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农业大学2007 —2008 学年一学期期末考试
《社会统计学》试卷(A卷)
(课程代码3121017 )
本试题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1.统计作为一门学问的产生大约是从17世纪开始的,创始人是威廉配第。
2.统计调查要求做到准确、及时、全面、系统。
3.按照组织形式不同,统计调查可分为、。
4.抽样调查应遵循原则。
5.从总体中抽取样本的方法有抽样和抽样。
6.某地区1998年计划粮食总产比1997年增长10%,实际增长了8.9%,则该地区粮食生产的计划完成程度是99% 。
7.现象之间的关系可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关系,一种是关系。
8.统计表可分为三种:、、。
9.统计研究常用的方法有:、、。
二、单项选择题(每题有四个备选答案,只有一个是正确的,把正确答案的代号填在题干的括号内。
每题1分,共10分)
1.统计所要研究的客观存在现象或事物的全体叫( D )
A、总体
B、总体单位
C、样本
D、标志
2.用来展示经过整理的统计资料的表格叫(B )。
A、统计报表
B、统计表
C、调查表
D、整理表
3.回归直线是一条( D )线
A、平均数
B、绝对数
C、相对数
D、中位数
4.测定标志变动程度最主要的方法是( C )
A、全距
B、平均差
C、标准差
D、变异系数
5.普查属于(A )
A、全面调查
B、抽样调查
C、经常性调查
D、重点调查
6.说明总体单位某种特征的名称叫(D )
A、总体
B、总体单位
C、样本
D、标志
7.计算平均发展速度,通常采用( C )
A、算术平均
B、调和平均
C、几何平均
D、序时平均
8.相关系数不受计量单位影响,它是一个()
A、平均数
B、绝对数
C、相对数
D、中位数
9.我国定期取得国民经济统计资料的主要形式是(C )
A、普查
B、抽样调查
C、统计报表制度
D、典型调查
10.在重复抽样条件下,概率度提高一倍,其他条件不变时,抽样数目为原来的(C )倍。
A、2
B、3
C、4
D、5
三、多项选择题(每题有四个备选答案,有1—4个答案都可能是正确的,要求全部选对才得分,多选、漏选、错选均不得分。
每题2分,共10分)
1.统计调查方法有( B C D )
A、大量观察法
B、直接观察法
C、报告法
D、采访法
2.抽样调查的组织形式有(A B CD )
A、简单纯随机抽样
B、类型抽样
C、等距抽样
D、整群抽样
3.统计分组可按( C D )分组
A、平行体系
B、复合体系
C、品质标志
D、数量标志
4.按照指标性质不同,指数可分为( C D )
A、个体指数
B、总指数
C、数量指标指数
D、质量指标指数
5.总量指标的计量单位有( B C )
A、总体单位
B、实物单位
C、价值单位
D、劳动单位
四、名词解释(每小题3分,共12分)
1.概率度
反映的是极限误差的相对程度,在数值上等于极限误差为抽样平均误差的倍数。
其计算公式为:t=△x/ux或t=△p/up
2.样本
总体中抽取的所要考查的元素总称,样本中个体的多少叫样本容量
3.众数
是指总体中出现次数最多的标志值。
M0 表示
五、简答题(回答要点,简明扼要作解释。
每题7分,共14分)
什么是统计分组?它具有什么作用?
根据统计研究的目的和客观信息把被研究的总体划分为若干个既有区别把属于同一性质的单位集中在一起,不同单位区别开来,形成各种不同的集团,的统计方法。
1、划分社会经济现象的类型;2
2.什么是时点指标?它具有什么特点?
六、计算题(要求写出计算步骤及结果。
共29分)
1.某市有职工100000人,其中职员40000人,工人60000人,现在进行职工收入抽样调查,按不同类型抽取40名职员和60名工人,调查结果如下:(15分)
职工月收入表
(2)在概率保证程度95.45%的情况下,估计该市职工的平均工资收入范围。
2.一家企业认为它每年所获盈利取决于它所支出的研究费用。
现有近六年资料:(14分)
[2]建立一元线性回归方程;
[3]如果2007年研究费用预算为10万元,可望获盈利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