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自学考试社区康复护理2名词解释及简答题答案

自学考试社区康复护理2名词解释及简答题答案

社区康复护理第一章概论第一节康复医学概述1. WHO对康复的定义:综合协调地应用各种措施,最大限度地恢复和发展病、伤、残者的身体、心理、社会、职业、娱乐、教育和周围环境相适应方面的潜能,以减少病、伤、残者的身、心、社会功能障碍,使其重返社会,以提高生活质量。

2. 康复的四个工作领域:医学、教育、职业社会康复3. 教育康复:指通过教育和培训以促进康复。

4. 职业康复的内容:①职业评定;②职业训练;③选择、介绍职业;④就业后的随访。

5.康复医学的基本原则:功能康复、全面康复、重返社会6.康复医学的目标:预防性康复、矫正或治疗、教育和再训练预防性康复:是指对一般无病或单纯病痛的患者最大可能的避免身体残疾的发生。

7.康复医学的内容:康复医学的基础理论、康复功能评定、康复治疗8.康复功能评定:是客观地、准确地评定功能障碍的性质、部位、范围、程度并估计其发展、预后和转归,为制定康复治疗计划打下科学基础。

9.康复医学的对象①急性病后的患者②手术后的患者③各类残疾者④慢性病患者⑤老年人10.康复医学的服务方式(WHO)①康复机构康复②上门康复服务③社区康复11.康复医学的重要性:1)社会和患者的迫切需要社会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人们的健康观发生改变;医学的进步使各种传染病得到有效控制,疾病谱发生改变;威胁人类健康的慢性病,需要长时间的康复治疗。

2)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人口的平均期望寿命延长,老年人口增加,60%的老人患有多种慢性病;工业、交通、文体活动等导致残疾者比例增加,需要长期康复治疗的人数增加。

3)应对严重自然灾害和战争各种自然灾害和战争都有导致人类许多残疾的发生。

4)医学愈进步康复需求愈大科技进步使得医学技能的提升,使许多疾病得到有效控制,死亡率降低,存活率提高,对康复治疗和护理的需求增加。

综上所述,这就是康复医学近年来得到迅速发展和日益为社会重视的主要原因。

第二节社区康复1.社区康复是指病、伤、残者经过临床治疗阶段后,为减少他们的身心功能障碍,由社区提供有效、可行、经济的全面康复服务,使病、伤、残者能重返社会。

2.社区康复发展①社区康复思想产生于20世纪40年代②WHO倡导社区康复,得到许多国家和地区响应是1967年3.社区康复的内容残疾的预防: 依靠社区力量,积极开展预防病损工作;残疾普查: 依靠社区力量,普查社区残疾人的基本情况,为制定残疾预防和康复计划提供资料;康复训练: 依靠社区力量,在家庭或社区康复站对需要进行功能训练的残疾者,开展必要的、可行的功能训练,以改善他们的生活自理能力;健康教育: 依靠社区力量,帮助残疾儿童获得特殊教育;职业康复: 依靠社区力量,对有一定劳动能力和有就业潜能的青壮年残疾人,提供就业咨询和辅导;社会康复: 依靠社区力量,帮助残疾人参与社会各种活动,为残疾人重返社会创造各种条件;独立生活指导: 依靠社区力量,帮助残疾人提供独立生活的咨询、服务和指导。

4.社区康复的服务方式社区服务保障模式、社区卫生服务模式、家庭病床模式、社会化综合康复服务模式。

5.社区康复的目的:是尽量减少因病、伤、残带来的后果,最大限度地恢复病、伤、残者的功能和能力。

第三节社区康复护理学1.康复护理是以提高病、伤、残者生存质量,并最终回归社会为目标,紧密配合康复医师和康复治疗专业人员,针对病、伤、残者的功能障碍,护理人员在进行基础护理、心理护理的同时进行的功能康复护理。

