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考常见易错题(冲刺复习)姓名班级1、恩格尔系数下降,人民生活水平降低。
恩格尔系数下降,食品支出越来越少。
2、价值规律的内容是价格受供求关系影响,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
()3、消费决定生产的水平。
()4、享受资料消费已经成为我国消费的主体。
()5、我们要消除收入分配的差距。
()6、公有制经济是国民经济的支柱。
()7、外汇汇率升高,外币贬值。
()从众心理和求异心理都是不可取的。
()8、外币增值,有利于我国的进口。
()9、社会成员要同步富裕。
()10、供求决定价格,价值影响价格。
()11、社会劳动生产率与商品价值总量成正比。
()12、生产是消费的目的和动力。
()13、国有经济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
()14、公有制的主体地位主要体现在国有经济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
()15、个体经济是以生产资料私有和雇佣劳动为基础的。
()16、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17、非公有制经济是推动我国生产力发展的主要力量。
()18、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在国民经济和市场经济中的地位都是平等的。
()19、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根本目标。
()20、劳动收入都属于按劳分配方式。
()21、税收具有固定性,一旦确定就不能改变。
()22、国家宏观调控应该以经济手段和行政手段为主。
()23、国家宏观调控最主要的任务和目标是增加就业。
()24、我们要把劳动作为唯一的分配尺度。
()25、世界贸易组织最基本的原则是最惠国待遇原则。
()26、生存资料消费即满足衣食住行需要的消费。
()27、货币的本质是商品。
()28、货币的基本职能是价值尺度和支付手段。
()29、公平是效率的物质前提。
()30、国家可以规定纸币的购买力。
()31、外汇是两种货币的兑换比率。
()32、“物以稀为贵”、“货多不值钱”说明了价值决定价格。
()33、商品价格下降的根本原因是个别劳动生产率提高。
()34、某企业通过技术创新提高了个别劳动生产率,使商品的价值量下降。
()《政治生活》1、政府可以扩大职能范围。
()公民的政治权利不断扩大。
()2、各民主党派和中国共产党是监督与被监督的关系。
()3、中国共产党依法行政。
()政府执政为民。
()4、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是我国的最高权力机关。
()5、我国人民享有提案权和质询权。
()6、消除民族之间的差异。
()选举权就是选举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权利。
()7、公民都能直接参与国家事务的管理。
()8、我国各民族间的差异已经不复存在。
()9、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人民代表大会。
()10、民族自治是处理民族关系的原则。
()11、我国是人民民主的社会主义国家。
()12、多党合作的首要前提和根本保证是遵守宪法和法律。
()13、多党合作的根本活动准则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14、有效制约和监督权力的关键是发挥人民民主对权力的制约和监督。
()《生活与哲学》1、正确的认识能够决定事物的发展方向。
2、发展就是运动变化。
()3、整体功能始终大于部分功能之和。
()4、在共性中把握个性。
()特殊性寓于普遍性之中。
()个性寓于共性之中。
5、不可知论完全否认认识世界的可能性。
()6、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分期是围绕哲学的基本问题展开的。
()7、认识既来源于实践,也来源于书本。
()8、上层建筑决定经济基础。
()9、生产关系的总和构成社会的上层建筑。
()10、意识的本质是客观实在在大脑中的反映。
()11、规律是永恒不变的。
()12、真理在认识中被不断推翻。
()13、实践是人们改造自然的活动。
()14、规律是可以改造的、消灭的、创造的。
()15、立足部分,重视整体。
()先有量变,后有质变。
()16、意识和物质相互依赖。
()事物的发展过程就是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
17、社会意识促进社会的变化发展。
()18、生产力要适应生产关系的状况。
()意识能直接改造客观世界。
()19、哲学为具体科学提供正确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指导。
()20、任何事物之间是相互联系的。
()21、哲学可以使我们正确地看待自然、社会和人生的变化与发展。
()22、事物的性质主要由取得支配地位的主要矛盾决定。
()23、实践既是客观性的活动,又是主观性的活动。
()24、实践是有意识、有目的的活动,盲目的实践是不存在的。
()25、实践是社会性的活动,单个人的实践活动是不存在的。
()26、对同一个确定的对象,正确的认识可能不止一个。
()27、物质和意识是相互决定的。
()28、任何事物之间都是相互联系的。
()29、哲学是具体科学知识的总和。
()30、夸大相对静止,否认绝对运动是相对主义和诡辩论思想。
()31、量变引起质变就是发展。
()32、量变必然引起质变。
()33、有了人脑就有了人的意识。
()离开物质谈运动犯了形而上学的错误。
()34、新事物每一次较量都能战胜旧事物。
()35、事物总是前进的。
()物质的唯一特性是运动。
( )36、任何事物之间都存在矛盾。
()37、认识发展是圆圈式的循环运动。
()38、矛盾的同一性存在于斗争性之中。
()39、意识能够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
()40、意识是对客观存在的正确反映。
()41、哲学都是正确、科学的,都能指导人们正确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42、哲学包括具体科学。
()43、哲学的基本问题是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问题。
()44、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区别就在于对哲学基本问题的不同回答。
()《文化生活》1、对于传统文化我们应该改造或剔除。
()2、文字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标志。
()文化创新决定民族文化的繁荣。
()3、文艺创作者是文化创新的主体。
()4、创作理念是文化创新的根源。
()文化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决定因素。
5、文化决定经济。
()文化与经济相互促进。
()6、大众文化就是先进文化。
()文化是一种社会物质力量。
()7、文化是经济的集中表现。
()优秀文化的发展能确保经济的发展。
()8、文化是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巨大物质力量。
()9、当前国际竞争的实质是文化的竞争。
()10、文化对经济发展有促进作用。
()11、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对人生有决定作用。
()12、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有形的、强制的。
()13、成功的艺术作品源于人的创造力。
()14、文化能够决定人的成长与发展。
()15、人的全面发展同经济发展总是同步的。
()16、我国人民的共同理想是共产主义理想。
()17、文化对人的影响是决定性的。
()18、文化的意识形态性质决定社会发展。
()19、一定的文化决定一定的经济、政治。
()20、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见证是文字与史学典籍。
()21、传统习俗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标志。
()22、网络等现代媒体正在逐步取代传统媒体。
()23、传统文化是我们宝贵的精神财富。
()24、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础。
()25、文化发展是文化继承的必要前提。
()26、我们要全面吸收外来文化。
()守旧主义是一种推崇外来文化,根本否定传统文化的倾向。
()27、我们要继承一切传统文化。
()28、中华文化已经成为世界文化的主导。
()29、文化形式创新是实现文化繁荣的根本途径。
()30、中华文化的力量,集中表现为传统文化的力量。
()31、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任务是培养社会主义接班人。
()32、文化可以丰富精神世界、增强精神力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33、文化是个人成长的催化剂。
()34、发展先进文化是文化创新的根本目的。
()35、中华文化的基本特征是包容性。
()36、民族文化是民族精神的结晶。
()37、汉字和史学典籍是中华文化一脉相传的重要见证。
( )38、大众传媒已成为文化传播的唯一手段。
()39、发展是继承的必然结果。
()人们文化素养的核心和标志是文化程度。
()40、文化创新的实质就在于文化发展。
()41、民族节日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
()42、民族节日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
()43、人口迁徙是文化传播的一种手段。
()44、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是继承传统。
()45、文化创新表现为时代精神注入传统文化的努力之中。
()46、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具体内涵固定不变。
()47、爱社会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
()48、我国坚决抵制,依法取缔“法轮功”,体现了我们严厉打击落后文化的决心。
()49、人口迁徙是文化传播的一种手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