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浅谈会展业与旅游业的互动发展─以桂林为例

浅谈会展业与旅游业的互动发展─以桂林为例


学号 201122100333 专业 会展策划与管理 指导教师 董彦佼
毕业论文(设计)的目标: 本文通过对会展业与旅游业的产业关联性的简要分析,以及对桂林会展业与旅游
业发展优势的分析,阐明了桂林会展业与旅游业的相互影响力,最后作出了促进桂林 会展业与旅游业融合发展的对策,以达到促进桂林业与旅游业能更好地融合发展,从 而促进桂林经济发展的目的。 毕业论文(设计)工作内容: 1、查找相关文献资料,对文献资料进行整理、甄选; 2、运用正确方法,对与本论文主题相关的社会、经济现象、进行调查,获取资料, 了解实际情况中所出现的问题; 3、结合文献资料和网络资料,运用所学知识,就与本论文相关的问题进行分析、归 纳,提出自己的观点并进行论证。 进度计划: 第一周:查找资料,确定论文题目; 第二周:在老师建议下,确定论文提纲,根据论文提纲进一步查找材料; 第三、四周:依据论文大纲完成论文初稿交给老师审阅; 第五、六周:根据老师提议,修改初稿; 第七周:定稿打印。 参考资料:
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 毕业论文
题 目:浅谈会展业与旅游业的互动发展─以桂林为例
姓 名:
王高学
系 部:
商务系
专 业:
会展策划与管理
学 号:
201122100333
班 级:
11 会展 3 班
指导老师:
董彦佼
2014 年 5 月 20 日
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毕业论文(设计)任务书
论文题目 浅析会展业与旅游业的互动发展—以桂林为例 学生姓名 王高学
指导教师签名:
学生签名:王高学

期:
日 期: 2014 年 3 月 15 日
摘要
会展业与旅游业都具有较强的经济效益性、产业关联性和社会推动性,都是现代 服务业的优势产业,它们之间存在着紧密的关系。本文通过对会展业与旅游业的产 业关联性的简要分析,以及对桂林会展业与旅游业发展优势的分析,阐明了桂林会 展业与旅游业的相互影响力,最后作出了促进桂林会展业与旅游业融合发展的对策, 以达到促进桂林业与旅游业能更好地融合发展,从而促进桂林经济发展的目的。
[1]黄向,李正欢.会展管理—原理、案例[M].中国·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2008.10.
[2]张红.会展概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5.[3].上海会展业与旅游业互动发展研究.
应完成任务及提交成果: 完成毕业论文《浅谈会展业与旅游业的互动发展—以桂林为例》,针对桂林会展
业与旅游业的相互作用和影响,总结改进建议。
(二)桂林旅游业的发展优势
1、形成了以市区为中心,市、县网络化的核心优势
(1)旅游基础设施不断完善,桂林市加大了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力度。 目前桂林两江国际机场己开通桂林——泰国国际航线、桂林——澳门——台北等
关键词 桂林;会展业;旅游业;融合发展
目录
一、前言............................................................................................................................... 1 二、会展业与旅游业的产业关联性...................................................................................1
二、会展业与旅游业的产业关联性
会展业与旅游业都具有较强的经济效益性、产业关联性和社会推动性,都是现代 服务业的优势产业,它们之间存在着紧密的关系。
(一)旅游业为会展业的发展提供了必要的条件。
会议的组织者、承办者、参加者都属于旅游者。而旅游中的交通、游览、住宿、 餐饮、购物、娱乐、旅行社等部门为会展的有关人员提供者基本服务,而且还能为 会展活动提供优质的接待和服务。
(二)会展业的发展业又促进旅游业的发展
会展业的发展要求有相应水准的旅游服务设施与之配套,这就促使旅游业硬件和 软件设施的改善和更新。另外,会展业能够增强城市的知名度,为旅游业的进一步 发展提供了有利的外部环境。
三、发展桂林会展业与旅游业的优势
(一)桂林会展业的发展优势
1、旅游业的产业基础和切入点。
从旅游博览会入手发展会展业是因为桂林在国际上的旅游知名度,曾有 150 多个
(一)旅游业为会展业的发展提供了必要的条件。............................................... 1 (二)会展业的发展业又促进旅游业的发展............................................................1 三、发展桂林会展业与旅游业的优势...............................................................................1 (一)桂林会展业的发展优势....................................................................................1
1
国家的元首到访过桂林,2010 年桂林的游客总量达到 2240 万人次。可以说,桂林旅 游是国内旅游的风向标。桂林旅游的产业基础和知名度,是做好旅游业展会和其它 展会的重要产业基础。
2、桂林良好的区位优势和交通条件。
桂林位于广西、广东、湖南和贵州的四个省会城市之间,到这四个省会城市的车 程都在四小时左右。还有海峡两岸直航的中国旅游枢纽机场,目前拥有国际、国内 航线 50 多条。
1、旅游业的产业基础和切入点。.......................................................................1 2、桂林良好的区位优势和交通条件。...............................................................2 3、桂林会展基础设施完善、配套设施齐全,会奖旅游条件优越。.............. 2 4、桂林市发展会展业拥有良好的政策支持。...................................................2 (二)桂林旅游业的发展优势....................................................................................2 1、形成了以市区为中心,市、县网络化的核心优势...................................... 2 2、形成了山水、历史文化、民族风情一体化的资源整体优势...................... 3 四、桂林会展业与旅游业的相互影响力...........................................................................3 (一)蓬勃发展的会展业为旅游业带来新的发展机遇........................................... 3 1、会展活动大大地增加了桂林旅游客源和旅游经济效益.............................. 3 2、会展的硬件建设可转化为新的旅游景点.......................................................4 3、提高桂林知名度,促进旅游业的发展...........................................................4 (二)成熟的旅游业为会展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4 1、桂林国际旅游胜地的建设为桂林会展业的发展带来新的历史机遇.......... 4 2、不断成熟的旅游产品丰富了会展活动的内容...............................................4 3、国际知名的旅游城市促进桂林会展业的可持续发展.................................. 5 五、促进桂林会展业与旅游业融合发展的对策...............................................................5 (一)树立正确的观念................................................................................................5 (二)加强会展企业与旅游企业的合作,促进专业化分工................................... 5 (三)优化管理体制....................................................................................................5 六、结语............................................................................................................................... 6 七、致谢............................................................................................................................... 6 参考文献............................................................................................................................... 6 附录 1:................................................................................................................................7 附录 2:................................................................................................................................8
相关主题