2.康复护理的目标①维持患者健侧部分的身体功能②协助患者对伤残部分进行康复训练③使家属了解患者的需要④协助和促进患者完成独立自我照顾训练3.社区康复护理:是指在社区康复过程中,根据总的康复医疗计划,围绕全面康复目标,针对病、伤、残者的整体进行生理、心理、社会诸方面的康复指导,使他们自觉的坚持康复锻炼,减少疾病的影响,预防继发性残疾,以达到最大限度的康复。

精髓:社区组织、参与、训练、依靠、受益。

4.社区康复护理的特点①面向社区,依靠社区的人力、物力、财力开展工作②对象主要是功能障碍者、伤残人员、老年人、慢性病者③提供全面的康复护理,利用康复护理技术,对康复护理对象进行躯体、精神、教育、职业、社会生活等方面的康复护理。

④注重功能训练⑤可建立良好的支持系统⑥具有康复对象积极主动参与、康复费用少、社会收益面大、康复技术通俗易懂等特点。

5.社区康复护理的实施原则①由全科医师领导配合康复专业人员从事康复医疗工作②遵守医务人员守则,尊重患者③规范各项康复技术操作,对患者负责④将护理对象看作是一个完整的功能个体⑤充分发挥康复对象的主动性⑥定期进行业务活动,研讨康复方案,交流康复技巧,总结经验6.社区康复护士角色:照顾者、健康教育者、合作者、咨询者、研究者、康复对象的代言人7.社区康复护师(士)应具备的条件①具备全面的护理知识和熟练的护理技术②了解相关知识和技术③具有现代康复的思想和理念④具备较强的人际沟通能力⑤具备较强的敬业精神8. 社区康复护士的工作流程:①建立社区被护人员的档案;②进行首次评估;③制定护理措施;④执行康复计划;⑤进行阶段性评估和总结。

9. 社区康复转介服务的重要环节工作:确定社区康复的转介服务中心掌握康复对象的需求掌握转介服务的资源与信息转介人员应具备有关知识进行转介登记随访转介效果第四节残疾的基本概念1.残疾是指因外伤、疾病、发育缺陷或精神因素造成的明显、长期、持续或永久性的身心功能障碍,以致不同程度地丧失正常生活、工作和学习能力的一种状态。

2. 国际残疾分类(WHO,1980):病损、失能和残障:是由于病损或失能,限制或阻碍一个人完成正常的社会作用,是社会水平的残疾。

3. 我国将残疾分为六类:视力残疾、听力残疾、语言残疾、智力残疾、肢体残疾和精神残疾。

4. 视力残疾:指由于各种原因导致双眼视力障碍或视野缩小,不能进行一般人所能从事的工作、学习或其他活动。

视力残疾分为盲及低视力。

标准:盲:一级盲:最佳矫正视力<0.02,或视野半径<5°二级盲:最佳矫正视力≥0.02;或视野半径<10°低视力:一级低视力:最佳矫正视力≥0.05,而<0.1二级低视力:最佳矫正视力≥0.1,而<0.35. 听力残疾:是指由于各种原因导致双耳不同程度的永久性听力障碍,听不到或听不清周围环境声及言语声,以至影响日常生活和社会参与。

听力残疾的分级听力残疾一级:患者听力损失在≥91dBHLdB听力残疾二级:患者听力损失在81-90dBHL之间听力残疾三级:患者听力损失在61-80dBHL之间听力残疾四级:患者听力损失在41-60dBHL之间6.言语残疾:指由于各种原因导致的言语障碍(经治疗一年以上者),而不能进行正常的言语交往活动(3岁以下不定残)。

