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中外历史重要时期对比
• • • • • • • • • (1)从动因和起步时间看,可分为: 内源型现代化模式,如英法美 外源型现代化模式,如日、俄和亚非拉国家 (2)从经济体制看,可分为: 市场经济模式:如英法 计划经济模式:如苏联 混合经济模式:国家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混合 (3)从社会经济的性质看,可分为: 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现代化模式。社会主义现代 化模式又可分为苏联模式(即斯大林模式)和中 国模式(即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模式)
工商业和海外 奴隶制经济瓦解,小农经 经济 贸易繁荣(商 济/封建地主制经济产生 品经济) 从宗法分封制逐步走向专 民主、法治 政治 (雅典 、 罗马) 制主义中央集权
文化 从百家争鸣到文化专制
人文精神起源
(智者学派 、 苏格拉底)
中国处于社会转型时期: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转型
2、14-18世纪
中国(明清) 经济 政治
通过前面的分析我们不难看出,国家垄 断资本主义与国家资本主义虽然都是与 国家政权相结合的资本主义,但是它们 的社会基础和阶级属性完全不同,前者 是无产阶级专政条件下的国家资本主义, 后者是资产阶级专政条件下的国家垄断 资本主义。两者的最大区别就在于由谁 (哪个阶级)掌握国家政权、掌握国家 经济命脉。
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民族工业初步发展
西方(西欧)
资本主义发展进入垄 断阶段(帝国主义) 第二次工业革命,世 界市场最终形成
学习西方(制度层面), 救亡图存 瓜分世界,资本输 出
“变化”:从自由资本主义阶段进入垄断阶段(帝国主义) 对外侵略要求从商品输出、掠夺原料为主转向 瓜分世界、资本输出为主
学习西方(器物层面), 救亡图存
自由主义、社会主 义、民族主义等 工业革命的完成 发动侵略战争,商 被迫对外开放 品输出
想一想:19世纪中期中外政治经济等变化可以归根 于什么历史事件?
【规律总结】
• 19世纪发生的重大事件基本上都是工业革 命影响下的产物。那么,工业革命产生了 哪些影响呢? •
(1)“横看成岭侧成峰”,请用各种不同史 观分析工业革命的影响。
——社会主义社会 2、国际关系:美苏从同盟关系(反法西斯同盟) 变为敌对关系(冷战)
7、20世纪六七十年代
中国
政治 经济
世界
对外 关系
1、 两极格局、多极 “文革”使民主与法制遭到 化(日本、西欧、中国、不 破坏 结盟运动等冲击两极格局)、 区域化(欧共体) 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束缚 2、 70年代 “滞涨” 生产力发展(“左”倾错误、人民公 社化运动、国有企业政企不分,缺少活力) 3、布雷顿森林体系瓦 解 4、凯恩斯主义失灵, 一条线、一大片( 中美、中 减少国家干预
日关系正常化,与西方国家建交热潮)
“变化”:1、中国外交从“一边倒”到“一大片” 2、多极化趋势出现,冲击两极格局 3、从国家大力干预到减少干预
8、20世纪八九十年代以来
中国 政治
基层民主政治建设 改革开放,以经济建设为中 心,逐步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体制转变
世界
1、 两极格局瓦解, 多极化趋势加强(美国、
全球史观:
推动世界市场的形成
文明史观: 工业文明时代的到来
逐渐形成工业资产阶 阶级斗争史观: 级和工业无产阶级两 大对立阶级。 社会史观: 丰富物质生活,改变价值观念
生态史观: 环境污染和破坏,威
胁人类的生存环境
(2)“横看成岭侧成峰”,请从不同角度分 析工业革命的影响。
经济基础: 政治制度: 思想文化:
6、20世纪中期年代
中国 政治
世界
经济 对外 关系
1、美苏冷战,两极对 由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 峙格局形成。 社会过渡 2、国家干预经济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计划经济体制确立 ——实行国有化、经济计划
(指导性)、利用财政政策调 节
一边倒(中苏建交和结盟)
“变化”:1、中国社会转型期:新民主主义社会
生产力大大提高,资本主义经济发展 推动资产阶级代议制的建立和完善
资本主义、自由主义、民族主义、 阶级关系: 社会主义等思潮 工业资产阶级、工业无产阶级形成
国际关系:
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形成,东方从 社会生活: 属于西方。 丰富物质生活,改变价值观念
4、19世纪末20世纪初
中国 政治 经济 思想 对外 关系
苏联/俄国、日本、欧盟、中 国、不结盟运动 )
经济
2、经济区域化(欧盟、
APEC、北美自由贸易区等)
3、全球化加强(WTO)
对外 关系
全方位、多边外交,不 结盟
“变化”: 世界——两极格局瓦解,多极化、区域化、 全球化加强
【概念明晰】
“国家资本主义”与“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是资本主义垄断的一种,是垄断资 本主义同国家政权相结合的资本主义。国家垄断资本 主义产生于19世纪末(自由资本主义向垄断资本主义 过渡时期),是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加剧的产物,由基 本矛盾尖锐化而引起的一系列问题需要由国家直接或 间接干预,20世纪30年代大危机期间初步发展(以美 国罗斯福新政为代表),二战后进一步发展,其主要 特点是国家采取措施干预经济生活。
国家资本主义是社会主义国家中在无产阶级掌握国
家政权和经济命脉的前提下存在的,以各种形式同国 营经济相联系的、受工人监督的资本主义经济。“这 是一种特殊的资本主义经济,它带有很大的社会主义 性质,它主要地不是为了资本家的利润而存在,而是 为了供应人民和国家的需要而存在。”(毛泽东《关 于国家资本主义》)实际上,国家资本主义是社会主 义国家把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为社会主义国营经济的 一种手段和过渡经济政策。
“变化”:资本主义告别自由放任时代,进入 国家大力干预经济时代(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现代化(近代化)史观
• 现代化(近代化)进程一般指在生产力发 展和科技进步推动下,人类社会从传统农 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转变的历史进程, 主要包括经济的工业化、城市化;政治的 民主化、法制化;思想的理性化、科学化。
现代化的类型
农耕经济(封建经济)高度发 展,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强化 (国家统一,社会稳定)
西方(西欧)
资本主义经济产生发 展 世界市场开始产生 封建统治逐步瓦解, 资产阶级代议制逐渐 确立
思想 对外 关系
文化专制、西学东渐、早 从人文主义到理性 期民主启蒙思想(黄、王、顾) 主义 闭关锁国 殖民扩张
中外历史重要时期对比
1、前8-前3世纪------古代 2、14-18世纪 3、19世纪中期 近代 4、19世纪末20世纪初 5、20世纪30年代 6、20世纪中期 现代 7、20世纪六七十年代 8、20世纪八九十年代以来
1、前8-前3世纪
中国(春秋战国)
注意:不是 资本主义 西方 萌芽哦!!!
5、 20世纪30年代
世界 (现代化模式、经济运行机制的调整) 中国
社会主义(苏联) 资本主义( 美国) 1936年,高度集中 1933年罗斯福新政, 的计划经济体制确 国家干预经济。 立(斯大林经济体 制)
国共内战 、合作 日本侵华,全民 族抗日;
国际: 二战爆发(法西斯 ) 思想:凯恩斯主义(英国) 经济:国家干预经济
近代科学(实验性、系统 科技 传统科学 (经验性、描述性) 西欧处于社会转型时期: 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转型 性,理论性)
3、19世纪中期
中国 政治 经济 思想 对外 关系
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小农经济开始解体,近代工业 产生
西方(西欧)
资产阶级代议制普遍 确立 工业革命,世界市场 初步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