答案: B收起解析解析:无12(2分)“东施效颦”是一种什么现象?A)顺从B)去个性化C)有意模仿D)从众参考答案: C收起解析解析:无13(2分)翟学伟根据脸的规矩性和面子的心理位的统一与分离,划分出中国人的哪种图谱?A)脸面素描图B)脸面阴阳图C)脸面统一图D)脸面四分图参考答案: D收起解析解析:无14(2分)不属于角色失调的是哪项?A)角色偏好B)角色不清C)D)角色失败参考答案: A收起解析解析:无15(2分)个体对自身的心理与行为的主动控制是指哪一概念?A)自我效能B)自我控制C)自尊D)自我体验参考答案: B解析:无16(2分)市场上的小贩找几个“托”在摊位上“争抢”购买自己的商品,造成抢手的假象,诱使路人误以为商品价廉物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