言语残疾的分级一级:只能简单发音,言语能力完全丧失者,语音清晰度≤10%。

二级: 具有一定的发声及语言能力,语音清晰度在11%-25%之间的。

三级:可进行部分言语交流,语言清晰度在26%-45%,言语能力等级测试未达三级测试水平。

四级:能简单会话,但用长句表达困难。

语言清晰度在46%-65%,言语能力等级未达四级测试水平。

7. 残疾的预防一级预防:是采取一切措施预防各种病损的发生。

它最为有效,可以降低残疾发生率70%。

这些措施包括;预防接种、避免各种交通事故、注意精神卫生等。

二级预防:是指通过积极有效的临床治疗和康复治疗,限制或逆转由病损造成的残疾。

它可以降低残疾发生率10-20%。

这些措施包括:早期发现、早期治疗。

三级预防:是指通过康复措施防止残疾转化为残障。

措施包括:康复治疗的常用方法,如(作业疗法)、心理治疗等。

第二章康复护理评定第一节康复护理评定概述1.康复护理评定:是收集康复护理对象的功能形态、能力和社会环境等资料,并与正常标准进行比较和分析,确定康复护理问题,为制定康复护理措施提供参考依据。

2.明确患者功能障碍的原因、部位、性质、程度及变化趋势所采用方法称康复评定3. 康复护理评定的方法:①交谈②观察③调查④量表⑤体格检查4. 社区康复护理评定的步骤①收集资料②分析资料③确定康复护理诊断、目标和措施④记录5. 社区康复护理的评定分期:初级评定、中期评定、末期评定和随访6. 康复评定的注意事项①根据疾病、功能、能力和障碍诊断的不同特点,以及社区实际情况选择正确的、恰当的评定方法和评定内容。

②进行评定时应先从筛查开始,然后再进行深入的检查。

③首次评定时应对患者进行心理、生理和社会等全面评定。

④应根据患者的病情、康复目标和要求选择操作简单、易于推广和普及的评定方法,尽量避免不必要的评定,以免浪费人力、物力和财力。

⑤尽量选择信度、效度和灵敏度高的评定工具,以及国际通用的标准化的评定方法。

第二节运动功能评定1. 心功能评定:纽约心脏病协会的心功能分级评定;6分钟步行试验常用于(心功能评定) ;心电图和运动负荷试验。

2. 肺功能评定(呼吸功能评定):呼吸功能徒手评定(0~5级);肺功能评定包括肺容量male/female:5000/3500ml、和肺通气功能评定。

3. 肌力评定肌肉收缩时所能产生的最大力量称为肌力MMT肌力评级标准将肌力分为6级4. 关节活动度评定关节活动度或关节活动范围(ROM):是指一个关节运动时所通过的运动弧,是衡量关节运动量的尺度,常以度数表示。

5.步行周期:指一侧下肢完成从足跟着地到再次足跟着地所经过的时间。

根据下肢在步行时的位置分为支撑相(站立相)和摆动相(迈步相)。

常见异常步态:疼痛步态、肌无力步态和断腿、关节挛缩强直步态以及中枢神经损伤所致异常步态。

6. 平衡功能评定的目的是了解被评定对象有无平衡功能障。

人的平衡可分为:①静态平衡②动态平衡③反应性平衡7. 协调功能评定协调功能障碍包括:共济失调、不随意运动、运动徐缓和僵直等。

第三节言语、语言和吞咽功能评定1.失语症:是由于脑部损伤使原来已经获的语言能力受损或丧失的一种语言障碍综合症。

2. 构音障碍表现为发音不准、吐字不清、语调、语速和节奏异常。

3.言语失用症表现为说话费力、不灵活,语音拖长、脱落、置换或不清晰。

4.吞咽功能评定:吞咽反射、口腔反射活动、吞咽评定、饮水试验第四节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评定1.基础性日常生活活动是人们为了维持生活及适应生存环境最基本的、共性的、每天必须反复进行的基本活动,用以照料自己的衣、食、住、行、保持个人卫生整洁和进行交流。

用Bathel指数评定。

低于20分为极重度功能障碍;20-40分为重度功能障碍;40-60分为中度功能障碍;60分以上为轻度功能障碍。

2.工具性日常生活活动是指通过提供物质与服务,能够对社会、家庭做出贡献或对自己有益的活动,是体现个人价值的活动,包括工作、操持家务、照顾他人和学习等。

用功能活动问卷(FAQ)评定。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